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呕吐
呕吐是胃肠内容物返入食管经口腔排出体外的反射动作,是一种保护性机制。频繁剧烈的呕吐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并发症。
一、常见病因
引起呕吐的病因可分为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及前庭障碍性呕吐。呕吐的常见病因见表1-4-1。
二、全科常见病因的识别
1.反射性呕吐
有恶心先兆,吐后不感到轻松,胃虽已排空,但仍干呕不止。
2.中枢性呕吐
无恶心先兆,与饮食无关,多呈喷射性呕吐,呕吐后无缓解,常伴有头痛和颈部僵硬等神经系统的表现。
3.前庭障碍性呕吐
常伴有听力障碍、眩晕等耳科症状。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起病情况、呕吐时间、发作频率、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的性质是否喷射性、呕吐物的特点、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伴随症状、多系统症状询问、诊治经过、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输血史、酗酒史、用药史、过敏史、月经史、近期旅游史等。
表1-4-1 呕吐的常见病因

(二)体格检查要点
1.腹部检查是重点
检查腹部外形、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振水音、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有无异常包块、有无肝脾大,有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情况等。
2.神经系统检查
包括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3.五官科检查
包括眼底、眼压、视力、前庭功能、瘘管试验、听力学检查、Dix-Hallpike试验、滚转试验等。
4.心血管检查
注意有无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况。
(三)辅助检查
完善血、尿、大便、心电图、X线、超声等检查,必要时做CT、MRI、胃镜等相关检查。
(四)诊断提示
1.伴腹痛 多见于胃肠道的外科病变,但在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也可出现。
2.伴腹痛、腹泻 见于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等。
3.伴右上腹痛及发热、寒战或有黄疸者 见于胆囊炎、胆石症等。
4.伴头痛及喷射性呕吐 见于颅内高压症或青光眼等。
5.伴眩晕、眼球震颤 见于前庭器官疾病、小脑疾病等。
6.呕吐物的性质 粪臭味见于肠梗阻,血样呕吐物见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等。
7.饭后即吐,无呕吐动作,多见于神经症。
8.已婚育龄女性早晨呕吐者应注意早孕。
9.应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或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
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抗感染,抑制胃酸,降颅内压,透析清除血中毒素,降血糖,镇静缓解精神紧张,行外科手术解除消化道梗阻等。
2.对症治疗
目前最为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症状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药物,目前常用于止吐治疗的药物有吩噻嗪类(如异丙嗪)、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莫沙必利)、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等。
五、转诊原则
1.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呕吐者。
2.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休克者。
3.伴有高热、寒战、头痛、意识障碍、眩晕、眼球震颤等情况。
4.明显消瘦怀疑肿瘤者。
5.呕吐原因不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