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场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本次疫情,制订以下现场工作方案。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登革热疫情控制领导小组,实行网格化下设专家组、信息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等。

2.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由1名H区登革热应急指挥部领导任区域防控组长,指定4个单位的人为成员(市疾控中心1人、区域所在街道1人、区疾控1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形成包干责任片区。

3.开展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来源、掌握流行特征和疫情波及范围。对现症患者实行住院隔离,隔离期限以发病之日起不少于7d。做好登革热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接触者进行15d医学观察。

图1-3 固定监测点布雷图指数和成蚊叮咬指数变化情况

4.加强疫情监测,规范发热患者管理。在N市范围内各镇(街道)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均开设发热门诊,对来自H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发热患者进行实名登记,并实行日报告制度。规定近期H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诊治发热患者,必须及时转送到当地镇级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进一步做血常规化验等检查治疗,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5.划定疫点疫区。以每个病例居住家庭或工作场所为中心,半径100m周围的范围作为疫点。H区A街道B社区为疫区。

6.在疫点、疫区内进行室内外紧急灭蚊,迅速降低成蚊密度。在药物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除蚊媒孳生地,全面实行翻盆倒罐、填塞竹树洞、铲除杂草和疏通下水道,处理室内外各种小积水、花瓶、盆景。同时,加强疫区内蚊虫密度监测。

7.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墙报、黑板报、横幅、宣传车、手机短信等各种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蚊媒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