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凝真

神洲西陲,广袤无际的荒漠戈壁间,陡然耸立着一座静谧秀美的山峰。

山脚下立着一块约莫一人多高的青石,石上镌刻着“停云山”三个大字,笔力圆劲流丽,入石三分。

一条幽深小径自山脚蜿蜒而上,沿途树荫繁茂,佳木交碧,潺潺溪水无声流淌。

及至山顶,苍松翠竹掩映之间,一座清雅道观若隐若现。

道观中庭,青砖铺地,松竹遍植,几间屋舍错落有致,布局精巧。

东侧厢房内,顾惟清身着一袭素白衣袍,剑眉星目,神采飞扬,正端坐于书案前,手握道卷,凝神观览。

自重生这方天地以来,顾惟清一直神思浑噩,灵台蒙昧,好似沉陷于一方混沌迷世之中。

然而,他对己之所存异常执着,不肯因此轻易弃绝此身。

后来,顾惟清跟随恩师上山修道,日日研经诵理,神魂灵真渐渐与这方世宇契合,笼罩于识海中的重重迷障也愈发稀薄。

直至今日坐观修持之时,那道随他一同入世,始终盘旋于心湖之上的缥缈灵华,骤然绽放出无量清光,识海中最后一片混沌迷雾霎时破碎消散!

顾惟清脑海中无端升起一股明悟,前世因果,轮回流转,自此皆已成过往云烟。

他心中犹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再无丝毫挂累。

再吐出一口浊气后,顾惟清袖袍一摆,长身而起。

此刻,他只觉念头通达,气清神明,看着眼前种种鲜活景象,一切好似焕然新生。

顾惟清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注目双掌之上,只见手心缓缓浮现出一层莹莹玉色。

他不禁面露喜色,知晓自己已然洗去一身凡尘,迈入“凝真定气”之境!

从此,他便能吐纳天地灵机,借之洗髓伐骨,褪去凡胎,一窥大道仙途!

修行到了这一步,人身诸般经脉灵窍已通,可引意运气,念至气随,继而运气于内,形法于外,化演神通之变。

顾惟清一向性情沉稳,此刻心中也难免涌动起阵阵悸动。

他曾多次目睹恩师施展那门隔空摄物之术,虽然初入褪凡境,驱使神通仍有些勉强,但他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这份跃跃欲试之心。

顾惟清转头望向书案上摆放的笔墨砚台,凝气片刻后,袖袍一拂,双目中有微亮光华隐现。

而那笔墨砚台只忽闪了两下,却是纹丝未动。

顾惟清哑然失笑,方才这不自量力的一试,已将他体内凝聚的真气消耗殆尽,神通反噬之下,还受了些轻微内伤。

他正想坐下调息,运法疗伤,心神却猛地一颤,忽有一股玄妙之意自识海中一闪而逝。

刹那间,一种前世今生从未有过的悸动漫上心头。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缕若有若无的牵绊,穿越重重虚空,直指他本真灵识!

......

与此同时,东方极远的高天之上,无边缥缈的云海深处,一座恢宏壮丽的宫阙巍峨耸立。

宫阙之内,一位姿容绝世的女子正闭目凝神,潜心修持。

她望之不过双十年华,白衣素裙,削肩细腰,云髻高绾却未饰珠钗,长可及腰的乌黑秀发披肩垂落,仅以一枚精致古朴的玉环束住发尾。

除此之外,女子身上再无其余妆容配饰,更显得她飘然出尘,不落凡俗。

此刻,一道璀璨光华在她身周时而回环流转,时而规旋矩折。

蓦然间,女子神思一恍,自入定中惊醒过来,秀眉微微一蹙,眼中掠过一抹疑惑之色。

正当她为这点无端思绪困惑时,大殿之上传来一道清冷女声:“心若澄明,方可不迷不惑,莫要为尘事烦扰。”

闻听此言,她连忙收敛心神,凝气运法,身周那道璀璨明华再度绽放出道道清光。

......

正当顾惟清出神之际,一道温厚和煦的声音自门口传来:“道为体,法为用。这神通变化之术,等你道行深些时,再学不迟。”

话音未落,一位相貌清癯、俊逸不凡,面有高远淡泊之气的中年道人,缓步踏入厢房。

正是顾惟清的授业恩师周远山。

顾惟清连忙绕过书案,上前数步,躬身行礼道:“恩师在上,弟子有礼。”

周远山轻捋长须,颔首微笑,望着顾惟清,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这徒儿随自己在山上修行已历十载春秋,眼见他日渐颖悟,如今不但灵明尽复,更是开灵窍、聚真元,褪去了凡身。

想来这也是他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功,如此,总算未曾辜负故友托付。

然周远山心念一转,先前见顾惟清灵思蒙昧,痴痴迷迷,本想着护他一世平安便已心满意足。

而今顾惟清已经有了入道之望,停云山虽景致宜人,但灵机并不充沛,留在此地,只会跟着自己虚度光阴。

念及此处,他朝顾惟清轻轻招手,道:“惟清,你随为师来。”

师徒二人走出东厢房,穿过中庭,步入正堂。

顾惟清待恩师落座后,方在侧首蒲席上盘膝而坐。

周远山望着屋外高天之上悠悠飘荡的闲云,沉吟片刻,轻声道:“为师本欲携你隐居于这无争之地,远离尘嚣,消磨余岁。却不料你能褪去凡身,有望大道,实乃令为师又惊又喜。”

顾惟清正色道:“弟子自上山以来,时刻铭记恩师教诲,勤修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才有今日成就。”

周远山挥挥衣袖,淡然笑道:“为师何曾教过你什么,此全凭你自己勤勉用心。”

他缓了缓气,接着说道:“你既然一心向道,停云山又非修行善地,想必你是不愿留在山中蹉跎岁月了。”

顾惟清回想起心湖上的飘渺灵华,入道时那缕玄妙灵思,以及此世种种境遇,目光中已是一片坚定。

他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沉声道:“弟子正要禀明恩师,自从研读恩师所著《玄始游观》,得知五疆之阔,四极之远,弟子早已心向往之。”

“弟子有意绍继恩师之志,纵览五疆,遍游四极,以磨砺道心,增广见闻,恳请恩师允准。”

周远山轻捋颔下长须,瞧着眼前这位风华正茂,意气昂扬的弟子,心中暗自点头。

但凡少年心性,总是不甘心困居于一隅之地。

神州浩土,山河景胜,万宗林立,其间数不尽的机缘福祉,恰是少年人挥斥方遒、寻仙问道的绝妙之地。

顾惟清一朝悟得真我,萌生出此等念头,亦是人之常情。

他缓缓开口道:“你既已下定决心,为师又怎会阻拦?你下山之后,欲先往何处?”

顾惟清挺直身躯,神色肃穆:“弟子想先回明壁城拜祭双亲。”

周远山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赞许:“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你有此孝心,为师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