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自觉自律的56种微习惯
- 吴昊臻 吴冕
- 1073字
- 2025-02-19 17:00:02
02 优秀孩子的56个核心习惯
习惯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组包含多种类型的智能“光谱”。
简单来说,一个人的智力主要包括以下八种类型。
●语言智能:听、说、读、写的能力。
●数学逻辑智能: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感知空间关系并进行表达的能力。
●身体运动智能:掌控身体的能力。
●音乐智能: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自然智能:辨别自然和社会环境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内省智能:对自我的内在进行觉察的能力。
20世纪末以来,多元智能理论风行全球,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理念。
结合孩子的成长环境,我们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和拓展,总结出了一套培养孩子习惯的框架。
概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习惯。
1.掌控学习的习惯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都属于学习能力,这也是家长们最看重的方面。
学习无小事。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发脾气没有用,说教也没有用。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学习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2.掌控社交的习惯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学习能力差,而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容易与身边的人发生冲突,进而影响学习。这也是有些孩子产生学校恐惧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帮助孩子成为高情商的社交“小达人”。
3.掌控情绪的习惯
近些年,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感受:孩子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内心却越来越脆弱,容易被焦虑、抑郁等问题困扰。
因此,帮助孩子养成正确处理情绪的习惯,让孩子学会自主解决心理问题,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4.掌控生活的习惯
很多人把做饭、收拾房间、整理衣服等生活琐事当成一种负担。父母出于关爱,会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实际上这是对孩子自主性的一种损害。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生活的人。
所以,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拥有独立性,也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生活。
综上,我们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掌控学习、掌控社交、掌控情绪和掌控生活4个维度着手。本书总结了优秀孩子应该具备的56种重要的习惯。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父母们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与其说父母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父母与孩子在互相照见、共同成长。
希望您从这本书开始,同孩子一起开始改变,从一个个微习惯开始培养,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人生榜样,最后成就自己与孩子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