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规范
- 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组织编写
- 1027字
- 2025-03-18 23:23:50
序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持续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中国战略,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医疗质量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质量控制组织体系、规范体系、标准体系,每年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客观反映我国医疗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进医疗质量。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制定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
超声医学专业作为平台学科,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安全有效、经济便捷、易于推广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医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诊疗技术之一,在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与微创、介入等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消融治疗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临床治疗领域,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超声医学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为加强超声医学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超声诊疗同质化水平,组建了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中心成立后,积极完善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制定质量控制指标、收集分析质量控制数据、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有力促进了超声诊疗质量提升。为进一步指导超声临床诊疗工作,在既往工作基础上,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与北京市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结合临床实际,共同编撰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管理规范》,涵盖组织管理、技术规范、流程制度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旨在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超声诊疗和质量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促进超声诊疗工作规范化、同质化。
希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对超声医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超声诊疗技术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超声诊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希望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再接再厉,带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超声医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