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科医师培训教材:男科学
- 戴玉田 姜辉主编
- 2810字
- 2025-03-14 20:54:40
第二节 尿道的解剖与生理
男性尿道起自膀胱颈,贯穿前列腺、尿生殖膈,止于阴茎头尿道外口,是排尿与排精的共同通道,平时呈闭合状态。在成人长16~20cm,自然状态下呈S型弯曲,全长自内向外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球部和阴茎部。临床上常将前列腺部与膜部尿道称为后尿道,球部及阴茎部尿道称为前尿道(图1-2-1)。

图1-2-1 膀胱和男性尿道(前面)
一、尿道的形态结构
(一)前尿道
自尿生殖膈下筋膜至尿道外口的一段尿道,长约15cm,全长由尿道海绵体包绕,故又称尿道海绵体部,可分为球部、阴茎体部及阴茎头部。尿道球部即球海绵体尿道,从膜部尿道远端到阴茎悬韧带水平,是前尿道中管腔最大的一段,有尿道球腺导管在此开口。包绕尿道的尿道海绵体肌在此增厚形成球海绵体肌,愈接近近端增厚愈明显,使近端的收缩功能增强。球海绵体肌收缩时压迫球部尿道,将停留的精液排出。球部尿道从耻骨下经过,形成弯曲,位置较为固定,比远端尿道易损伤,因此骑跨伤通常容易导致尿道球部的损伤。当尿道出现炎症时,海绵体肌组织反应性收缩,易导致该部尿道出现较为严重的狭窄。阴茎体部尿道附着于两个阴茎海绵体之间腹侧的浅沟中,此段尿道活动性较好,因此不易受伤。阴茎头部尿道由冠状沟平面至尿道外口腔内扩大称为舟状窝,前端是尿道外口,呈纵行裂隙,其功能是把近端尿道流来的较细、流速较快的尿流,转变为流速慢、压力高的尿流。当尿流通过尿道外口时,产生射流,避免自身污染。
(二)尿道膜部
尿道膜部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是穿过尿生殖膈的一段尿道,长1.2~2cm,在会阴深袋中,由尿道外括约肌所围绕,可自主控制排尿,是尿道最为狭窄的部位。此处尿道既固定又较薄弱,在用尿道器械进入膀胱的操作过程中呈弯曲状态,若不注意操作手法,易引起尿道损伤。在会阴部受暴力挤压,如骨盆骨折时常合并尿道膜部的损伤,导致狭窄甚至闭锁。
(三)尿道前列腺部
尿道内口穿前列腺,止于尿道外括约肌,长3~4cm的尿道,由前列腺包围。在尿道后壁中线有一纵行隆起为尿道嵴,嵴的中部突起为精阜。其上正中有一隐窝,称前列腺小囊。囊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射精管开口,在精阜两旁的沟中有12~24个前列腺排泄管的开口。
男性尿道在解剖上有三个狭窄、三个膨大和两个生理弯曲。成人正常尿道管径平均0.5~0.6cm,可通过直径10mm的器械。尿道的三个狭窄部:尿道外口(呈纵行裂隙状)、膜部和尿道内口,膜部最狭小,其次为尿道外口和尿道内口。三个膨大部:舟状窝、球部和前列腺部,膨大部为结石易停留部位。尿道全程有两个生理弯曲:第1个弯曲为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即自尿道内口至阴茎悬韧带所形成的一个凹面向上的固定弯曲,包括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及球部的起始部。第2个弯曲为耻骨前弯,位于阴茎体部(可动部)与阴茎根部(固定部)的移行处,呈一凹面向下的可变弯曲。当阴茎向前提向腹壁时,耻骨前弯即消失,但耻骨下弯不能人为将其拉直。因此,使用尿道器械深入操作时应尽量将阴茎向前拉直,使尿道呈L形,顺耻骨下弯曲轻轻插入,切不可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此处尿道。
外伤时尿道在尿生殖膈以上发生破裂,尿液将渗于腹腔外间隙内。若尿道膜部破裂,尿液遂渗入会阴深袋内,该处筋膜坚韧且无裂隙与周围相通,故尿液不易向外扩散。如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即渗入会阴浅袋内,由于会阴浅筋膜与肉膜相融合,向上包绕阴囊、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与腹壁下浅筋膜深层相延续,故尿液渗入浅袋内后,除向阴囊、阴茎蔓延外,并可向上扩展至脐以下腹前壁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假如尿道破裂在阴茎海绵体部,由于阴茎筋膜仅包被所有海绵体,故渗出的尿液可仅限于阴茎的范围之内。
二、尿道的组织结构
尿道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及肌肉层组成。在前尿道外面还包绕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尿道海绵体。尿道黏膜由各种上皮组成,前列腺部尿道为移行上皮,膜部、球部及包括舟状窝近侧段在内的阴茎部尿道为复层柱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经尿道外口的舟状窝远侧段开始转变为复层鳞状上皮。黏膜与海绵体肌靠疏松结缔组织连接,黏膜下层血供丰富,主要为结缔组织。肌肉层为内纵形和外环形肌,膜部除以上两层肌肉外,还有一层环形骨骼肌,即尿道外括约肌。
三、尿道周围的腺体
尿道周围有许多腺体开口于尿道黏膜,但主要集中于前尿道。尿道腺又称Litter腺,主要位于前尿道顶部及其两侧。其排泄管开口于尿道黏膜表面,在黏膜上形成许多针尖大小的隐窝,称尿道陷窝。于舟状窝顶壁有较大凹陷,又名大陷窝。尿道腺细胞多呈锥形或柱状,胞质清亮,腺腔较大,能分泌黏液,腺泡有时可深达黏膜下层甚至海绵体内。
尿道旁腺位于尿道口两旁,在阴茎勃起时受挤压分泌清亮的黏液,起到润滑作用。阴茎尿道和球部尿道有尿道旁腺腺管开口,这些腺体贯穿于海绵体组织小梁和血管间隙中,再斜行穿过黏膜下结缔组织,当尿外渗或腺体感染时,这些组织中纤维细胞反应性增生,随后导致海绵体纤维化,引起尿道狭窄。
尿道球腺为一对,位于膜部尿道两侧,三角韧带两层之间,其导管在3点、9点开口于球部尿道的后部,该腺有许多弹性纤维和纤维组织包绕,在射精时分泌略带灰白的黏液,组成精液的一部分。
前列腺腺泡汇成15~30条导管,开口于尿道嵴两旁。腺组织排列有一定规律,多以尿道为中心排列成内、中、外三个环形区。内区位于尿道黏膜周围,称黏膜腺;中区稍靠外,称黏膜下腺;外区是前列腺的主要部分,称主腺。前两者腺体小,受雌激素的影响,而后者不仅腺体最大,分泌量也最多,受雄激素的调控。前列腺分泌物较稀薄,无色混浊,呈弱酸性,占射出精液量的1/10~1/3。黏液腺易患结节性增生,压迫尿道。前列腺癌则多发生于主腺,此时腺细胞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显著增强。
四、尿道的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及神经支配
后尿道的血供来自膀胱下动脉的前列腺支,并有直肠下动脉的痔中动脉及阴部内动脉的分支,它们之间有吻合支。前尿道的动脉是阴部内动脉、尿道球动脉及尿道动脉的分支。
后尿道的静脉回流至膀胱前列腺静脉丛,前尿道的静脉回流至阴部内静脉,再至髂内静脉。
尿道的淋巴十分丰富,尿道的淋巴管起源于尿道黏膜下淋巴网。淋巴网分布于尿道全程,在舟状窝特别丰富。淋巴液经小管向近端回流,全部集中至阴茎和球膜部尿道淋巴干。阴茎腹侧表面的淋巴管绕过阴茎海绵体,在背侧与来自阴茎头部的淋巴管汇合。前尿道引流至腹股沟浅淋巴结,进而至腹股沟深淋巴结,并沿髂外淋巴结向上引流。后尿道淋巴引流至髂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
尿道的感觉来自尿道黏膜下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通过阴茎背神经传入中枢。尿道的神经支配为阴部神经、生殖股神经及交感神经。
五、尿道的生理功能
膜部尿道控制排尿和射精两个过程。尿道其他部位则提供另外两个功能:排尿时让尿流自行通过,射精时协助精液排出。为适应这两种功能的需要,尿道由特殊组织即尿道海绵体包绕,排尿时尿道海绵体完全松弛,让尿流通过;而性生活时,尿道海绵体保持一定的张力,使尿道管腔缩小,防止精液淤积,射精时,球部海绵体肌收缩,将精液排空。
【思考题】
1.尿道的解剖特点。
2.尿道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