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大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 郭秉义
- 878字
- 2025-02-21 17:00:57
1.1.2 智能制造
对于制造业而言,在“研产供销服”几个方面中,生产制造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生产制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智能的生产制造是推动企业持续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生产制造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并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这一国家标准。该模型通过量化指标体系来评价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方面的成熟程度,如图1-1所示。

图1-1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等级规定了智能制造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水平。成熟度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和五级(引领级)。较高的成熟度等级要求涵盖了低成熟度等级的要求。其中,三级及以上等级广泛涉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
❑ 三级(集成级):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活动间的数据共享。
❑ 四级(优化级):企业应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模型等,实现对核心业务活动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 五级(引领级):企业应基于模型持续驱动业务活动的优化和创新,实现产业链协同并衍生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下面重点介绍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在人才、技术、资源和制造等方面,三级及以上等级的数字化、智能化要求,如表1-1所示。
表1-1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中的数字化、智能化要求

(续)

从表1-1可以看出,在成熟度较高等级的要求中,在人才、技术、资源和制造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基于数据、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要求。一旦实现这些要求,行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将真正实现智能制造。同样,在研发和供应链等其他环节也是如此。
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显而易见,业务需求和业务方向清晰可见,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实现呢?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随着技术发展而变化的。在过去,制造业采用自动化代替手工作业;当下,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数智化是必然趋势,尤其在具备强大能力的大模型的推动下。在介绍大模型赋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之前,下面先介绍大模型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