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学Audition音频处理:录音+剪辑+变调+降噪+美化
- 周玉姣编著
- 871字
- 2025-03-28 14:22:37
1.1.3 认识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记录和处理音频信号的方式越来越复杂,因此专家学者开发出了模拟音频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在这两种技术中,信号的波形、传输方式和存储媒介是完全不同的。下面主要介绍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基础知识。
1. 了解模拟音频技术的特点
模拟音频是一种对声音波形进行1∶1比例记载和传输的信号表示方式,它的波形是连续的,可以用机械、磁性、电子或光学形式来表现。模拟音频信号的振幅除可以通过电压与位移(如留声机和模拟光学声迹)的直接模拟来表现外,还可以通过信号电压与磁通量强度(模拟磁带录音)的直接模拟来表现。模拟音频也可以用调频方式使信号被载频或被解调,因为不管是在调制还是在解调周期内,其信号仍保持其模拟形态。
模拟音频技术反映了真实的声音波形,技术成熟,声音温暖动听,尤其在声/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拾音与还音)方面是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但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在记录、编辑和传输时受到很多技术本身的限制,主要缺点是动态范围小、信噪比较低、音频信号编辑十分不便及设备复杂昂贵等,尤其是其薄弱的信息承载能力,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2. 了解数字音频的采样
采样频率是指音频信号采样时每秒的数字快照数量,这个速度决定了一个音频文件的频率范围或称为频响带宽。采样频率越高,数字音频的波形越接近于原始音频的波形;采样频率越低,数字音频的波形越容易被扭曲,从而背离原始音频的波形,造成频率失真。
3. 了解数字音频的量化
所谓数字音频的量化,是指按照一定的数值量把经过采样得到的瞬时幅度值离散化,这个规定的数值量称为位深度,也称为量化精度或量化比特数,它决定了数字音频的动态范围,较高的位深度可以提供更多可能性的振幅值,从而产生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信噪比,提高信号的保真度。
采用16bit(位)位深度的数字音频是最常见的,它能达到CD音质,但有些Hi-Fi音频系统使用32bit(位)的位深度,而在有些对音质要求较低的场合,如网络电话,也可能使用8bit(位)的位深度。不同的数字音频位深度对应的声音品质如表1-4所示。
表1-4 不同的数字音频位深度对应的声音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