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和几个村委干部,想做出成绩,改变面貌,搞乡村振兴,满足村民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要大家都来投资,集中搞事业:办养鸡场、养猪场、竹笋加工房、香菇烘焙坊;种植优质果林、建设标准茶园。
县里领导发现:畬寨有很多民族特色,可以大搞畬家特色乡村旅游。改建民宿,开辟花园。
但是,原来畬寨之所以穷,其中也因,山高道路崎岖,物产难以交流。
要想富先修路,靠村民集点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向上级申请财政拨款和向农业银行贷款。
县里拨了十万元,村民也集了几万元。
龙脊岭那最难走的一段小小的弯曲陡滑的山路,改道修成了较直较宽的两公里水泥路。今后还需要,继续改道和新建十几公里。
几年来,上级拨了好几次上万元的扶贫款。
村里将一部分资金投进养鸡场,可当年养的五千只鸡却全得了鸡瘟。
试种的十多亩火龙果,也见不到果。发现是那块朝北的山坡日照不足。
有时,上级拨的钱不够搞再大一点的项目。村长和村委们开会,干脆分一部分钱给村民补充其他种植项目。
在评估全县经济状况时,龙谷寨是排在比较后面的,就是较贫困的村子。于是给了好几次扶贫款。
县政府年底的统计表明:龙谷寨基本脱贫!
实际上,扶贫的投入常常没有效果,上级拨的款有不少下面挪用了,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提高很少。
还是难比过山下的村庄,更比不上靠海边的张湾村。
张湾村背面靠山前面是海滩,山下有一大块坡度不大的水稻田,海滩是一大片可以养殖的滩涂。
过去集体化时,缺乏种地积极性。积极一点的、老实一点的农民,准时上地卖力干活,所给的工分有 10分。但常常迟到和偷懒往往也能记到 8分,有时甚至也 10分。
原因是,那些偷懒的人,除了会收买记分员,很会奉承队长和领导外,参加开会或政治学习发言时,说的很好听,干部认为他政治思想好,跟得上形势。简单地说,会说好话,能耍手段。
可是,长此以往,老实人觉得吃亏,也偷起懒来,钟敲几遍响,上地寥寥人。
有个小女孩到田边拔兔草,看到爸爸说:“爸,你的锄头老是会倒,不用力啊?”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不适时认真地做好田间管理。草长耘不净,虫来药不到,需要施肥时缺少化肥。哪能有收成?
个人不能在山上种大片的地瓜,要收归集体来种。集体没钱投入搞滩涂养殖,个人更搞不了。
自从搞个人承包搞责任田后,大家种田积极性提高,稻谷产量上升。又不用交公粮,种地还有政府补贴。
村里集中投入滩涂养殖业,大量收获紫菜,还在深浅水区种海带、搞大网箱养鱼。
如果不遇干旱没有强台风,村民的粮食就丰收、海产也大挣钱。
相比之下,龙谷寨报上去算脱贫,实际还是相对贫困,也更比张湾村穷多了。
金花过年回老家时,正好碰到大姑黄秋香来看望她的母亲,她告诉金花:大女儿雷金妹初中刚毕业,就到绿岛打工,一整年都在外头。二女儿雷金菊才读到初二也去打工了。
实际上,金妹长得还可以,刚到绿岛时,帮人家看店铺,每月一千元,够吃不够住,干了三个月,就去跟同学到一家酒吧陪酒。后来又转到 kalaok包间陪客。
常常是客人喝了酒在包间乱唱乱跳,抱住她灌了很多酒,天天闹到清晨四时才回宿舍睡,白天却是睡大觉,晚上七八点才上班。
一天晚上,已是半夜,三位客人邀请她和另外两位姐妹一起喝酒,一位客人吻了她。她非常讨厌男人,感觉很恶心。
她喜欢和她可爱的女朋友一起吃饭和生活,并经常在她的私人房间陪伴女朋友,但她不喜欢陪伴客人,不关心工作,到处玩耍。
可是当金梅找到甜甜,立刻冲到她身边,紧紧拥抱她:“亲爱的,不要离开我!”
就像两个女人在恋爱。
那金菊与金妹不同,开始在饭店端菜,后来干脆去一家推拿店当暗C。这家店表面上一楼洗浴推拿,做正规的。可是二楼却是假推拿真MY。
金菊一天只要接五个客人,扣除管理费就是净挣一千五!扣除请假休息,一年才干十个月,除了吃住,穿高档衣服,买昂贵化妆品,过年回来时卡上有二十万,现金也带了十万给秋香,让她盖房子用。
建华年底时,替公司取现金给员工发福利,银行柜台的妹妹却告诉建华,要过年了,来取现金的靓女很多,金库送来当天的钞票常常不够用,叫建华要提早预约取款。
建华这才惊奇地发现:原来靓女进城会赚那么多的现钞啊!
秋香也知道,二女儿是做那个的,有什么办法?家里穷的受不了,女儿头尾挣回来几十万的钱,让家里的生活变好了。古话说得好:笑贫不笑娼。你没钱人家看不起你,你有钱人家敬重你,这年头谁还管你来路正不正,也没人问你是不是MY的钱。
秋香心想,反正女儿现在吃青春饭,干几年就放手,有了钱再去找婆家,带着丰厚的嫁妆上门,婆家就不敢看轻我们。
可是第二年,金菊不小心染上了性病,吃药打针,治好了又犯。还继续接客。后来差点送了命,还差点落了个终身不孕。
三十岁结婚,五年了还没孩子,丈夫虽老实能干,听说了她那真实历史,造成今天这样,就准备跟她离婚。然而天降好运:她开始怀上胎了!就没有离婚,但今后俩人的温情是否不温了?
幸运的是,秋香和永富的小儿子当了工厂的工人。
儿子读完初中,就没继续读书。反正书也读不下去,就去田里帮老爹干农活。农忙时,会来帮几天忙。平常薅草施肥,没叫都不去,网吧倒是常常去。
十八岁去当兵,二十岁退伍回来。但他不可能继承老爹那又苦又没钱的农田泥腿事业,倒是进了电池厂穿上蓝色工作服,每月有三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