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研究专病结构化数据集:急性胰腺炎
- 杜奕奇主编
- 893字
- 2025-03-15 09:53:46
前言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病死率最高的急危重症,其在上海市的年收治病例数量处于全国前列,是上海市的优势医学病种。目前,急性胰腺炎的命名和诊治不够规范,导致疗效评价和随访资料不统一。急性胰腺炎数据库多以单中心为主,标准化程度不高,数据相对单一,完整性不足,缺乏统一的数据库管理和样本库规范。
在此背景下,上海长海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下,参照国家电子病历(ICD10.0/11.0)和临床路径标准、信息化行业标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及《中国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治(MDT)共识意见》,依托第二轮《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关键支撑项目“ 急性胰腺炎队列数据库及生物样本全息库平台建设”,共同完成了《临床研究专病结构化数据集——急性胰腺炎》。
本数据集的构建遵循国家卫生行业统一标准,采用数据完整性标准、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等行业标准和规范,使其满足临床科研需要,有助于提高临床科研质量及效率,最终目标是实现数据标准化、结构化、规范化,构建专业领域中开放、共享、可扩展的标准数据集。本数据集从医学和数据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共集成10个模块。从数据维度设计,指标名称、编码、格式和结构等的标准化,不仅能促进不同机构、不同研究及不同地点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整合,也会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捷。在数据集设计过程中,尤其结合各家医院现有的电子病历和结构化病历系统,体现减轻一线医生负担的理念,数据库和结构化病历与现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契合,并且采用人工智能方式实现部分信息的实时和自动抓取,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数据集是上海市急性胰腺炎数据库专家委员会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专家们为本数据集的撰写进行了多次研讨和修改润色。由于时间仓促,难免疏漏,希望本数据集出版后得到广大读者的指正和反馈,最终为提高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做出贡献。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