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四分之一的弟子规,后面的呢
- 寒门书生,开局一个替嫁美娇娘
- 枫桥夜泊
- 2043字
- 2025-01-24 19:21:03
所以此时苏拽写的东西当然是上不了台面的。
苏拽笑道:“写这些对联张贴,只是想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罢了,并没有其他作用!”
苏杨一愣,嗤笑道:“文博虽然你已经为官,可是还是有点才疏学浅。在山里也就罢了,除了我们不会被人看见。”
“但若是在城里,怕是会被人唾弃,说你俗不可耐、有辱斯文。他日你要是有空,就来杨叔这里,杨叔教你怎样写诗,省得你以后步入官场会贻笑大方!”
说着,苏杨差点笑了出来。
这门上的东西,根本谈不上诗,简直是太粗鄙了。
即便是苏民安看着对联上的诗,也有点笑意。
苏杨的确是一片好心,不想让苏拽出去丢人。
本来苏拽也不想反驳他,可是想了想,还是开口道:“杨叔说的是,只是这些年文博学的东西有点杂,学不会深里的内容,只能学点粗线的东西。”
“杨叔以为我才疏学浅,那就是才疏学浅。只是,杨叔在万州书院教书育人,可曾听闻过一句诗歌?”
“什么诗歌?说来我听听。”苏杨笑道。
苏拽想了想,犹豫了一瞬,笑道:“这首诗歌有点古怪,文博的确才疏学浅,就让叔公来听听吧。叔公以为如何?”
“那我当然会听一听!”苏民安笑道。
“说来,这首诗歌文博也只会前面几句,后面的已经记不住了。我现在便念出来,给杨叔听听,文博是否才疏学浅!”苏拽笑道。
苏杨挥挥手说道:“快念,洗耳恭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苟擅为,子道亏……”
“怎样?”苏拽念了几句,便看向苏杨和苏民安二人。
苏杨和苏民安全愣住了,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弟子规,圣人训?”
“正是!”
“后面呢?后面是什么?”苏杨瞬间屏住呼吸,紧紧地盯着苏拽。
苏拽耸耸肩:“后面?我忘记了,只记得一些。”
“快写下来,让我瞧瞧!”苏杨呼吸急促,有点记不住苏拽刚才念的东西,只觉得苏拽刚才念的东西要是放在书院里教书育人,绝对是极好的!
“是是是,文博快写下来让我们瞧瞧!”苏民安也连忙催促道。
“夫君?”
这时,杨青青也从屋里走出来,诧然的看了一眼。
苏拽冲她示意了一下,开口道:“也罢,既然杨叔和叔公盛情,那我就写下来。不过这诗歌只有一部分,后面我记不住了!”
“行行行,快写!”苏杨连声催促道。
“啊?”
杨青青也吓了一跳,夫君又写诗歌了?
这次是写的什么?
苏拽也没犹豫,回到屋里拿出笔墨便写了起来。
但是他写的并不多,这《弟子规》共有一千多字,他只写到了昼夜侍、不离床便停下了。
大概写了四分之一。
即便如此,前面的部分还是让苏杨和苏民安大吃了一惊。
“你还没写完?居然还没写完?”苏杨紧紧地盯着苏拽问道。
苏拽笑道:“目前只记得这些了,怎么,杨叔?这首诗歌算才疏学浅吗?”
苏杨倍感意外,同时非常惋惜,捶胸顿足道:“可惜啊文博!这首诗你一定要写完啊!”
“弟子规,圣人训,真是太好了!可惜只有残卷。文博,是谁教给你此诗的?居然这么有道理!”
“文采只能说一般,朴实无华。可是胜在内容简练还蕴含文学意蕴,形式易懂还内涵深刻。”
“这诗,谈不上绝妙,可是也属于上层之作!很好很好!”苏民安也评价道。
然后还补充了一句:“可惜,尚未写完!”
“没错!要是能写完,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苏杨笑道,神情有点兴奋:“文博,杨叔收回刚才的那句话。你的确有一定诗才,稍加培养,指不定还可以成为一代大家!”
“你要是有时间,不妨在这方面多努力努力,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搏个才子之名。”
苏拽嘴角微微一抽。
不过好像也正常。
弟子规虽然不错,可也仅仅是启蒙学物罢了,说多有文采,辞藻多华丽,那是空谈。
至少对于大乾人来说,弟子规算不上什么绝句,更谈不上押韵、韵律了,只能算作上层之作而已。
苏拽也不在意,浅浅笑道:“才子之名就不必了,刚才杨叔都说了,文博才疏学浅,哪里能舞文弄墨?”
“刚才只是一时兴起,又想到杨叔是东湖学院山长,便想起了此诗而已。”
“有自知之明挺好,可是,你这诗要是能写完,或许还是有点东西的,只是……”
苏杨又看着苏拽贴在门上的对联,继续笑道。
“你贴在门上的东西,的确有点贻笑大方了,此事,最好还是别传出去。否则,怕是有人会说你这个监察御史肚子里没墨水,空有神医和御史之名。”
一旁的杨青青闻言,惊讶的看向苏拽。
苏拽回头看了杨青青一眼,挥挥手笑道:“管他们干嘛?反正我以前在他们眼里,就是个纨绔子弟,现在也只是回归本色而已,何必在意他们作何反应?”
“话虽如此,可是,你现在已经为官,还是御史,还是得担待一二!”
苏杨还想说点什么,可是苏拽挥挥手,已经不想再听了。
苏杨和苏民安看了出来。
苏拽的确是想在三清观继续住下去,不想去万州居住。
现在几个工匠和伙夫,已经砍干净了一旁空地上的树木,开始修建瓦房。
苏拽好像还在跟那个周富平做什么松花蛋买卖,多少有点辱没了身份。
“文博之志,或许的确不在官场。之前倒是从未想过,他居然还会写诗!”在回去的路上,苏杨感慨了一句。
“要是光是门上那些对联也就罢了,那弟子规摆出来,足以说明文博好像远不止于此。”
苏民安笑道:“我也看出来了,他好像在刻意隐瞒自己的才能。”
“刚才念弟子规时,还不觉得怎样。但是现在再读一遍,却觉得蕴意极深!他要是写完了,拿来教书育人是极好的!”
“没错!只可惜,他好像志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