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科生的明天:16+N种职业可能
- 郑丹妮主编
- 3416字
- 2025-03-28 11:06:20
内资律所之发展路径1
“在上完前一节课‘内资律所之两个半球’后,同学们应当对于内资律所发展的宏观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我想大家心中可能仍然充满了疑惑,如何确定一个领域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择业领域呢?这么多律所,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律所呢?实习律师和实习生是一回事吗?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成为合伙人?”
“有没有同学想要尝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魔法师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大家。
“我听说有律师池培养模式。”有同学说。
“律师业务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小D补充道。
“还有其他同学有更多的想法吗?”
阶梯教室里没有人举手,同学们只是投以渴求解答的目光。
魔法师明白同学们心中的困惑,说:“不知道是很正常的,这节课的用意就是帮大家拨开内资律所就业发展的迷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一、如何择业
在考虑内资律所就业发展的路径时,除了薪资以外,摆在同学们面前首要的也是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业务方向和合适的律所,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一)我是谁?
随着个人职业道路的发展,一个律师的执业方向通常会展现出两种大致的形态:有不限制执业领域的“万金油”律师,也有主要专注于某些法律领域的“专业化”律师,如刑事辩护律师、知识产权律师、婚姻家事律师等。
除了专业领域的划分,就从事的业务性质而言,律师通常还可以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顾名思义,诉讼律师主要以诉讼、仲裁、合规调查业务为主,对抗性较强,同学们在电影电视剧里看到的律师形象一般都是诉讼律师。而非诉律师一般以商事业务为主,大多服务于企业,各方旨在促成交易、对抗性较弱,例如出具法律意见、开展尽职调查、起草交易文件、协助谈判交割、资本市场的IPO业务、重组并购、基金投资等就是典型的非诉业务。
对于诉讼律师而言,主要和法院、仲裁机构、市场或证券监管机构打交道,旨在解决争议的过程中为客户争取更多的权益;对于非诉律师而言,主要和交易对手以及政府机关打交道,旨在为客户在业务经营和商事交易过程中防范风险。诉讼律师的工作一般被认为更加“有趣”,因每一个诉讼案件都是不同的,会更有新鲜感,适合思维敏捷、辩才较好的同学。对于非诉律师而言,出差相对较少(除IPO等少数业务外),工作内容相对固定,适合比较喜欢稳定、擅长处理文书的同学。
对于有志于长期从事律师职业的同学,可以多多实习,多咨询前辈,多了解相关的行业信息,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方向等,亲身感受不同业务领域律师的不同魅力,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二)我要到哪里去?
在对“我是谁”有了初步的定位和思考之后,又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目标律所?
根据司法部2022年的数据,全国有3.86万多家律师事务所。2在茫茫律所中,同学们进行选择时一般可以采取两个导向——律所导向以及团队/老板导向。
律所导向是指以律所品牌为主的选择。近年来,一批头部内资律所靠着不同的发展定位,逐渐形成了不同圈层的划分。例如,以律所年度总收入作为划分标准的“红圈所”、以应届生入职起薪作为划分标准的“金圈所”、以专业化和精品化著称的“精品所”、以人数规模取胜的“大所”、以专注服务本地市场的“本土所”等。团队或老板导向,则是更加注重你的“师傅”,有些律界大咖未必在上述的品牌律所里执业,但其所带领的团队可能也是享誉业界的知名团队,这种导向适合对行业有较为充分认识的同学。
不同类型、规模的律所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对于大部分初入职场的同学们,我建议优先选择大型知名律所,这类律所的起薪较高,管理较为完善,也能提供较为优质的案件和各类培训,有助于在职业初期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当然,如果你喜好的方向是一些小众领域,那在该领域领先的团队/合伙人所在的律所,即便并非大型所或知名所,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二、初入职场
魔法师抬了抬眼镜,接着说道:“同学们踏入内资律所职场的大门后,将要迎来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大考验——实习。此处的实习与同学们通常理解的在校实习存在很大差异,这里的实习,是指律师执业准入制度的一部分,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同学们在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实习律师’(官方称为‘实习人员’) 。”
实习期对于大多数律所新人而言都是一个比较难熬的阶段。由于实习期间原则上不能换所,一旦换所,将需要重新计算实习期,重新走一遍流程,对于实习律师而言,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择业自由”,有少部分指导律师甚至会滥用这个限制,对实习律师提出一些苛刻甚至无理的要求,走或熬,成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因此,同学们在确定实习的律所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避免落入困境。
虽然法定实习期一般为一年,但在实践中,从准备实习申请材料、正式实习、培训、实习考核,到拿到执业证,一般需要一年半,如果需要“排队”,可能需要两年或更长的时间。
实习律师在律所内实习,必须要有一名带教指导律师。上述所谓“排队”,是指所在律所的带教指导律师可以带的实习律师名额不够,需要等待前一名实习律师完成实习后方可开始实习的情况。一般来说,一名实习指导律师同时指导的实习律师不得超过2人,具体人数的规定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如果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后来者就需要“排队”。因此,对于希望能尽快拿到律师证的同学,建议在面试过程中询问HR或者合伙人是否需要排队。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遵守律协以及所在律所的相关要求,办理规定数量的各类案件,并做好工作日志的记录,切忌到了“ Deadline”的时候才开始“回忆”自己办过的案件,甚至是胡编乱造。
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实习律师和律师“身份有别”,必须谨记相关实习律师的相关规范,不可以律师名义办案,避免触碰执业红线,尽早树立执业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稳。
三、发展阶段
拿到律师证只是律师生涯的第一步。同学们可能会发现,拿了律师证之后,很多同一期培训的同学都会转所。转所或因转换领域,或因薪酬待遇,或因人际关系等,不一而足。因此,拿了律师证后,就像大学毕业后,都有不同的去处,因不同的选择而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选择继续在原来的律所,担任授薪律师,有的选择“出去闯”,成为独立律师或提成律师,当然也有的选择在担任若干年授薪律师有了更多经验和人脉的积累后,再成为独立律师或提成律师或合伙人。
授薪律师,即指不需要自己开拓案源、领取固定薪水加奖金作为工作收入的律师,即给“老板”(即合伙人)打工的律师。提成律师或独立律师,即指需要自己开拓案源、没有固定工资、需要承担自身办案成本、工作收入来源于自己的案源收入的律师,即给“自己”打工的律师。
下面我将从薪资、工作方式、技能提升、案源四个方面对授薪律师和提成律师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授薪律师与提成律师的对比表

授薪律师和提成律师并无优劣之分,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职业规划、案源情况、个人性格等综合考虑。
实行公司制管理的律所对律师职级有比较规范化的认定和管理,一般而言,工作第1~3年为低年级律师,第4~6年为中年级律师,第7年以上为高年级律师,薪资也相应水涨船高。
想要从新人律师晋升为合伙人所需执业年限,视不同律所而定,一般需要6~8年时间,而头部律所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些中小型律所来说,只要律师能够独立开拓案源,满足律所规定的创收要求,达到了法定的担任合伙人的工作年限(具有3年以上执业经历)即可。在这个阶段,就是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
小D速记
择业之前多实习,多体验,多感受,多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
选择律所时,包括律所导向、团队/老板导向。建议新人选择大型知名律所,以便打好基本功。若已有心仪的团队或感兴趣的细分领域,也可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
实习律师阶段原则上不能换所,一旦换所,将需要重新计算实习期;需要尽早培养良好的执业规范,尽早树立执业风险意识。
授薪律师和提成律师并无优劣之分,可以结合经济条件、职业规划、案源情况、个人性格等综合考虑。从新人律师晋升为合伙人所需执业年限,视不同律所而定。
1 本部分公益导师:韩璐,复旦大学法律硕士,山东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现任上海达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负责私募股权投资及兼并收购部门;从业十年,加入达沃之前曾在汉坤、锦天城等知名律所执业,并有大型互联网公司法务经验。志愿者:刘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法学硕士,北京理工大学法学学士,现任职于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从事银行与项目融资、投融资等公司业务领域。
2 《2022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载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www. moj.gov.cn/pub/sfbgw/zwxxgk/fdzdgknr/fdzdgknrtjxx/202306/t20230614_480740.html 访问日期:202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