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病例

患者,男性,67岁。以“慢性咳嗽、咳痰10年,活动后喘息、气短5年,加重伴腹胀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晨起咳白色泡沫样痰,好发于冬春季节,每年持续2~3个月,未予重视。5年前出现活动后喘息、气短,活动耐力逐年下降,伴有心悸、乏力,间断双下肢水肿,每次感冒可诱发加重,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未系统诊治。一周前受凉后咳嗽、咳痰再次加重,咳黄脓痰,喘息、气急明显,伴双下肢水肿、腹胀。于家中自行口服“头孢氨苄、氨茶碱”3天,效果不佳,为进一步系统诊治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咯血及胸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饮食、睡眠差,尿量减少,大便干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吸烟30年,20支/d,未戒烟。无家族遗传病史。

病史采集要点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气促;可有心悸、乏力,腹胀、恶心、尿量减少。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或焦虑等。急性加重时常有发热,咳脓性痰,痰量增多,后期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如头痛、失眠、嗜睡、谵妄等。

●诱因:感染(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吸烟、大气污染、吸入变应原。

●诊治经过:稳定期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及祛痰药、抗氧化剂,家庭氧疗。急性加重期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化痰、平喘药。

●与之鉴别的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促、水肿、腹胀。

●吸烟史、粉尘接触史。

本例患者: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出现的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腹胀。加重时咳黄脓痰,痰量增加,发热。

体格检查

体温37.1℃,脉搏10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40/75mmHg,神清语利,呼吸急促,口唇、颜面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肋间隙增宽,桶状胸。双肺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P2)较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A2)强(P2>A2),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脏肋下可触及,肝区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

体格检查要点

重点关注生命体征、肺部体征、呼吸衰竭、右心衰竭表现。

●肺气肿体征: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

●呼吸衰竭表现:

呼吸频率增快,口唇、颜面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肺部感染体征:

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右心衰竭体征:

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听诊:心音遥远,P2>A2,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水、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

本例患者:呼吸频率增快,25次/min,口唇、颜面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肋间隙增宽,桶状胸。双肺触觉语颤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P2>A2,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脏肋下可触及,肝区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查:FVC占预计值80%,FEV1占预计值52%,FEV1/FVC 57%,DLCO占预计值59%,残总气量百分比53%。

动脉血气分析:pH 7.37,PaCO2 54mmHg,PaO2 55mmHg,SaO2 87%,BE 2mmol/L, 26mmol/L。

胸部X线: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征象,右下肺动脉干增宽,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突出(图2-2-1)。

图2-2-1 肺动脉高压胸部X线

A.正位片;B.侧位片。

胸部CT:肺气肿、肺大疱,双肺多发索条,双侧胸膜增厚(图2-2-2)。

图2-2-2 肺气肿胸部CT

血常规:WBC 12.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5%,RBC 6.1×1012/L,Hb 165g/L,HCT 57%,PLT 265×109/L。

炎性指标:CRP 86mg/L,PCT 1.0μg/L。

心衰指标:pro-BNP 8 000ng/L。

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肝肾功能正常。

心电图检查:肺型P波,电轴右偏,V1 R/S≥1,V5 R/S≤1,RV1+SV5≥1.05mV。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4mm、右心室内径25mm、右肺动脉内径23mm,肺动脉干29mm;右心增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重度)。

腹部彩超:肝淤血,胆囊、双肾、胰、脾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要点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及慢阻肺肺功能分级,并且评估病情。

●肺通气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对慢阻肺的诊断、肺功能严重程度评估、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均有重要意义。气流受限是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来确定的。

●重要的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

●反映感染的指标:血常规、CRP、PCT。

●反映肺心病及心功能的指标:胸部X线、心脏彩超、心电图、腹部彩超及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

●反映呼吸衰竭的指标:血气分析。

本例关键线索:肺功能是确诊慢阻肺的金标准,可评估气流受限程度。胸部X线、胸部CT、动脉血气、心脏彩超、心电图评估有无并发症,炎症指标提示有无合并感染。

诊断标准

慢阻肺和肺心病的诊断应根据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慢阻肺的诊断:慢性咳嗽、咳痰、渐进性呼吸困难的症状及相应体征,同时有吸烟等危险因素暴露史,临床疑诊慢阻肺;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确定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可明确诊断慢阻肺。

●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根据患者有慢阻肺、肺气肿病史,并出现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如颈静脉怒张,P2>A2,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肝脾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肥厚征象,可作出诊断。

●依据FEV1下降程度进行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分级(表2-2-1)。

表2-2-1 慢阻肺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FEV1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本例患者:有吸烟高危因素,有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出现的呼吸困难,加重时咳黄脓痰,痰量增加等典型症状;查体有肺气肿、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提示合并感染,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提示患者长期缺氧;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均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故可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加重、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肺功能2级。

病情评估

●症状评估:

推荐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量表和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表)对症状全面评估(表2-2-2、表 2-2-3)。

表2-2-2 mMRC呼吸困难量表

表2-2-3 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表)

评分标准: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31~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

本例患者:该患者mMRC分级3级,CAT评分32分。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慢阻肺急性加重定义为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加,或咳黄黏痰,需要改变用药方案。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患者:过去一年≥2次急性加重或≥1次且导致住院;低风险患者:0或1次急性加重(未导致住院)。

本例患者:一周前咳嗽、咳痰加重,咳黄脓痰,喘息、气急明显,伴腹胀、双下肢水肿,故考虑慢阻肺急性加重,去年有2次以上的急性加重,属高风险患者。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性评估及其主要药物治疗(图2-2-3):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加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最终指导治疗。

慢阻肺的诊断及肺功能分级

本例患者:该患者评估属于E组。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慢阻肺多为中年发病,症状缓慢进展,多有长期吸烟史。哮喘多为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常伴有过敏史,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是可逆的。

图2-2-3 慢阻肺综合评估及其主要药物治疗

LAMA.长效抗胆碱能药;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支气管扩张症:

反复大量咳嗽、咳痰,咯脓痰或反复咯血,胸部高分辨率CT可确诊。

●肺结核:

常有低热、乏力、盗汗及消瘦等症状。胸部X线、胸部CT、痰查抗酸杆菌可鉴别。

●支气管肺癌:

多有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史,近期咳嗽性质发生改变,常有痰中带血。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可确诊。

●冠心病:

冠心病多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可鉴别。

●风湿性心脏病:

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鉴别。

本例患者:该患者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相鉴别。

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

●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作为急性加重的首选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改善肺功能和缺氧情况,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疗程5~7天。

●有抗生素使用指征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早期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风险。

●控制性氧疗一般吸入氧浓度为28%~30%。

●对于并发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心功能失代偿期治疗: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防治并发症。

本例患者:该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局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应用抗生素、祛痰药、糖皮质激素、小剂量利尿剂等综合治疗,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利尿药使用原则:需要用利尿药时,宜选用作用温和的利尿剂,联合保钾利尿剂;小剂量、短疗程使用。

稳定期其他治疗

●戒烟、避免职业暴露,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规律吸入药物治疗。

●长期家庭氧疗:鼻导管吸氧,流量1~2L/min,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小时。

●肺康复、教育和自我管理。

●疫苗:定期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本例患者:该患者稳定期评估属于E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500μg)1吸,每日2次;长期家庭氧疗,流量1~2L/min,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小时;嘱其戒烟,行肺康复锻炼,门诊定期随访,监督及指导吸入剂的使用方法。

慢阻肺诊疗流程(图2-2-4)

图2-2-4 慢阻肺诊疗流程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

(刘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