第165章 时来运转

看着高求那一脸疑惑的样子,陈渊却是面带笑容。

“大人,你没有任命权,我也无法掌兵。”

高求一脸无奈的说道。

“这位是钦差大人,代表皇上行事儿。”

就在此时,明荣缓缓的走了出来,轻声的说道。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懵了。

怎么还来了一位钦差。

“总兵可在漕运总司处?”

陈渊向着高求望去。

“总兵未在,和段南大人一起去迎接龙庭府的知州了,此时他们应该都在怡红坊。”

高求对于这里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随我前去总兵行营,以后由你来接管这里所有的兵权。”

陈渊向着高求望去。

高求也没有想到,这么好的运气,一下子就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到了此时他还有些发懵呢。

“还跪着做什么,赶紧起来,随我去总兵处!”

陈渊向着高求望去。

“是。”

高求兴奋的站了起来,两眼都在放光。

从副总兵到总兵,而且是五品的武将。

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高求在前面带路,整个漕运总司的到处都是亭台楼阁,这可比范鱼那里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甚至于有些楼阁的建设在陈渊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可是就是建设在了这里。

高求的步伐很快,很快就来到了总兵的行营之中,陈渊直接取了总兵的大印,并且下了命令文书,交给了高求。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里的驻兵总指挥了,所有的漕兵都要听从你的命令。”

陈渊向着高求望去。

高求的内心那是无比的激动。

“谢钦差大人!”

高求再次跪了下来。

“你不要感谢我,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陈渊看向高求。

“意味着责任与牺牲。”

高求轻声的说道。

“你知道就好,沿海百姓的安危就交由你了。”

“若是海寇那里有什么动向,到时候你及时向我禀告。”

“我得去一趟怡红坊了。”

陈渊向着高求看了一眼。

“好。”

高求轻轻的点了点头。

“钦差大人,那我们两个呢?”

范鱼来都来了,难不成现在再回漕运分司吗?

“你们两个着升漕运总司监督和副监督,以后漕运总司的大小内务就交由你们了。”

“至于漕运分司那里,你们如何布置,我就不管了。”

“现在我就写文书!”

说着,陈渊就写好了任命文书。

范鱼和卢见是又惊又喜,这就成了漕运总司的最高长官了。

这着实是让他们有些没有想到。

“谢大人!”

两人赶紧下跪感谢。

“责任重大,我希望在你们的带领之下 ,可以看到漕运总司的改变。”

“同时教育方面的事情,你们也要做好。”

“海寇不除,最近我是不会走的。”

“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会监督的,明白吗?”

陈渊看向范鱼和卢见。

两人赶紧点了点头。

虽然责任重大,可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充满了激情。

等了这么些年,终于算是熬出头了。

他们本有着报国之志,却是没有报国之门,现在有了,他们自然会尽他们最大的努力。

处理完这一应的事务之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陈渊望着漕运总司之内,一个个亮起来的大灯笼,目光也是渐渐变的有些明亮了起来。

夜色之下,有些人在忙碌,有些人却是在享受本不应该他们享受的生活。

每每想到段南做的这些恶事之时,陈渊就气不打一处来。

海寇的事情不管,却是有心情去巴结知州大人,还去怡红坊听曲。

站在漕运总司的一座阁楼之中,陈渊的目光向着远处眺望而去。

看着这一处处布置精雅的景致,若是把这些心意都用到百姓的身上,都用到海防之上,不比在这里弄这些花里胡哨强。

陈渊的目光越来越凝重,他觉得漕运总司之事,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弄不好的话,整个龙庭府的大小官员,都要去换个遍了,上下一气,不把百姓放在眼里,处处都是问题。

而在龙殿之上,这些问题,却并没有人向他汇报。

欺上瞒下,这就是当今的气象,虽然心中有着万千雷怒,可是陈渊却是一再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好官有好官的用途,一些贪官也有贪官的用途,只要是能力强的话,也可以用上一用。

就看要把这些贪官,恶官放在什么样的场地了,总之当皇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做的好,也未必有人对你歌功颂德,做得不好,也许有奸臣在耳边天天吹一些好听的话,时时要认清楚形势。

陈渊看了半天漕运总司的花灯,一侧的明荣提醒道:“主子,我们还去怡红坊吗?”

“去了也未必能够找到段南和知州他们。”

“另外就算是找到了他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白镜此时也向着陈渊望去。

“只要见到他们,那就是他们的罪证。”

“我倒是要看看段南都和谁在一起。”

“我觉得不仅仅是去见知州那么简单。”

陈渊隐隐的有些不安,总觉得最近龙夜县可能要发生极为重大的事情。

所以他想要提前去观察一番。

也许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也是说不定的。

听陈渊这么说时,白镜他们也只好是同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心中有着万千的不同意,觉得这样做还是有些冒险,若是让对方知道了他们的意图,有可能是会杀人灭口的。

只是陈渊主意已定,他们只能陪同前去。

至于事态之后会如何发现,他们就不清楚了。

夜色深如墨色。

走在长街上,不知方向,一时间,陈渊虽知往何处去,却并不知道方向是不是对。

临走的时候,问过守门的漕兵,说是怡红坊就在他们所走的这个方向的近十里开外。

本准备是骑着马去的,可是不到十里,陈渊想着不如一路走,一面欣赏一下四周的风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初来龙夜县,一直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处在头很大的一种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