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失踪

她幽深地望向窗外,竹子拔节而起,聚在一起,郁郁葱葱。

芳华聪明的紧,知道改头换面肯定难找到,能躲一时是一时。

但,即便芳华真的没有跟宋管家出城,指望宋宅的几个仆人在几天内找到几乎不可能。

忽然,她灵光乍现想出一不费人力的好办法。

“报官”

动用官府的力量寻找芳华,这样的胜算更大。

宋祁安立刻会意她的意思,“你是要官府帮忙寻找?”

“不错”

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丫鬟拿了家主不该拿的东西,畏罪潜逃,官府不会做事不管。

这件事苏晚棠让苏姑姑代劳去了官府,走之前她特意塞给苏姑姑三个银锭。

第二天上午,缉拿榜上更换了新的通缉令并附带一张画像,走近看画像之人正是芳华。

但最让人驻足观看的还是下方的悬赏金额。

十两银子。

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开支花销,甚至绰绰有余,在场无一人不为金钱所心动。

很快,芳华这个名字在城里传开。

三日后,城中还是没有关于芳华的消息,但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苏晚棠那里。

小荷跪在地上哭泣,“少夫人,我把二公子跟丢了。”

宋祁安今日去宋家茶铺查看情况,苏晚棠不放心就让小荷跟在他身边,谁知她转头的功夫宋祁安竟凭空消失了。

苏晚棠冷着脸,“这点事都办不好,下去领罚吧。”

小荷下去后,苏晚棠霍地站起身甩手把账本摔出老远,“啪”的一声砸在地上。

不是今儿这个消失,就是明儿丢了一个人,这日子过得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苏姑姑默默捡起账本子放回桌上,“少夫人莫要动怒,许是二公子去了某地没有给小荷说,指不定待会就回来了。”

苏晚棠冷声,“我倒是希望如此。”

“让小五去康庄街道附近搜查,找不到就不要回来!”苏晚棠将这些日来心底积压已久的怨气全都发泄出来,如平静的海面卷起千丈海浪,只要有人靠近就能将其卷进海底。

“奴婢这就去。”苏姑姑退至门外,长长舒气。

一通发泄,苏晚棠心口舒畅,宛若雨后天晴,她扶额眯眼,心中油然升起可怕的感觉。

夕阳西落,北阳城一片金黄。

苏姑姑拉开朱红大门,从门缝里掉落一封信,她走到门外疑惑地左右寻找放信人,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找不出行为可疑之人。

她转身弯腰拾起信封左右查看发现是一封无名信。

装神弄鬼,神神秘秘。

屋内苏晚棠站在案前专心地练字,走近看是肆意张狂的草书。

苏姑姑见此,有眼色地站在一旁候着,等待苏晚棠搁笔。

片刻,苏晚棠抬头活动脖颈,满意地拿起宣纸放在另一个案上等墨干。

这才问起一旁的苏姑姑,“什么事?”

“不知是谁在门外放了一封无名信,请少夫人过目。”苏姑姑递上没有署名的信封。

她坐下来接过信封,拆开封口,抖开信纸,一张方正的白纸上赫然写着“人在我手里”。

果然被劫走了!

但是纸上除了这几个嚣张的字迹,再没有其他的信息,她用手指肚在字迹上用力蹭滑,指上没有染上半分墨迹,苏晚棠一时陷入困局。

倏尔,她发现这些字迹有些眼熟,提笔顿锋别俱一格。

苏晚棠脑中飞快的闪过许多身影,最后定格在一个女子身上。

她想起来了,是芳华。

那日黄昏她来雪落院闲坐,恰好苏晚棠在练字,苏姑姑见她无事也给她端来笔墨打发时间,她写了两句诗,苏晚棠记得很清楚当时芳华写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现在的笔迹一模一样。

但话又说回来,她绑宋祁安的目的何在,难不成用来威胁她,一个仆人而已,何至于……

等一下,今日出门的宋家仆人不止他一个,可为何偏偏选中了他?

难不成他的身份暴露了?要是这样的话,这件事就是冲宋祁安来的,与她无关。

所以芳华到底躲在了哪里写书信给她?

“你出去的时候可有看到行为可疑的人?”苏晚棠试图在这封信上寻找有用的信息。

苏姑姑摇头,“没有”

很显然,送信的人很谨慎什么都没有留下。

不过,既然有了第一次,说不定就有第二次,第一次没见着面,那就蹲守着直到他出现为止。

两天后的下午,一个乞讨的老婆婆裹着头巾,佝偻着腰,拐个小木棍,步履蹒跚行至宋宅大门前。

守在暗处的小五立刻警惕凝神盯着老婆婆的一举一动。

老婆婆在门口站左顾右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才颤颤抖挪步到台阶上,走到门口,在怀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封书信,塞进门缝,敲了几声门,转身又佝偻着身躯离开。

小五见状吐掉嘴里叼的狗尾巴草,不紧不慢的跟在老婆婆身后。

老婆婆绕了很远的路最后来到了城门前,混在人流中跟着人群出了城。

幸好,苏晚棠提前给他准备了户籍证明,装作出行游玩的小公子,大摇大摆地潇洒离去,颇有富家公子的样子。

他走到一个摊位前,暗中观察老婆婆和跟她见面的两个长相粗犷的汉子,其中一个男人又是点头又是笑的,最后好像给了老婆婆几个铜板,骑马扬尘离开,留下老婆婆高兴地拿着铜板在身上擦了又擦。

小五放下手中的首饰,追了上去。

马跑的很快,他的轻功也不差,在树上,在田野上,像风驰的闪电,闪一下就不见了踪影。

当山边的夕阳坠入地面后,夜悄悄来临,他们进了大山的深处,山路陡峭不平,更有藤蔓爬出,一不留神就绊倒在地上。

好在天还不是太黑,能瞧见前方的路,到了半山腰,俩兄弟下马牵绳,互相叨叨,“你说二当家也真是的,直接下山抢多了当,也不用咱兄弟俩来回折腾。”

另一个人嫌弃道:“你懂个啥,这叫计谋,要是下山直接抢,咱们早坐牢了。”

“咱二当家英明神武,乃在世诸葛,这么多年要不是咱二当家在外谋财,二牛山寨才能在江湖之中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