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点火!

婚宴的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八,到了这一天,蜂窝煤终于干透了。

经过几天的烧制,炉子内部也已经完全烘干。

街道办所在的跨院里,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张平安开始给蜂窝煤炉子举行点火仪式。

他先在最下面放了玉米芯,引燃之后,又在上面放了个蜂窝煤。

“因为是第一次点火,所以需要这么做。以后只需要按点儿的加新的蜂窝煤就好。

每次将烧废掉的那个扔出去,再往最上面添上新的。”

张平安一边做,一边讲解。

“这样就不用老是重复点火,确实比煤球炉子方便。”王主任总结。

“还能节省重复点火用的废纸和干草。”王宇宙加了一句。

“那炉子如果熄灭了,还需要再这样点一次是吗?”白新民询问。

“不用,如果蜂窝煤炉子普及了,可以从邻居家夹一个蜂窝煤过来。”张平安说。

很快,通红的玉米芯将蜂窝煤点燃。

张平安又重新拿来了两个蜂窝煤,摞在炉子里。

因为没有烧完的煤块,他在最下面垫的也是新的。

等到烧透一个之后,再把那个调转上来。不浪费。

炉子烧好,张平安拿了个铁皮壶装满水坐在了上面。

“这样取暖的同时也能烧点热水用,两不耽误。”

一上午,

众人工作之余都盯着刚上岗的蜂窝煤炉子,生怕它出了什么差池。

白新民更是时不时的走过去,提起铁皮壶,观察里面蜂窝煤燃烧的情况。

当发现这个确实比煤块更耐烧,取暖效果也更好的时候,顿时喜上眉梢。

午饭时间,

张平安拿起铁钳,提起铁皮壶换新的蜂窝煤。

白新民拉着王主任嘀嘀咕咕,嘟囔着一上午时间,就只换了这一次蜂窝煤。

又计算着一个蜂窝煤的重量是多少,里面加了多少煤粉。

最后得出结论:“张平安这次可干了一件大好事儿!!!

光是这一上午,就足足比平时少用了至少二两煤!!!”

一上午二两,一天至少就是五两。

如果辖区内的每一家住户都能换成蜂窝煤,一天得节省多少煤?

如果全国人民都使用这个,这将为国家省下多少资源?

剩下的资源就是钱,这些钱又能换来多少飞机大炮???

白新民越算越激动,颇有一种一旦全国普及蜂窝煤之后,我国就能立刻收复湾湾的感觉。

张平安还从没见他这副样子,确实有些目瞪口呆。

白新民大手一挥:“大家立刻都去大会议室开会,咱们讨论一下蜂窝煤炉子工厂的问题。”

待到众人坐在大会议室里之后,

王主任询问张平安制作这样一个炉子需要多少的成本。

张平安扳着手指头算:“需要铁皮桶,铁棍,陶土内胆……炉子的成本都集中在这些上面。

至于填充的黄土,城外多的是,随便拉就好。”

他没说自己这个炉子做下来具体花了多少钱。

因为东西都是姐夫在轧钢厂顺的,他也不知道价格……

王主任大概也猜到了他这些东西的来历。

毕竟,辖区之内在扎钢厂工作的不在少数。

从厂里往家里顺东西的,也绝不是个例。

因此,她也没有追问,而是自己大致算了一下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

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做一个这样的炉子,如果不加烟囱的话,大概需要一块八左右。”

白新民点头:“现在供销社烧煤球的炉子售价三块钱。咱们这种新型节能炉,价格比他们高一半,不过分。”

一块八的成本卖四块五,这买卖能干。

白副主任眉开眼笑,王主任则是说道:“赚不赚钱是其次,主要工厂开起来之后,咱们街道等于增加了就业岗位……”

有了岗位,就解决了就业问题,这不就把区长说的今年工作第一个难题解决了吗?

说到这里,她又暂停了一下:“平安,你说你姐夫大概花了一个小时就做成了炉子?”

“对。”张平安点头,“所以其实炉子加工厂可能并不能解决太多的就业问题。

相比炉子加工厂,蜂窝煤用量更大,倒是可能需要更多的工人。”

他琢磨着虽然叫加工厂,但炉子厂顶多也就需要五六个人。

实际上应该叫小作坊更合适。

王宇宙一开始只是听他们说着,这会儿见大家各抒己见,也就举起了手:

“等炉子做出来,咱们要怎么打开销路呢?”

白副主任大手一挥:“这还不简单?到时候给各个居委会下发任务,让他们跟居民们推销呗。”

王主任却摇头:“这样不好。以前给居委会的任务都是上面下发下来的,蜂窝煤炉子却是咱们自己弄的。

如果就这么摊派下去,对咱们街道办的名声不好。”

刘姨点头附和:“还是先放在供销社卖更合适。”

“问题是这一款是新产品,居民们见都没见过,如果只放在供销社,大家不知道是干嘛的,压根就不会有人买。”谢大爷不赞同。

张平安建议道:“要不然咱们给居委会提成?卖出去一台给多少提成这样。”

不让居委会白干活,自然就能堵住他们的嘴。

“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咱们也可以先自己用上,然后让街坊邻居们看到切实的效果。”

不要小看群众的力量,居家过日子,要的就是精打细算。

如果让她们看到蜂窝煤炉子能够省钱,他们就能一传十,十传百。

众人点头,都觉得张平安说的有道理。

接下来又各抒己见,想了不少打开销路的方式。

虽然厂子还没有建成,但在大家眼里,却觉得盈利就在眼前。

“那啥,咱们还没有说厂址的事情。”张平安一拍额头想起一件事。

王主任立刻说:“这个好说,咱们街道办还有空房呢,就后院……”

他们街道办所在的这个四合院极大。

总共分为了两个部分,两个跨院,一个归街道办,一个归派出所。

至于正院的前中后三个院子,则是不偏不倚,两边平分。

街道办人少,用的房子少。

至今后院的那几间厢房和后罩房还在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