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顺的心思

“二十一。”贾川没等李顺再开口,抢先说道:“该说的我都已与徐佥事说过了,李百户若是有何疑问大可去问他,来日,若是我与徐佥事再有得见的机会……”

“来日?”李顺摆手,毫不犹豫的说:“你的路无非两条,一条升官发财,一条……暴毙!”

贾川后背瞬间立起无数白毛,他就是知道跟大领导太近没有好处!

“若是你谎话连篇,另有目的,你没机会再见徐佥事,若是你真得太子器重,我与你这段时间的相处……自然会对你多加提点,对你来日仕途必然有宜。”

李顺说罢意味深长的看着贾川,像是在等着贾川有所表示,可贾川只是挑了挑眉,他是觉得李顺这话说的有些露骨了。

李顺见贾川没动,便又说道:

“原本这一趟,徐佥事是准备留下来一段时日的,这也是太子之意,目的嘛自然是将黄芦岭的案子查明,但你的推断有些骇人,只往京城送信是不行的,徐佥事必须亲自回去一趟,而对你,徐佥事显然并不十分信任,所以我留下了……后面要如何做,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你或许还有机会与太子书信往来,但到那时我便已能看出你最终会如何,如何回信……”

贾川呼出一口气,他突然感觉很轻松,李顺的话提醒了他,他是活是死只攥在朱瞻基手中,他们二人之间属于直接对话,别人想干预都难,既然如此,他还怕谁?还装什么装?

生死之间的比例没必要多想,开玩笑,赶上了就是百分之百!谁知道一个皇帝脑袋里会想什么?

要怪只能怪自己当初不该展露太多,但那时候也是为了保自己的命啊。

如今自己算是赤条条的暴露在朱瞻基面前了,也好,总好过来日一点点的展露,那便需要他编无数谎言去解释,现在全部端上来了,爱咋咋地!

“真有那一日,你下手痛快点!”贾川搓了搓脸说。

这哪里是李顺想要听到的?他一时竟是没有反应过来,呆愣了一下后,只能端起茶碗,缓解了一下尴尬,轻咳一声问:“这么说,你之前所言并非全是实话?”

“都是实话,没有一个字假,可我说的是真是假有用吗?这不全看太子如何想?”

李顺放下茶碗,皱了皱眉头,问:“你之前的推断吧,听着很有道理,可我总觉着……”

“你们锦衣卫的衙门在北京?”贾川翘起了二郎腿。

这一举动让李顺愣了一下,不讨好,不哀求也就罢了,怎还嘚瑟上了?

“反正也是等,跟我说说锦衣卫吧,我看官员们很怕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干预地方官员升迁?”

李顺有些气恼了,他沉着脸哼了一声,厉声道:“干预升迁有何难?我们能掌控他们生死!”

贾川挑了挑眉,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贾川只在几句话间态度有肉眼可见的转变,这让李顺感觉很不舒服,他沉下脸想着吓唬一番,按照往常办差的情景,只要他脸一拉,声调一变,面前的人便会规矩坐好。

可贾川现在已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莫说一个百户,便是徐佥事去而复返,贾川也是一副摆烂的嘴脸,越是供着他们,他们越是来劲!

想吓唬完他让他像狗一样听话?做梦!

贾川不再理李顺,他闭着眼,抖动着二郎腿,想起什么,突然起身拿起李顺的茶碗喝了一大口,然后回去重新坐下,闭着眼,抖着二郎腿,听着外面的雨声。

李顺张着嘴看着贾川,有一刻真想发飙,可转头一想,这人是太子的人,真说他做了什么,回头万一此人得了太子重用……

李顺原本的打算是这样婶的,从京城出发的时候,他便已经知道东照县这位小司吏救过太子性命,且很得太子信任,徐恭带着他与孙荣一路赶过来,途中也曾说过这小子不简单。

按照徐恭的计划,他们三个是要留一段时间的,但他与孙荣却要有一个京城与东照县来回跑,有些事还是要亲自做的。

李顺一路上都在揣摩徐恭的心思,他能看出来徐恭对贾川这个人不信任多些,便想着表现出对贾川的不满,让徐恭认为让他守着贾川最稳妥,便可不用遭受马背上之苦。

可事态却比他们想象的严重的多,所以徐恭需要亲自回去,李顺如愿以偿的留了下来。

这个变化对李顺来说是好的,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若是贾川最终被咔嚓了,他没什么损失或许还算功劳一件,若是贾川日后飞黄腾达,他跟着贾川这段时间必定会结下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养成贾川事事听从的习惯后,只要贾川仕途好走,他的也差不了。

这如意算盘在贾川翘起二郎腿的那一瞬间,在李顺心里开始散架,李顺正襟危坐,觉得有必要让贾川知道知道什么是锦衣卫!

贾川闭着眼听着李顺先介绍了一下何为‘锦衣’?乃是赐服,飞鱼服便是皇上特准锦衣卫穿着的工服,当然并非所有锦衣卫的人都可穿着飞鱼服。

而后李顺又介绍了一下锦衣卫的前世今生,着重介绍了一下锦衣卫手里的权。

贾川总结,锦衣卫前身是拱卫司,原本是朱元璋的卫队,负责皇上出行的保卫工作,同时也是皇帝的仪仗队,既然是仪仗队,那便是皇帝的脸面,自然是着装整齐威严,便也就有了飞鱼服和绣春刀,那个时期,拱卫司手中还没有什么权利。

既然是朱元璋的亲卫,开国初期事儿又多,朱元璋免不得要派自己人去打探情报,私下惩处大臣,于是,锦衣卫诞生了,全称‘锦衣卫指挥使司’,其下领有十七所,还有南、北镇抚司。

这个机构的可怕之处在于,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直属皇帝指挥,属于是皇帝指哪他们打哪,皇帝没指,他们也可想法子让皇帝指向他们想要的方向,反正他们可随时向皇帝汇报大臣们的所谓‘异动’。

很快,朝臣谈‘虎’色变,就没有不怕锦衣卫的。

锦衣卫另一个可怕之处便是不受司法管辖,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他们还有自己监狱——诏狱,此狱名气之大,大过了天牢。

而锦衣卫也不是那么好进的,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面试,还要通过各种训练,从中选出来的才可进入锦衣卫。

进了锦衣卫,那便是妥妥的可以扬眉吐气了,至少李顺是这么觉着的。

但朱元璋是谁?鸟尽弓藏玩的最溜的,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意识到这个机构的危害,便下令撤销锦衣卫,百官消停了几年后,朱棣来了。

朱棣重启锦衣卫。

贾川觉着朱棣心里无比清楚的知道龙椅不好坐,锦衣卫能帮他将发烫的龙椅坐温乎了,这期间锦衣卫将监察百官这件事发挥到极致。

后来朱棣迁都,南京留下了锦衣卫南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北镇抚司可就厉害了,转理刑狱,与三法司共同执掌司法,可说是权利大增。

李顺越说越得意,贾川脑子里一边将李顺的话转化成自己理解的,一边脑子里闪现着上一世对锦衣卫的了解,突然一个人名闪过,他开口问道:“纪纲……怎么死的?”

上一秒还是满脸得意的李顺,瞬间沉下脸来。

纪纲的生前事迹,李顺自然知晓,死时惨状更是知之甚详,他以为这是贾川在提醒他,实则贾川真的是想起来了,随口问了一句。

只看李顺表情,贾川知道这位史书留名的锦衣卫指挥使没得善终,他便不再追问,反正想知道的也算是知道了,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猎犬,被朝中官员惧怕确实是真的,为了表现忠诚,锦衣卫什么都做也是真的,这后果嘛……

“徐佥事走前命我继续查证,尤其是要找到山匪所在之地,李百户可有什么想法?”贾川岔开话题,一副严肃的表情问道。

李顺轻咳了一声说:“命衙役先行查找,咱们等京城消息,快的话明日晚些时候便会有消息来,晚些后日消息也会到……”

“李百户是想等等看,看太子如何处置我?”贾川玩味的看着李顺问。

李顺挪了挪屁股,依旧沉着脸,说:“你这人,想歪了!你今日说的那些推断,太过骇人,咱们是听令办差的,总要听上封的意思之后,咱们才好行动,所以先命衙役暗查。”

贾川点点头,又闭上了眼。

这时房门响动,崔有志满面笑容的进了屋,说是住处已安排妥当,李百户可以过去休息了。

李顺没什么表示,只是说了要暗查附近山匪的事,而后起身看向贾川说:“我自己过去住没有意思,你们三人与我一起吧。”

贾川笑了笑,起身说‘好’。

谁也都没发现崔有志那一脸比吃了苍蝇还难受的表情。

……

贾川是知足的,董树本和顺子也很感恩。

真说将他们三人关到地牢等消息,他们也得受着。

说到底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如果朱瞻基不是老大,贾川救的是一品大员都没用,此刻必定在牢中。

李顺还以为贾川会据理力争不跟他走,只凭刚才贾川的表现,李顺有理由相信贾川并未将他放在眼中,他甚至想过如果贾川不跟他走,他该如何应对?

大雨还在哗哗下,崔有志犹豫过是否等雨停了再将衙门里这座瘟神送走,可他着实等不得,一想到有个锦衣卫百户在身边,他便浑身忍不住颤栗,哪怕大雨没有停歇的意思,他还是亲自带路,将李顺,贾川他们送去了宅子。

东照县也就县衙门口那条街上是青石板铺路,其他街巷皆是泥地,一行人走进宅子后,虽有雨具遮雨,身上大半也淋湿了,更不要说身上被溅的泥点子了。

贾川三人除了身上这身衙门里的工服,便是之前脱下来的巡检司的工装了,虽说之前换下来后被县衙杂役拿去清洗过了,但上面时不时还会隐隐散发着一股臭味,三人都想着等人走后回屋洗洗,光着膀子不出门,将这身行头晾在一旁,明日总能干。

这处宅子前后两个院落,很是宽敞,前院除了左右厢房还有倒座房,后院主房有东西两间,两侧厢房看着也不小。

不用问,主房肯定给李顺住,贾川三人眼神自行划分了前院的几间屋子,可李顺没同意。

一行人进了主房,崔有志带来的下人贴心的变出几身干爽衣物摆到桌上,崔有志讨好的说:“换下来的衣物,下人们自会清洗,明日便可用,厨子是衙门里一直在用的,李百户大可放心,这几个下人也算机灵,留下伺候着……”

李顺不客气的坐到主位上,摆了摆手说:“这些无关紧要,暗查山匪的事有劳崔知县上上心……”

崔有志忙说:“李百户有所不知,那黄芦岭的密林有一大部分属于东照县辖属,所以那里的巡检司便也隶属东照县县衙,除了这处有些山丘之外,东照县境内再无高点的地方,若是那山匪便在密林中……那也不可能呀。”

李顺看了眼正在低头抠身上泥点子的贾川,问道:“贾川,你怎么看?”

贾川抬头有些不耐烦的说:“你要问我一个人的死因,问案情,我还能叨叨几句,但这种事,你问我?”

县衙官员齐刷刷用惊讶的表情看了眼贾川。

这是什么态度?

董树本赶紧上前一步说:“东光县境内有小东山,往年确实闹过匪患,不知眼下如何了。”

贾川问:“怎之前没听你说起过?”

“你也没问呀。”

“东光县临近黄芦岭密林?”李顺问。

“黄芦岭密林也有一小部分归东光县。”董树本答的很快。

李顺深吸一口气说:“一个山林竟是分了好几份,这样,崔知县明日命人去趟东光县,找个对周边了解清楚的,过来回话。”

崔有志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赶紧应是,又说了些好好休息,有事尽管吩咐的吉祥话,便主动退了出去,跟着他来的官员一个屁没放,也跟着恭敬的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