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追击圣人,齐聚灵山
- 穿越封神从拜赵公明开始逆天改命
- 高山上的枯茶
- 1952字
- 2025-04-18 06:35:43
所以先前因为自己的隐藏实力,导致了孟津之败,殷墟有些愧疚,这是对孟津死去的三万将士的愧疚,对敖丙带来的八千龙族先祖的愧疚。
时空之力翻涌,殷墟化作一道流光追向准提圣人离去的方向,西方界,孤来了。
准提很慌,与后土纠缠的接引也很慌,和元始天尊一起压着通天教主打的女娲也很慌,元始天尊倒是没有在意殷墟得到盘古传承,可是依然眉头紧皱。
他们根本不知道殷墟得到盘古传承,元始天尊反应很快,有圣人刻意蒙蔽天机!
首先元始天尊排除了通天教主,因为在元始天尊看来,以通天的智商根本想不到也办不到这件事。
那么就只剩下太清亦或者道祖鸿钧,太清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太清对于封神是持赞成的态度,那么只剩下道祖鸿钧,元始天尊有些看不明白了,身合天道的鸿钧为何要如此做?
元始天尊的沉思被一阵张狂的笑声打断了,元始天尊不满的看了一眼,一脸蠢相的通天教主,转身向着西方教灵山而去。
女娲紧随其后,通天教主收敛起笑容带上碧游宫内的赵公明与金灵圣母,也向着灵山而去。
幽冥界后土娘娘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赌对了。”后天娘娘给予殷墟这么多,说是为了殷墟相助她证道混元,这只是后土的托词。
至于后土娘娘真正的目的就是因为,她不不喜欢这些圣人,后天娘娘一直觉得,这些高高在上的圣人,糟蹋了父神盘古开辟的洪荒世界,后土需要出现一个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人她选择了殷墟。
接引圣人心急如焚,想要立刻返回西方界,不曾想形势瞬间逆转,先前西方教两位圣人,胜券在握一心想拖住后土,现在变成后土拖住了接引,不让其离开幽冥界,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在幽冥界媲美圣人的后土,终究不是圣人,后土最终还是未能阻止接引离开。
随后后土娘娘眼珠一转,露出一抹坏笑,头顶六道轮回盘,大摇大摆的离开幽冥界去往西方界,此去只为看热闹,以后土之能,在幽冥界也能看到灵山大致情况。
可看热闹当然得在事发地看才有意思嘛。
昊天抱着同样的心思,带上太白金星也赶去西方界,看热闹嘛,当然是人越多越好。
“陛下,灵山可是圣人道场,我等此去是否欠妥?”太白金星有些忧虑的说道。
“长庚啊,放心,西方教两位师兄不会介意的。”昊天的笑容根本压不住。
天帝的心情极好,失去了应有的庄重,他当然心情极好,殷墟越是强大,他的收获越大,殷墟可是欠他两个承诺。
一个是昔日在东海天帝庙,为其解惑,达成交易助他一统三界,一个则是殷墟承诺入天庭为神,如今殷墟的人皇气运被屠巫剑亿万怨灵磨灭,殷墟入天庭的阻碍彻底没了。
还有在东海放弃阻拦敖丙,让其入孟津参战,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人情间接救了殷墟一命。
昊天一想到这些,嘴角的笑容就没有停下过,这次可以说是赚大发了。
准提带领云中子返回西方界,心有所感,原来是惧留孙等人在以心念呼唤准提圣人。
惧留孙等人逃得很快,几人商议一番后,并不打算返回昆仑山,如今哪怕殷墟复活,可西岐成事,已是定局,他们曾立下大道誓言投效西方教。
如今若是前往玉虚宫躲避殷墟的追杀,在圣人眼皮子底下还真不知如何脱离阐教,干脆借此机会离开阐教。
于是惧留孙、慈航道人、文殊、普贤四人,便决定趁此机会直接入西方教应了誓言。
准提很是欣喜,这一次封神量劫,虽陨落了几位西方教弟子,可收取了截教三千弟子以及多宝长耳定光仙等精英弟子,加上阐教四位金仙,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身后追赶上来的殷墟,准提圣人根本不在意,昔日殷墟为人皇之时,准提圣人怕沾染因果,碍于人皇之位还略微忌惮殷墟几分,如今人皇之道已绝,大罗金仙境的殷墟准提圣人根本不在乎。
哪怕殷墟得到盘古传承,可在准提圣人看来,不成圣终究只是蝼蚁,若殷墟识相一点,准提倒不会如何,若殷墟不识相,准提不介意送其上榜。
准提知晓殷墟立下大道誓言,得大道回应,可潜力再大终究只是潜力,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惊才绝艳之辈如过江之鲫,陨落的占八九成,殷墟在准提看来也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滴浪花而已。
殷墟施展神通咫尺天涯后,速度很快,空间之力带着殷墟跨越空间瞬移追向准提。
带着云中子与惧留孙等人抵达灵山的准提,眼见殷墟竟真敢追至灵山,根本不把圣人放在眼里。
准提圣人心中怒火升起,看向已至灵山脚下的殷墟说道:“帝壬小儿,何故擅闯我灵山?”
殷墟轻蔑的看向准提,摇头轻笑道:“圣人何故如此严于待人宽于律己?”
准提圣人被殷墟的话语奚落,面色微怒说道:“帝壬,没事请离开我西方界,西方界不欢迎你。”
准提已经感知到众圣以齐聚灵山,甚至后土、昊天等顶级准圣也在赶赴灵山,他不想与殷墟纠缠了,因为元始天尊来了,他可是挖了阐教老大一个墙角,现在苦主来了,殷墟就先放他一次。
可殷墟却踏步入灵山说道:“孤今日前来,当然有事!”
准提心中暗恨殷墟不识抬举,说道:“帝壬止步,你且道来,有何事?”
“孤今日前来,是为向圣人讨厌因果。”
准提圣人被殷墟气笑了,一个小小大罗境,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来圣人道场讨要因果,简直找死:“你且道来,吾欠你什么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