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准操作规程

见表3-1。

表3-1 皮下注射标准操作规程

续表

疑点导航:

1.若注射局部有各种皮损、炎症、硬结、瘢痕或位于皮肤病处,注射时需避开。

2.抽吸药液时,药液的抽吸量要准确,避免因剂量不准确引起并发症。例如,注射胰岛素剂量不准确时,会引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现象。

3.注射部位的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4.常规消毒: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直径>5cm。

5.常规皮下注射需排气,若为安全预灌装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注射角度选择垂直皱褶注射法。

6.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迅速将针头的1/2~2/3刺入皮下,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注意进针要快,推药要慢。

7.按压时间要根据病情而定,对凝血机制障碍患者,要延长局部按压时间。

8.根据不同的药物及用法交代注意事项。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应做到轮流交替原则,以避免局部出现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同时要交代注射胰岛素后进食的时间,以及何时监测血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