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聚灵

少郎凭空消失不见,程振心急如焚,连忙召来守卫望楼的辅兵,细细询问了一番。

辅兵的答复确凿无疑,少郎自登上望楼,直至曲终音散,始终未曾离开望楼半步。

程振、方良二人面色阴沉,默不作声。

郭浚则抚着颌下浓须,一本正经地说道:“俺不信少郎能有啥意外,少郎术法高超,说不定是那曲子吹得感天动地,少郎与乾坤合道,虹化飞升去了。估摸着过会儿就能回来。”

程振盯着他,沉声道:“你这猜测有何依据?”

郭浚挠了挠头:“俺从神仙话本里看来的。”

程振眼角微微一抽,扭过头去,不再理会他。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时,穹天之上陡然绽放出一道绚丽的彩光霞气,在沉沉夜幕之下尤为耀眼夺目,随后便径直朝东卫城落来。

众人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不多时,他们便见顾惟清脚踏祥云,身裹彩霓,自荡荡青天悠然飘落。

顾惟清在空中稍稍停顿,便步履轻盈地踏上望楼。

见诸人都在望楼中等候,他心中一惊,随即恍然,笑道:“方才出门见了两位前辈,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告知各位,有劳诸位担心了。”

“少郎,你......你真成神仙啦?”郭浚目睹顾惟清腾云驾雾,宛若仙神下凡,惊得目瞪口呆,结结巴巴地问道。

顾惟清笑而不语,目光转向程振,见他神色略显疲惫,气息有些萎靡,但身上并无外伤,便轻轻点头,说道:“恭喜程校尉凯旋归来。”

程振自是知晓世间不乏飞天遁地、宛若仙神的人物,可这一切当真出现在自己眼前时,心中还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神色一肃,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此战之所以能胜,全仰仗少郎运筹帷幄,居中统御之功。末将领军出城之时,那妖猿已十有七八丧命于少郎的神术之下,末将不过尾随其后,收拾些残局罢了。”

顾惟清淡然一笑,未置可否,道:“此战获胜,实乃诸将用命,守军忘死之功。若非如此,那些妖物可不会乖乖等我施术。”

说着,他转头看向郭浚。

见郭浚未披甲胄,只着一袭粗布单衣,双臂上满是道道伤痕,胸膛处更有两道触目惊心的血口。

虽皆已用细纱紧紧包扎,但仍有鲜血渗透而出,染红了衣襟。

“郭都尉的伤势可还要紧?”顾惟清关切地问道。

郭浚嘿嘿一笑,爽朗地答道:“多谢少郎关心。扫荡妖物余孽时,俺正好遇见一只块头奇大的妖猿,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给宰了。只是干仗的时候没留神,被它给挠了几下。好在俺皮糙肉厚,这点小伤,根本要不了命。”

“俺就知道少郎一定会平安无事。少郎是没瞧见,刚才见你不在望楼上,校尉和方良那脸色,吓得跟啥似的。”郭浚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几句。

“郭浚,你少说两句废话!”方良心知少郎尚有要事吩咐,忍不住出声打断。

郭浚憨笑着,往后挪了几步。

顾惟清朝着方良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有劳方都尉,向明壁城传书报捷,也好让秦校尉早些安心。”

方良当即应声称是,接着又躬身施礼,道:“少郎若想歇息,军署后院备有一间静室,已然洒扫干净,少郎随时可以前去安歇。”

顾惟清今夜连遇非凡之事,又收获两件奇宝,正有心一探究竟,于是欣然应允。

“此战虽然大胜,但妖物魁首仍在暗中窥伺,还需辛苦诸位严加防备。”顾惟清走下望楼,对着身后几人说道。

“此乃我等本分,岂敢言苦。”程振等人一同躬身拜道。

顾惟清与众人道别后,便在一名辅兵的引领下,来到军署后院。

步入静室之前,顾惟清对着那名辅兵微微而笑,道了声谢。

那辅兵年岁尚幼,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脸上满是敬畏之色,连称不敢,随即倒退几步,转身合上了静室门扉。

......

顾惟清独自站在静室之中,环顾四周,室内矮榻木几,一应俱全。

榻上铺一张整洁苇席,木几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沉厚的木香味,显然此处已许久无人居住。

东卫城方圆约有三里,往昔繁盛之时,容纳万数人口也是绰绰有余。然时移世易,明壁城人口凋零,如今连合适兵员也难以凑齐。

那名引路的辅兵,年纪或许比他还要小上两岁,此时却已肩负起守城的重任。

明壁军征战连年,难得有休养生息之时,以至将士疲惫,人困马乏,却又不得不四处奔走,疲于应付各处险情。

加之近些时日,妖物攻势如潮,更让明壁军的境况雪上加霜。

若不是他下山归来,韩晋、秦瑛一行人即便能在山谷中逃过一劫,东卫城此番也必然凶多吉少。

今夜一场大捷,歼灭万余妖物精锐,总算为明壁军赢得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那只隐于暗处的妖猿魁首,无论正在布置何种阴谋诡计,接连遭受重创,想必已是怒不可遏,也合该亲自上阵了。

顾惟清眼下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恢复自身功行,早日踏入褪凡三重境。

若能设法剪除妖猿魁首,当前局势方可真正迎来转机。

但修行之路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恐会适得其反,伤及自身。

他一撩衣袍下摆,盘膝坐于苇席上,伸手探入袖中,取出那支“碧叶斫心笛”,细细端详起来。

长笛分量颇重,入手沉甸甸的,顾惟清曲指在笛身轻轻一叩,其声硿硿然,泠泠之音悠扬不绝,分明是玉石相击方能发出的清脆音色。

那位中年文士曾明言,此笛是由一株先天神木的枝节雕琢而成。

言语间又透露出,二人皆为玄门中人,再观此笛清正素雅的玄玄气象,无疑是名门正派之瑰宝,他自是无需对此有丝毫质疑。

顾惟清一甩手中长笛,缀于笛尾的碧色流苏随之摇曳生姿,飘洒出熠熠微光,格外清新悦目。

他用五指轻轻捋过流苏,只觉指尖触感细腻柔顺,宛如春风拂过柳丝。

忽地,顾惟清心中一讶,方才只那么轻轻一触,便有丝丝缕缕的灵机自碧色流苏上沁入指间,体内气机瞬时变得活泼灵动起来。

吐纳灵机绝非简单易为之事,需凝神静气,心无杂念,运法开启周身窍穴,将天地间散逸的灵机缓缓引入体内。

一旦外界有所干扰,便要难以为继。

若在灵机充沛之地,或许无需如此严苛,但西陵原灵机稀薄,因此难度更是倍增。

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助益修行,自有诸多巧妙之法可寻。

其中之一,便是择一处灵秀之地,布设一座聚灵之阵,让阵眼自行吸纳天地灵机。

修行之时,只需置身于阵眼之中,便能轻而易举地吞吐灵机。

周师也曾试图在停云山布置聚灵阵,奈何停云山灵机实在太过稀疏,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而这“碧叶斫心笛”的流苏穗,定是有收纳灵机,辅助修行的妙用!

顾惟清刚才还在为恢复功行一事苦恼,没想到解决之法已近在咫尺,就好比他困倦至极时,竟有人贴心地送来一只枕头。

世事奇妙,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