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特点与主要原则

样本采集是儿科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样本采集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解剖、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导致儿科检验样本采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样本采集前评估、采集准备、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样方法等因素均可影响检验结果。采集人员应遵循儿科临床检验原则,综合考虑临床实践、患儿状况、检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的特点,合理规划,以便及时、准确、规范、安全地完成样本采集工作。

一、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特点

1.样本容量少

由于儿童患者身体体积小,组织含水量丰富,拟检验物质的代谢和排泄速度相对较快,所需样本的容量相对较少。在采集过程中,应尽量合并检验项目,保证最小样本容量下检测项目最大化。另外,针对检验项目的临床需要可选用不同样本类型,如全血细胞分析除采集静脉血外,可根据临床需要制订儿童末梢血参考区间,选择性采集末梢微量血进行检测。但影响末梢血的因素较多,样本采集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易导致检测结果变异或不准确,因此规范采集末梢血样本至关重要。

2.方法特异化

应考虑儿童年龄、心理及生理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和工具,以保证样本采集的准确性。相较于成人,儿童对疼痛和创伤的耐受力较低,因此,医务人员在样本采集时应优先选择无创的采集方法,如尿袋收集尿液或其他非侵入性的采集方式,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宜的采集方法,如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采用指尖采集末梢血、尿杯收集尿液等。

3.发育差异化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在解剖定位、采样部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进行腰椎穿刺时,成人穿刺部位一般为第三、第四腰椎间隙,儿童患者则常选择第四、第五腰椎间隙。采集静脉血时, < 4个月的患儿采用颈外静脉和头皮浅静脉采血;其他年龄段患儿视情况而定,3岁以上的儿童多采用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采血。采集末梢血时, ≤ 28 天的新生儿采集足跟血; ≥ 29 天的婴幼儿及儿童建议在无名指尺侧采血。

4.采集难度大

由于患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可能无法理解或配合采集过程,采集时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哭闹或抵触,需要操作者耐心安抚;儿童的身体体积较小、血容量小,对于需要大量样本的检验项目更具挑战性;儿童血管较细小,外周静脉较难找到或者血流速度较慢,穿刺较为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儿科检验样本采集需要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的医护人员完成,以确保采集过程尽可能舒适和快速。采集技术和工具的创新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采集效率并减轻患儿不适,如用利多卡因乳膏或奥布卡因凝胶涂抹穿刺部位减轻疼痛、通过留置导管采集样本等。

5.安全要求高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对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样本采集前需严格识别患者身份,认真做好患者准备,准确评估采样部位;消毒用品和采样器具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且安全无害;采样现场应该保持清洁,并做好消毒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采样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样本采集过程的安全。

二、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主要原则

在执行采样操作时,医护人员需保证样本采集的安全性、规范性、适量性、及时性和舒适性,提升样本采集质量。

1.安全性

在样本采集过程中,确保患儿安全是首要原则。医护人员应熟悉儿童的解剖、生理、心理特点,避免任何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操作。例如,做好采样前评估与沟通解释;使用唯一的标签识别样本,在所有标签上要求使用两个识别号;尊重、保护患儿隐私,确保样本采集过程中不泄露患儿个人信息;正确选择合适的采样针头、采集导管、采样容器;使用适当的安全装置;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处理医疗废弃物;采样中及采样后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等。

2.规范性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规范性是指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的方法采集儿童生物样本,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可靠性。包括采样前准备,患儿和家长对采样过程充分了解与配合;使用无菌、一次性的采样器具,避免交叉感染;根据不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及适当的采样方法,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采样;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采集足够的样本量;保证样本的完整性,避免污染或破坏样本;正确记录样本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者等信息,并标注清楚样本的标识码;按照样本类型和检验项目的要求,正确保存和运输样本,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3.适量性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适量性是指在采集儿童样本时,根据实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要求,采集适宜的样本量。过少的样本量可能导致检验无法完成或检验结果不准确,而过多的样本量则会增加儿童不适感和不必要的采集负担。样本采集时可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年龄、体重及检验目的等,确定所需样本量。在采集方法和器具上,应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器具,以保证能够采集到足够的样本,避免不必要的额外采集;考虑采集的样本在处理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损失和消耗,需保存足够的样本以进行后续的检验操作。临床上需综合多种因素,保证最小样本量检测或最小样本量下的检测项目最大化。

4.及时性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及时性是指在患儿需要进行检验时,能够及时采集样本并送往实验室。儿科检验样本采集人员应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及时到达需要采集样本的地点;医疗机构需要合理安排儿科检验样本采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班次,保证在需要的时间段内有足够人员进行采集工作;对于一些检验项目,可使用预约系统,以降低等待时间和提高采集效率;样本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标识、包装和运输,确保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通过不断优化儿科检验样本采集流程,保证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及时性,提高儿童的就诊体验,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的支持。

5.舒适性

儿科检验样本采集的舒适性是指采集过程中尽量减少儿童的痛苦和不适感,以提高儿童依从性。由于儿童对疼痛和创伤的耐受力较低,应尽量采用无创或微创的采集方法。对于有创操作,采样人员应能够迅速、娴熟地进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疼痛。采样前,采样人员应与儿童和家长沟通,解释采样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让他们了解并参与其中,减少恐惧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采样环境,适当使用明亮的灯光、柔和的音乐、漂亮的图画等,减轻焦虑情绪。采样过程中,允许家长或其他亲近的人陪伴儿童,给予支持和鼓励,增加安全感;根据不同的采样项目,协助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采样人员尽量使用温和、轻柔的触碰方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某些特殊情况,如需在镇静或麻醉条件下进行样本采集,尚需有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吴利平 史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