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泌尿外科手册
- (英)约翰·雷纳德 (英)西蒙·F.布鲁斯特 (美)苏珊娜·比尔斯 (英)内奥米·劳拉·尼尔原著
- 1105字
- 2025-03-14 22:48:15
尿液检查
尿液检测
尿液检测试纸(urine dipstick)可用于分析尿pH、血尿、蛋白含量、葡萄糖水平及白细胞情况。
pH
尿pH波动范围是4.5~8,平均值为5.5~6.5。
血尿
正常尿中每个高倍镜视野中红细胞数小于3个(约1 000/ml;上限为5 000~8 000个/ml)。试纸性血尿阳性提示尿液中存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引起色素指示剂的氧化,进而变色。试纸发现血尿(红细胞>3个/HPF)的敏感度大于90%(大于每个高倍镜下大于3个红细胞);特异性较低,即试纸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月经血污染、脱水(尿中红细胞正常)。
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尿不会使尿蛋白水平升高。肾源性血尿多伴有管型,且几乎都会伴有明显的蛋白尿。
蛋白质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在尿液中排出大约80~150mg的蛋白质(正常尿蛋白浓度小于20mg/dL)。蛋白尿提示可能存在肾病(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或多发性骨髓瘤,但是在剧烈运动过后可能出现蛋白尿。试纸检测的主要依据是四溴酚(tetrabromophenol)蓝染色而发生颜色变化(当尿蛋白大于20mg/dL时,尿试纸呈现绿色)。
白细胞
白细胞酯酶(leucocyte esterase)活性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的存在。白细胞酯酶由中性粒细胞产生,可使尿试纸上的色原体盐发生颜色变化。并非所有的尿中带菌者都有明显的脓尿,假阴性的情况见于:浓缩尿、糖尿、尿胆原、大量使用维生素C;假阳性的情况见于:污染。
亚硝酸盐检测
尿液中存在亚硝酸盐提示尿中存在细菌。亚硝酸盐通常不存在于尿液中。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可以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通过与试纸上的试剂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红色偶氮染料。亚硝酸盐试纸检测菌尿的特异度大于90%(标本污染时出现假阳性),敏感度为35%~85%(常见假阴性)。尿液中细菌数量低于105/ml时,准确性会有所下降。
白细胞和亚硝酸盐均为阳性的浑浊尿液,即可诊断为感染。
尿液镜检
红细胞形态
通过相差显微镜进行检测。来源于肾小球的红细胞为异形红细胞(因通过肾小球时使其变形);来源于肾小管源性出血(小管间质性疾病)和下尿路疾病(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出血)红细胞形态为正常的。出现异形红细胞、红细胞管型及蛋白尿多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
管型
蛋白质凝块[主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尿调节素又称T-H蛋白(Tamm-Horsfall protein)组成]在小管中形成管型(细长型)。蛋白质基质捕获管型内容物。如果管型成分主要为黏蛋白,这种管型成为透明管型,见于运动后、热暴露和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病。红细胞管型含有被捕获的红细胞,且对肾小球源性出血具有诊断意义,主要见于肾小球肾炎。白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结晶
在尿中见到特殊的结晶,其有助于诊断潜在的疾病,如胱氨酸结晶有助于胱氨酸尿症的诊断。草酸钙、尿酸和胱氨酸易在酸性尿液中沉淀。在碱性尿液中沉淀的晶体包括磷酸钙和三磷酸(鸟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