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望中国发展:十大领域的战略分析
- 张国有主编
- 3158字
- 2025-03-28 20:04:25
前言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国家行动指向。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变动、挑战和机遇。本书是一本研究论文集,十多位研究者沉入现实,亲近问题,在多领域对中国未来发展做出指向性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发表真知灼见。
例如,中国经济的区域布局将来有什么变化,国家科技政策的重点将来放在哪里,中国制造的母机系统格局将来如何改造,农村农业农民现代化道路如何认识、如何选择,中国中医药健康产业将来如何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足迹处于怎样的状态、有何发展趋势,如何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改造废弃物处理流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何发展才能更具持续性,中国经济现代化将展现怎样的愿景,如何将国民经济转向以国民素质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等等。
与本书相关的研究始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思想力”项目中的“远望15年中国发展研究”课题。该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关注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性问题及中央政府干预的重点。中央政府用中央规划的方式来组织和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实施十三个五年计划或规划,目前正在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远望15年中国发展研究”主要以三个五年规划为远望周期,选择关键议题,进行战略分析。为什么要远望未来,因为未来充满了我们过去熟悉但将来陌生的问题,因为未来是国家、企业、家庭等生存和更好地生存的延续。
个人、家庭、企业、社团、政府、政党、国家,这些人类的个体及群组,无论构成形态如何,其目标都是生存和更好地生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身并无知觉,人类将“未来”加给了地球,于是有了“智慧地球”的期待。地球上的植物、动物、无生命物,都被人类这种高等动物赋予了未来的意义,于是有了地球的足迹,有了碳协议、碳达峰、碳中和。人类还制造出机器人,来承担其不愿做、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机器人延续着人类文明。
地球上的人类群组都在不同的层次设想没有到来的时间里那些没有到来的事情。什么时候将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做这样的事情对生存和更好地生存是否有利? ……这些问题人类不能不面对,不能不对此有所作为。如果不作为,人类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就将受到威胁。有人说,人类是趋于消亡的,但人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消亡,并且使自己尽可能健康快乐。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信息社会中的数字技术时代。以后的远望周期将越来越多地遇到因数字技术而得以重塑的各种问题。在远望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地想象未来、创造未来、经营未来。现在面临的是数字技术,虚拟空间,智能机器人,无人工厂,没有管理者的管理,以及星空通信、探索与旅行。无论你是否喜欢,未来的场景都在一步步靠近我们。
例如,建设起一个又一个相互关联并能自由穿梭的虚拟社区,在其中生活和工作。人们用虚拟现实的头盔、增强现实的眼镜、智能手机或更新的沉浸式工具在虚拟社区里交往、办公、游乐,去看虚拟戏剧,去听虚拟音乐会,在线欣赏艺术作品,进行艺术品创作,在线试穿服装;还可进入虚拟办公室,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进行网上办公。这样的未来场景,你喜欢吗? 这样的未来场景,有什么问题吗?1
又如,建设不同的数字态观光旅游平台,人们除实地旅游以外,还可线上自由观光。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8月,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共有1 154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897项。若将实地旅游的目标设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假定平均15天游览一项,就得37年。这样的实地旅游,世上很难有人能够做到,但数字态观光旅游平台可以实现。将来人们可以使用数字技术工具在线观赏鹿特丹的风车村、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独立大厅、澳大利亚的卡尔顿园林等;可以用数字孪生技术还原不复存在的文化遗产,如北京的圆明园、希腊罗得斯岛的太阳神巨像、伊拉克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等;还能创造出太空三维全景式视觉效果,线上访问国际空间站,越过月球、土星或系外行星,飞向更遥远的星空。2这些未来场景,你期待吗?
再如,自动驾驶的数字技术将成为汽车构成中的关键部分,汽车进入“数字技术驱动”时代。客户购买汽车时可以自己决定配有哪些装备,有的汽车企业在新车上已经装备好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如摄像头、传感器等,但需要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服务,取决于另外购买什么样的服务软件。客户若订购自动驾驶系统,有的欧洲汽车企业则要收取199美元/月的费用。汽车电池的容量是额定的,若超过,则需另外付费。将来的汽车企业看起来更像是经营数字技术的企业,汽车只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而已。大众汽车集团预测,21世纪20年代末,软件收入将成为集团第二大收入支柱,2030年与软件相关的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美元。3如果你是汽车制造商或经销商,对这样的未来设想,有何感触?
还有,未来医学将不再是基于疾病的治疗医学,而是基于健康的健康医学。中医药有个宗旨,就是“治未病”,这是中华民族坚守了两千余年贡献给人类的基本理念。现在,西医药专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医学专注于治疗疾病,努力治愈疾病,或改善病情,尽力避免变坏;未来的目标是保持健康、提高功能,尽力变得更好,让人享受得更多。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有病才治病,而不是为了治病建造医院或实现盈利。现在的技术可以远程诊断、治疗以及进行健康咨询;按照患者的治疗需要,人工制造骨骼、气管、肠道等;而手机将成为一个能够持续记录健康参数并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做出反应的“器官”。4面对这种趋势,你将作何感想?
上述的未来场景还有很多。远望它们有什么用呢? 关键在于这些未来场景能否牵引现在的发展。如果这些未来场景与现在无关,那就无用;如果有关,那就有用。如果能从未来场景中受到启迪、提出一些问题,例如,现在的业务要不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要,有这个能力吗? 如果特别想往这个方向发展,能力不够怎么办? ……如此,远望未来就有了其牵引作用。问题在于,远望未来,能望多远? 是未来3年、5年、8年、15年,还是30年、45年、100年? 远望是为了今天的生存,远望的能力将影响今天的判断和决策。
举个黑马系列的例子。将黑马排列起来,近处的黑马比较大,看得比较清楚;远处的黑马比较小,看得不大清楚。越往远看,黑马就越来越小,越来越看不清楚,看上去就不像马了,而是像狗、像猫、像老鼠,最后看上去就是个黑点。这里,每一匹黑马,在战略上都被看作一个梯阶。从大黑马到小黑点,假设有二十余个梯阶,那么,远望就会引发三个问题:第一,从第一匹大黑马往远看,你能看得到、看得清、看得准的是哪些梯阶? 第二,你看不到、看不清、看不准的又是哪些梯阶? 第三,你将对哪些梯阶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三个问题中,比较难的就是对于那些看不到或看不清或看不准的梯阶,要想办法看得到、看得清、看得准;更难的是要在看不到、看不清、看不准的情况下,对那些梯阶的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这些判断和决策将影响今天的业务行为。这就是战略牵引作用。
在看不到、看不清、看不准的梯阶上,还要进行判断和决策。怎么办? 这就需要人们在以往的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谋划、推论、推测,甚至猜测。这些行为就取决于人的经历、经验、学识、悟性、才智,取决于从别处学习、比较、借鉴的能力,进而进行有根据的判断或无根据的猜测,并承担由此所带来的所有收获与风险。每个人、每家机构都在力求进行更有价值的远望。
本书既是战略研究,又是对策建议,同时还是用以探讨和争论的文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沉入现实,亲近问题,远望未来,倾力求解,继续做好战略性研究。
张国有
2023年5月
1 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源于《什么是“元宇宙”? 它将如何运转?》,参考消息网,2021年10月30日。
2 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源于《美媒:“虚拟现实宇宙”欢迎你》,参考消息网,2021年10月31日。
3 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源于《德媒文章:数字汽车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参考消息网,2021年10月31日。
4 关于该问题的思考源于《2061年的世界什么样? 要长寿更要享受》,参考消息网,202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