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圣丹尼斯教堂:第一座哥特式教堂

建筑史上,公认的第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是位于法国巴黎市郊的圣丹尼斯大修道院教堂。这座教堂早在8世纪晚期就已经存在,是为了纪念最早来到高卢传教的圣徒丹尼斯。圣徒丹尼斯是巴黎的第一任主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法兰西的保护者。圣丹尼斯教堂一直以来也都是法国的宫廷教堂。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矮子丕平和他的儿子查理大帝都在这里登上王位,好几代加洛林王朝国王都安葬于此。

1122年开始,絮热修士出任圣丹尼斯修道院的院长。此时的圣丹尼斯教堂是8世纪矮子丕平统治期间完成的巴西利卡式教堂,已经非常破旧了。作为法国国王路易六世的权臣和好友的絮热修士决心对这座修道院教堂的东部后殿和西部的入口立面进行重建,让这座教堂成为全法兰西的精神中心。当时巴黎地区远离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传统非常薄弱,于是絮热修士到欧洲各地寻找能工巧匠来修建他心目中的理想教堂。

东部的后殿部分是絮热修士改造的重点,拆除了原有的旧歌坛,新增加了一圈小礼拜室。按照法国之前的做法,这些小礼拜室的屋顶都是采用半穹顶,但支撑这些穹顶的墙体都十分厚实,开不了大窗,因此内部空间十分昏暗。絮热修士不想要这样的教堂,决定采用一种新的方式。他创造性地在教堂后殿十分复杂的环形平面中应用了交叉肋骨尖拱来作为穹顶的支撑骨架。交叉肋骨技术能够减轻拱顶的重量,并将拱顶重量集中传递到四角的墩柱上;尖拱的使用能够减少拱顶产生的侧推力。圣丹尼斯教堂外部还设置有飞扶壁进一步抵消侧推力。无论交叉肋骨还是尖券,实际上在罗马风时代都已经出现,只不过分别应用在不同风格的教堂中。而圣丹尼斯教堂第一次将这些技术运用在一起。支撑了肋骨拱立柱之间的墙体不再需要承担拱顶的重量,因而墙面可以全部打开,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絮热修士认识到了这种新结构技术带来的空间塑造潜力。他认为尖拱和肋骨拱不仅利于承重,还可以增强人们对宗教的敬仰。这些彩色玻璃窗就像马赛克镶嵌画一样,用不同颜色的小玻璃拼出一幅幅圣经中所描绘的场景。教会通过这种方式向当时不识字的大众宣扬教义。

圣丹尼斯教堂浮雕

絮热修士对这种玻璃花窗十分推崇,因为这种新的建筑形式体现了絮热对光的追求。当信徒们早上进入教堂做礼拜时,东方升起的太阳透过五彩的玻璃窗洒下“奇迹般”的光线,让教堂的后殿沐浴在光的洗礼当中,仿佛真的是开启了通向天堂的光明之路。絮热修士在他的手稿中写道:“教堂……光明如通体明亮的大厦。”“当那些五色缤纷的宝石(我也喜欢教堂之美)使我脱离了对外界的关怀时,当高尚的默想引起了我的沉思……凭借上帝的神恩,我才能以这种象征论的方式从卑俗之中升华到崇高的境界。”

圣丹尼斯教堂的后殿代表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把它称为“哥特建筑”。“哥特”原是罗马人对北方日耳曼民族的称呼。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提倡复兴古罗马文化,把这种从圣丹尼斯教堂开始、流行于12—15世纪的中世纪风格,称为“哥特式”,意思是“野蛮的、非罗马的建筑风格”。今天,这个称呼已经不带有任何贬低色彩,法国、英国、德国这些日耳曼民族后代所建立的国家更是认为哥特风格代表了他们民族。

1144年,教堂东部后殿正式完工,絮热修士邀请各地的主教前来参加新歌坛的献祭典礼。这些主教都被新的空间效果所征服。于是,派代表前来参加典礼的地区在此后30年都陆续出现了哥特式教堂,并且这一风格后来在西欧广泛流行。

教堂的西立面比歌坛要更早开工10年,不过它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不如新歌坛。作为前来修道院礼拜者最先看到的部分,西立面也十分重要。原先的西部入口十分狭窄,不适合大量人群前来朝拜或举行节日庆典。按照罗马风时期所形成的传统,西立面扩建拆除了原有的入口,采用了两跨间、两座塔楼和三座带雕饰大门的结构,代表皇权和教权的平衡。不过两座塔楼中高一点的北塔,在19世纪被龙卷风摧毁。西立面整体风格并不是很统一,中部和左右两部分比例、开窗位置都不一致。但是,玫瑰花窗和透视门等都是哥特建筑的重要元素,成为后来其他教堂效仿的对象。

1231年,圣丹尼斯教堂开始了中厅和耳堂的重建工作。此时哥特建筑已经发展到了盛期阶段,因此出现了和以前不一样的一些做法:用菱形的束柱代替了圆柱;中厅侧墙二层到拱顶的墙面全部都打开,用带彩色玻璃的尖头窗填充;玫瑰窗的棂条花饰也有了新的样式。同样,这些新做法并非是圣丹尼斯教堂首创,但都在圣丹尼斯教堂中集中展现。这种风格被称为“辐射式”,随后也在法国流传开来。这种一座教堂中不同部分出现不同风格在中世纪是常见的情况,因为中世纪建造一座大教堂往往要花上几百年的时间。

同很多教堂一样,圣丹尼斯教堂也遭受过不少磨难。作为法国王权振兴的标志,这座教堂在以摧毁“王权-教权”统治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就成为人们冲击的重要目标。1793年,教堂中所有的国王王后墓穴都被毁坏;头戴王冠的圣徒雕像因为被错认成国王的头像而全都被敲掉;祭坛被铲除,王权象征物以及法国王室多个世纪的收藏也被洗劫一空;整个教堂甚至被当成堆放粮食的仓库。1805年,拿破仑主持修复了圣丹尼斯教堂。此后的历史中,圣丹尼斯教堂还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修复,它在法国的文化遗产史、建筑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