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与麻醉:拨开迷雾看麻醉
- 曹君利主编
- 514字
- 2025-03-14 23:47:01
三、麻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麻醉学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麻醉一词所能涵盖的范围。

麻醉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历史最古老的石器时代,古人应用砭石、骨针或竹针来镇痛治病。我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黄帝内经》已有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腰痛、关节痛和胃痛的记载。东汉时期华佗用酒冲服麻沸散,令病人全身麻醉后进行剖腹手术。此后,历代医书中不断有中药具有麻醉与镇痛作用的记载。在明、清时期医学文献中也有不少关于中草药用于麻醉的记载,其中叙述较多的是洋金花。在古代印度、巴比伦、希腊等国家,也曾采用大麻、曼陀罗、罂粟酒等镇痛。

1846年10月16日,美国的牙科医生William Morton(威廉·莫顿)在麻省总医院让患者吸入乙醚气体,成功地让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颈部肿块切除术,曾轰动一时。其实早在1842年3月30日,美国医生Long就已经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麻醉下的颈部肿瘤切除术,只是Long为人低调且当时信息不发达,直到1848年才被大众知晓。乙醚等全身麻醉成功地应用于外科手术,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自此,麻醉逐渐向着安全、无痛、舒适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