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手术室,一次次默默地看着生命的新生,工作的职责要求麻醉医生们必须以尽量客观的方式去看待生命,去尊重生命,但也给予了麻醉医生不同的视角,关爱患者,也看着这个世界。在“麻醉医生看生命”这一丛书中,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联合了很多的麻醉一线工作者和麻醉学教育工作者,描绘他们眼中的生命。

能够作为主编参与该丛书的编写工作,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荣幸的。我在麻醉学领域的资历尚浅,但机缘巧合幸运地从事了一些大脑功能的研究。麻醉机制的研究与脑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探索麻醉的机制涉及人类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意识的本源。

对于生命起源和大脑功能的探索,在人类最近的这一百年时光里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取得飞速进展,但人类意识的起源仍旧是一个巨大的谜团。我们为什么会哭泣,为什么会欢喜,我们是如何在大脑中建立真实世界投影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多个国家开展了规模宏大的脑研究,从欧洲的“蓝脑计划”、美国的“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到日本的“脑/思维计划”,再到我国的“中国脑计划”,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被投入大脑研究领域,大脑与生命的画卷开始逐渐揭开。在这本书中,我们汇集了一些理论、技术与实验研究,与读者朋友共同探讨意识、大脑与生命的谜题,例如:

第一章第一节描述的综合信息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是最近较为被接受的对于意识的定量描述,相关领域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第二章第一节中提到的染色技术赋予了生命科学与脑研究颜色的意义,最早的时候是使用天然的染料,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的染料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后来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出现了免疫染色的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又可以做到原位的颜色表征。

第四章第一节提到的记忆的清除与植入,在相关技术的开发过程中,技术的改进伴随着社会意义的争论,你又如何看待相关的方法呢?

友人创作的一首诗流淌在我的大脑。

电光与灵魂

我看着我的大脑,

这思想的来源在哪里?

黄昏的光线透过睫毛,

偶尔传来喜鹊的欢叫。

抬起手臂,

转动身体,

饥饿的感觉如此清晰。

智慧、心境、爱情与努力,

电与灵魂。

在电与灵魂的世界,产生了欲望、感知、行为、痛苦、衡量,也承载着未来的爱与希望。

感谢张文慧、陈默、赵晓雪,感谢她们在这本书的漫画绘制工作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她们给插图进行灵活设计的用心。本书的每一幅图画里,都有她们的付出和汗水。由于我们的水平、经验和时间有限,有遗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不吝提出您的宝贵修改意见。

刘昱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