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柳明离去,陈默回到自己的小院。
他在静室中盘膝而坐,取出那张地图细细查看,这张关于灵药山的地图和基本信息,对初来乍到的他而言,极为有用。
“柳明,韩青,赵岩……”他低声念着这几个名字,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院中的灵草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晕,山风拂过,带来远处丹阁飘来的淡淡药香。
陈默轻轻合上地图,静室内的烛火微微摇曳,在他沉静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夜幕慢慢降临。
青阳峰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中,远处山峦起伏,隐没在黑暗里,唯有零星几处院落还亮着微弱的灯火。
夜风微凉,拂过他的衣袍,带来一丝清冽的草木气息。
——终于,安顿下来了。
他微微闭目,心中思绪翻涌。
这一路走来,步步为营,辗转数地,才终于寻得这一处落脚之处。
灵药山虽非顶尖宗门,但胜在资源丰厚,又远离纷争,正适合他韬光养晦。
“周德昌……”他低声念出这个假名,嘴角浮现一抹自嘲的笑意。
曾几何时,他何须隐姓埋名?可如今,他不过是个无根浮萍,唯有步步谨慎,才能在这弱肉强食的修真界活下去。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纹路清晰,指节修长,却隐约可见几道淡淡的疤痕——那是之前生死搏杀留下的痕迹。
“练气十一层……”他喃喃自语。
这个修为在外门已算不俗,但距离他的目标,还远远不够。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青阳峰上比外界浓郁几分的灵气,缓缓运转功法,体内灵力如涓涓细流,沿着经脉流淌。
——这里,或许真能成为今后安稳修行的地方。
窗外,月光穿透薄雾,洒落在院中的灵草上,叶片泛着莹莹微光。
陈默静静地望着这一幕,心中久违地升起一丝安宁。
“先站稳脚跟,再谋后路。”
陈默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转身回到静室中央的蒲团前盘膝坐下。
他指尖轻点,一缕灵力注入腰间的储物袋,几样物品依次飞出,悬浮在身前。
十块下品灵石,一瓶聚气丹,一枚外门弟子令牌,和一套外门服饰。
“灵药山外门弟子每月月奉,倒是比散修强上不少。”他拿起聚气丹,拔开瓶塞轻嗅,眉头微皱,“品质一般,但勉强可用。”
陈默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他自己的错觉。
作为以丹道闻名的大派,灵药山炼制的聚气丹品质在修真界绝对称得上上乘。
即便是最普通的外门弟子用丹,放在坊市中也足以让散修们趋之若鹜。
他之所以觉得品质平平,完全是因为他修炼的《太虚真解》中记载的炼丹手法实在太过独特。
能将最普通的灵药淬炼出十二分药性,成丹品质天然就比其他门派的炼制手法高出三成有余。
陈默将聚气丹放在一旁,目光落在那十块下品灵石上。
灵石表面泛着淡淡的灵光,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润。
“十块下品灵石…”他指尖轻抚灵石表面,感受其中蕴含的灵力,心中颇为满意,这一点就比他手上的灵石要精纯的多。
至于这枚令牌,乃是灵药山弟子的身份凭证。
令牌通体碧绿,触手生温,正面镌刻着灵药山的山门图案,背面则是持有者的姓名,师承及入宗年月,纹路间流转着淡淡的灵光。
作为宗门弟子的重要信物,这枚令牌不仅象征着身份,更是日常修行的必备之物。
每月考勤点卯时需出示验证,前往藏经阁借阅典籍时要凭此登记,在功德殿兑换丹药法器时亦不可或缺。
即便是查阅宗门公告、接取任务委托,也都需要这枚令牌作为凭证。
据说内门弟子的令牌还暗藏传讯法阵,可与其他弟子互通消息。
新入门的弟子往往对此物珍视非常,不仅因其功用繁多,更因这方寸之间的令牌承载着他们在修真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那套外门弟子的制式衣衫,不过是寻常蚕丝织就,除了些许避尘之效外,并无其他玄妙之处。
粗布青衫上只绣着几道简单的云纹,腰间配着一条素色束带,与他储物袋中那件五彩宝衣相比,简直判若云泥——那宝衣乃是以天蚕灵丝织成,不仅水火不侵,更能抵御寻常法术攻击。
这一粗一精,一凡一珍,恰如外门与内门弟子之间的天堑之别。
陈默对此并不在乎,他要的只是一个身份罢了。
将东西重新收入储物袋。
紧接着他手腕一翻,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套四面阵旗。
阵旗不过巴掌大小,旗面上绣着繁复的云纹,正是“小四象阵”。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地图,在青阳峰的布局图上仔细标注。
指尖在“丙字二十三号“院落周围画了个圈,又在几处关键位置做了标记。
“东北角埋一面,西南角…”他喃喃自语,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动,“再在静室中央布置主阵旗…”
陈默站在院落中央,手中最后一面青色阵旗在月光下泛着幽光。他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灵力缓缓注入旗中。
“乾位,定!”
随着一声轻喝,阵旗脱手而出,稳稳插入东北角的灵土之中。
霎时间,四面阵旗同时亮起微光,一道透明的灵气屏障如流水般从四面合拢,在院子上空形成一个完美的半球形光罩。
月光透过光罩洒落,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宛如星河倾泻。
陈默闭目感应,能清晰地察觉到阵法运转时灵力的微妙流动——每一处灵力节点都恰到好处,每一道阵纹都精准无误。
“成了。”他睁开眼,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这小四象阵虽不是什么高阶阵法,但胜在隐蔽性强。
外人看来,院落依旧如常,唯有修为高于布阵者之人,才能察觉到那层薄如蝉翼的灵力屏障。
陈默随手拾起一片落叶抛向空中,叶子触及光罩的瞬间,如同碰到无形墙壁般轻轻弹回,连一丝声响都未发出。
“至少能防住筑基初期的神识窥探。”他轻声自语,转身走向静室。
就在他转身的刹那,院角的几株灵草突然无风自动,叶片上凝结的露珠纷纷滚落,在月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这是阵法运转时引动的灵气异象,明日日出后便会自然消散。
将最基本的防护做好,陈默才能安心修炼。
他回到静室,盘膝而坐,双手掐诀,体内灵力按照《太虚真解》的路线缓缓运转。
随着功法的运行,静室内的灵气渐渐汇聚,在他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灵雾。
忽然,他眉头微皱,察觉到一丝异样。
体内的灵力运转到某处经脉时,竟有轻微的滞涩感。
这感觉极其细微,若非他修为增进后感知敏锐,几乎难以察觉。
“这是…”陈默心中一动,想起之前与那血煞门老者交手时,曾被对方的一道阴寒毒力侵入手臂。
当时他以为已经将那股阴寒毒力彻底化解,现在看来,竟还有残留。
他不敢大意,立即放缓功法运转,小心翼翼地引导自身灵力,朝那处经脉探查而去。
灵力如涓涓细流,缓缓冲刷着经脉,随着探查的深入,陈默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在那看似完好的经脉深处,竟隐藏着几缕细如发丝的黑色灵力,如同附骨之疽般缠绕在经脉壁上。若不及时清除,日后恐成大患。
“好阴毒的手段。”陈默心中暗凛。
这种潜伏在经脉中的暗伤,初期几乎不会对修炼造成影响,但随着修为提升,尤其是突破大境界时,很可能会突然爆发,导致走火入魔。
他深吸一口气,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一粒通体碧绿的丹药。
丹药一出,静室内顿时弥漫着一股清凉的药香,正是专门用来化解阴毒灵力的“清脉丹”。
陈默将丹药含在口中,却不急于吞下,而是先运转《太虚真解》中的“内视之法”,将体内情况再次确认一遍。
确认无误后,他才将丹药缓缓咽下。
丹药入腹,立刻化作一股清凉的药力,顺着经脉流向全身。
当药力抵达那处受损经脉时,陈默明显感觉到一阵刺痛。
他强忍不适,引导药力与那几缕黑色灵力相抗。
时间一点点过去,静室内寂静无声,只有陈默均匀的呼吸声。
他的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忽然,他身体微微一震,张口吐出一小口暗红色的淤血。
淤血落在地上,竟发出“嗤嗤”的声响,将地面腐蚀出几个小坑。
陈默睁开眼,长长舒了一口气。
“总算清除干净了。”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受着体内畅通无阻的灵力运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次疗伤虽然耗费了不少精力,但也让他对《太虚真解》的运用更加纯熟,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这个隐患,日后修炼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