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一寸长,一寸强。”
王仙芝笑呵呵的应了一声。
“当然也最好将剑也学了,更适合你防身。”
说着,王仙芝也放下了手中碗筷,走上前来捏了捏李封手臂和肩膀,然后一脸无语的摇了摇头。
“李兄,我便直言了。”
“就你这身子骨,怕是连枪都舞不动。”
李封闻言握了握自己的手,好像的确,这身子比自己上辈子996还要无力的感觉...
好歹自己上辈子为了做户外项目,还是在健身房撸铁的。
“他日自当开始锻炼。”
李封也尴尬的笑了笑,吃完饭他也不急于直接开始练习,待这伤好去,锻炼身体和习武再同时进行。
...
二人来到院中,王仙芝煮了一壶很普通的茶水,与李封同坐。
“所以李兄到底有何办法能解决如今这灾情。”
沏上一碗茶,二人也没那么多讲究,各自抿了一口,开始谈话。
李封放下茶碗,微微一笑,办法他自然已有,但是此时却是不能让王仙芝知道。
“王兄过几日自会知晓,不知濮州城内如今圣佛寺如何?”
自从武宗灭佛,佛教地位一落千丈,但他记得有历史传闻宣宗曾于寺庙藏身,得位后慢慢恢复了佛教的地位。
李封记得他前世倒是去过圣佛寺,此间应该有此寺庙。
倒是奇怪李封为何忽然问起佛寺,王仙芝同样有些愤恨的应答了一声。
“倒是有释佛寺一座。”
“吃百姓香火,也没见这时候有活佛降临。”
释佛寺…不过看来寺庙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
李封在心中盘算了一阵,心中的计划更加完善。
最后的一环,还得让那刺史来填上...
“明日王兄只管行动,刺史那边,我自会为你争取时间。”
一般祭祀持续一个时辰,留给王仙芝的行动时间应该颇为富裕,不过李封很快话头一转,继续说道。
“但王兄记住,开仓只为施粥应急。”
“所以…李兄的意思是,待我等劫出粮仓,便直接施粥,但不将粮食分给百姓?这劫粮也只为应此时必需?”
王仙芝有些疑惑,既已开仓,为何不尽发百姓,渡过难关。
李封点了点头,他这样说自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几百石粮食不少,可这濮州城难民数量之多不可估量,必须有能持续下去,直到灾难过去的办法。
“王兄若是信得过我,只管明日开仓施粥,待我回来即刻关闭粮仓。”
李封坚定的看着王仙芝,王仙芝也不过多废话,他若是信不过,也不会将李封引至家中,商议此事。
“好!”
王仙芝不再多言,随着夜色降临,他趁着黑暗点好了人马,各自拿上刀兵,事先埋伏在粮仓处,只待午时开仓。
...
翌日午时
濮州粮仓
粮仓按理日日有州中派兵把守,但由于祭祀的特殊性,这日仓旁兵马有三分之二数被刺史调离。
蹲伏在外的王仙芝等人看着远去的人马慢慢探出了身,准备行动。
此仓自然远不及太仓,含嘉仓等规模巨大,但王仙芝几人若是要运粮自然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好在此仓位居百姓祭祀而回必经之路,且离濮州城不远,到时运部分粮草至城中施粥,又在此处设立粥棚,方可两边兼顾。
“吴通,你带着几人闹点动静引他们到布置好的地方,剩下的几人交给我们。”
王仙芝嘴上咬着刀,正往手上扎布条。
上次劫粮受伤,怕影响待会儿的行动,他临时再包扎了一圈。
“动!”
一声令下,吴通几人翻墙而入,一声哨响引得仓内数十人惊动,见到几人来者不善,立刻亮剑以待。
几人也不废话,直接向前冲锋,刀剑相碰,吴通一脚踢倒冲在前方的一人,眼看时机成熟,随即立刻下令。
“走!”
相视一顾,吴通几人边打边退。
仓内领头之人安排几人留守,随即带人追上吴通,必要生擒此贼。
王仙芝看着眼前的乱斗,准备行动。
吴通这家伙倒也是越来越聪明了,以前干这事还要先骂上一番,现在直接动手,省去不少时间。
在心中暗笑了一阵,王仙芝带人立刻潜入,正面背面通用,直接敲晕了守卫几人立刻绑上。
劫仓是罪,那杀人更是一罪,守卫也不过奉命驻守,王仙芝不是滥杀之人。
打开仓门,眼前粮食堆积一片,惊的几人愣了一阵,甚至咽了口唾沫。
“狗官!”
王仙芝咬牙一骂,马上动起手来运送粮食。
行动极快的吴通等人此刻也已经回来,在仓外直接支起粥棚,又分出人马运粮至城中。
一切都在按照着计划完美地进行…
此刻,祭祀也已经步入尾声,李封却没随着众多前来祈祷的百姓一同离开,而是逆着人流,在获得允许后,来到了荆刺史身前。
“盐商一行的李小友,不知还有何事?”
刺史依旧吣着笑容,但已经有很明显的不耐烦之意。
“如今濮州旱灾影响甚广,官府想必也是入不敷出,在下有一计可为官府解忧,就是不知荆刺史是否愿意一试。”
李封躬身行礼,带着笑意看向了从不耐烦变得眼神有些发亮的刺史。
“当真?”
荆刺史伸出手立刻扶起了行礼的李封。
“自然当真!”
李封随着刺史的力起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荆刺史此刻脸上的笑意完全遮掩不住,拉着李封,直往刺史府而去。
很快,二人入座,一盘盘菜也被陆续端了上来。
贵妃红,光明虾炙,鸭花汤饼...
看的李封瞠目结舌,百姓食不果腹,刺史府上居然仍有这般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