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溢出视角下网络零售的居民消费效应研究
- 王亮等
- 3706字
- 2025-03-28 11:33:32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互联网技术以来,中国信息化程度得到快速提高,特别是政府相继提出了“互联网+”“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等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网络零售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进化和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网络零售的快速崛起不断冲击、丰富和改变着传统零售业态,被认为是继“百货商城”“连锁店”和“超级市场”之后的第四次零售业巨大变革与技术创新。首先,网络零售依托于互联网,打破了供需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加快交易速度、减少中间环节,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网络零售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在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降低了区域间的运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区域间交通和信息的可达性,有利于一体化消费市场的形成。再次,网络零售不但缩短了传统的零售渠道,而且在信息技术赋能下实现了消费逆向驱动生产的变革,重构了零售业供应链。最后,网络零售使人们的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向电子支付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
作为经济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等多重问题交织的背景之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1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能够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保持较强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国内需求的重大贡献密不可分。如图1-1所示,2007—2020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在2009年首次超过50%,并在2018年达到峰值的76.2%,2020年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的贡献率仍达57.3%,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趋势和GDP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有一定的滞后性。除2020年受突发新冠疫情影响外,其他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这表明中国居民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仍有待进一步释放。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消费升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鼓励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1-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网络零售起步于20世纪末,从1999年8848、易趣网等一系列电子商务平台创立至今,中国网络零售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呈现不断发展、进化和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如图1-2所示,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和网上购物习惯的逐步养成,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560.6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76万亿元,增长208.78倍。 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1.86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中国首次超越美国并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2020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4 982亿元,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与2009年首次“双十一”的5 200万元相比,成交额增长近9 580倍。这些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

图1-2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与天猫“双十一”成交额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各年度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综上所述,网络零售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引发了一场居民消费变革。网络零售打破了物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得消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在全国各地进行跨区域网购和消费。由于网络零售在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必然会导致消费在区域之间流动。在网络零售发展水平高的省份,若省内居民购买省外产品少于省外居民购买省内产品,则发生消费净流入;反之,在网络零售发展水平低的省份,若省内居民购买省外产品多于省外居民购买省内产品,则发生消费净流出。以网络零售发展水平较高的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20年浙江省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为2.26万亿元,其中省内居民网络消费支出为1.11万亿元,由此产生1.15万亿元的消费净流入。2由此可见,网络零售实现了跨越时空约束的信息匹配,将局限于特定地区的消费行为扩展到全国范围(孙浦阳等,2017) 。跨区域信息匹配成本的降低使得一个地区网络零售的发展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居民消费,即网络零售对居民消费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更一般地,一个地区的某种经济活动与周边地区的同一经济活动是相关的,正如“地理学第一定律”所称,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空间相关性,距离越近,空间相关性越强(Tobler, 1970) 。消费作为经济活动中的最终环节,其外部性不仅包括地区内相关部门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活动关联,还在地区间表现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 Anselin, 2010)。因此,探究网络零售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有必要将区域之间存在空间效应作为分析的前提。为了深入解析这一课题,本书基于空间溢出的视角,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将区域间的空间效应纳入分析框架,研究网络零售的居民消费支出效应、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效应、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效应和居民消费升级效应。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其一,网络零售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消费的扩张,但同时对实体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正如Goolsbee ( 2000)、Borenstein & Saloner ( 2001)、Ahmed &Wirjanto(2008)所指出的,网络零售实现了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部分替代,且不一定是额外的消费增加。事实果真如此吗?本书基于搜寻理论,构建了网络零售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理论模型,得出了网络零售与居民消费支出呈U形关系的微观基础理论。
其二,网络零售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关乎电商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构建了网络零售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了网络零售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U形关系的基础理论。
其三,网络零售实现了跨越时空约束的信息匹配,对消费在区域之间的重新配置产生了重要影响。跨区域信息匹配成本的降低可以将地理区域外的消费拉入本区域,使得消费得以跨区域流动。本书加入了网络零售因素,对核心-边缘模型进行了拓展,构建了网络零售影响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的理论模型,厘清了网络零售产生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效应的理论机制。
其四,紧密连接需求端和供给端的网络零售是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网络零售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形式,创造并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本书基于搜寻理论,构建了网络零售与居民消费升级呈U形关系的理论模型,得出了网络零售产生居民消费升级效应的微观基础理论。上述是对传统理论模型的一种拓展,丰富了现有的居民消费理论,有利于挖掘网络零售产生居民消费效应的内在机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网络零售打破了供需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在全国各地进行跨区域消费。跨区域信息匹配成本的降低使得一个地区网络零售的发展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居民消费,即网络零售会对居民消费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更一般地,一个地区的某种经济特征与周边地区的同一特征是相关的,消费作为经济活动中的最终环节,其外部性不仅包括地区内相关部门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活动关联,而且表现为地区间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 Anselin, 2010) 。因此,从空间溢出的视角研究网络零售的居民消费效应显得尤为重要且相当急迫。那么,中国网络零售的时空演变特征如何?网络零售、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怎样的空间相关性和不同地理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在空间溢出的作用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零售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和居民消费升级?网络零售居民消费效应的空间溢出是否存在有效距离边界和地理区位差异?认清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网络零售城乡收益的公平共享,以网络零售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政策意义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等多重问题交织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中国已经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向内需拉动尤其是消费拉动为主的重大转型,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网络零售第一大国,网络零售的快速崛起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引发了一场居民消费变革。本书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网络零售产生居民消费效应的综合分析框架,探究了中国网络零售的时空分异特征,从空间溢出的视角,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网络零售的居民消费支出效应、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效应、居民消费跨区域流动效应和居民消费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推动网络零售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扩大内需、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思路。
1 蒲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EB/OL]. ( 2022-05-13) [ 2023-05-13].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2/0513/c40531-32420733.html.
2 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2020年度网络零售统计数据[EB/OL].(2021-01-14) [2023-01-14].http://www.zcom.gov.cn/art/2021/1/14/art_1416807_5892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