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先行的智慧化经营管理体系研究:数智化赋能一流发电企业
- 孟勋彪 叶小建
- 4061字
- 2025-03-28 11:23:43
1.3 数字经济、能源互联网与企业智慧化
在人工智能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智能技术承载着企业智慧财务系统,建立个性化企业数字管理模型已刻不容缓,这也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理论空间。集团型企业搭建会计信息化与智能商务平台,可有效地融合大数据再造技术,发挥大数据整合数字技术和财务领域的基础建设效应,凸显智能财务的价值创造能力,揭示大数据环境下集团型企业所面对的转型路径。要想有效地洞察财务数据中的规律,发掘隐藏在海量企业经营数据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考虑经营管理关联效应,促进智能财务系统智能化创新。
1.3.1 数字经济为企业智慧化提供支撑
国资委于2022年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企业智慧化建设总规划图和总路线图,着力推动财务管理理念、机制、组织、功能手段四大变革。[4]智慧财务是企业智慧化的代表,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体现企业财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数字技术是底层支撑,数字经济模式是企业智慧化的支撑,智慧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兴业、善政、利民。近年来,随着大数据、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日趋成熟,我国企业智慧化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成熟类技术,以区块链、5G、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第6版互联网协议)为主的前瞻类新技术前景广阔。新的智能技术和数字化能力将成为企业智慧化建设的主要工具,决定企业的未来。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等数字化能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云计算相当于互联网虚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把海量数据资料存储为本地化资源,取代以往庞大的磁带库,优化了存储结构,提高了数据存储、处理能力。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结合,为万物互联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企业云计算的部署目前以自建云为主,随着安全性及相关服务的逐步完备,混合云和公有云将成为主要趋势。根据IDC(International Date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数据预测,公有云将逐步替代私有云。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图1.4),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国家电网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对电网生产、客户服务、企业经营进行全链条改造,深挖电力大数据价值,构筑智慧电网,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首先,以数字化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全息感知、精准预测,有效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高效地利用:在电源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在电网侧,建成世界首个大规模源网荷储的友好互动系统;在负荷侧,打造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有序接入负荷资源。其次,以数字化促进客户服务创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电力便捷服务、精准服务、智能服务水平:打造“网上国网”平台,“线上办、互动办、透明办”成为办电新常态。再次,以数字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时感知、可视可控、精益高效。打造新型资金管理体系,实现现金流“按日排程”。建成现代智慧供应链,实现物资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最后,以数字化服务社会治理,发挥电力大数据覆盖范围广、价值密度高、实时准确性强等优势,推广电力看经济、看环保、看“双碳”等大数据应用,服务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电网将统筹发展与安全、速度与质量、成本与效益,全力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1.4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1.3.2 能源互联网为企业智慧化提供实现空间
随着近年来5G、云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的第二阶段目标,即2019—2025年实现“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并且随着智慧能源概念进一步升华,弱化了“能源+互联网”在单一领域的具体作用,突出了“智慧+能源”应对包括能源行业在内的多领域、多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全新的发展形态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积极将智慧能源及其相关技术进行落地,数字化油田、油井勘探、输管道信息化、炼化生产协同、数字化加油站,以及油气行业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大幅提升了我国的能源保障能力。除能源行业以外,各行各业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也是重中之重,推进智慧能源概念,优化能源决策,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算法模型等智慧能源管理方案,实时采集、监测生产设备消耗的水、气、油等能源参数,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智能诊断分析,对能耗异常进行监控和告警,帮助企业管控能耗水平,优化节能策略,最终实现高效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也是现阶段智慧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其他各项技术相互关联,共同发展,能源互联网将实现信息网、能量网、能源网“三网合一”的高度整合,以电力网络为枢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实现的工具,通过能源调节系统对可再生能源优化协调,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优化互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信息流、能量流和能源流三者之间的相互流通共享。在“互联网+”时代,为推动能源革命提供历史机遇,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成为能源革命取得实质成果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说明能源革命和信息技术融合走向成熟。
首先,能源互联网同时具备能源和互联网两个产业的特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够将能源与能量的生产、转化、储存等多个环节串联起来,实现信息流、能量流和能源流的统一。其次,推进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对企业活动的各种能源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充分保障企业智慧化的发展。推动能源与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的深度融合,优化能源互联网中元件的布局,与能源网络各种设施实现高效配置,推进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和智能化企业调控,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再次,推进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鼓励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平台,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产,促进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协同生产,推动对化石能源的清洁替代。鼓励建设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产品,支持企业智慧化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最后,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开放体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领域的更新迭代的创新能力,建立面向多种应用和服务场景的开放接口和应用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此外,还要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市场交易体系,鼓励多方灵活自主地参与到能源市场中,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差异化的能源商品,提供增值服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企业智慧化提供实现空间。
智慧能源运维管理系统建设是传统能源企业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实现自我变革的新出路。虽然目前部分企业只是初步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智慧能源站雏形,但也实现了降本增效、风险预控的目标,继续深挖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与能源物联网技术,让智慧能源运维管理系统在引领传统能源企业做出颠覆性改变,让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更智能的智慧能源站为企业与居民输送绿色能源,提高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便捷性,造福社会。
1.3.3 横山煤电的智慧化觉醒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简称横山煤电)成立于2015年,是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榆能集团)所属分公司,是一家以煤炭生产、煤盐化工、发电供热、物流运输、新能源等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横山煤电承担2×1000MW高效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工程,它既是榆林市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工业项目,也是榆能集团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横山煤电自开工建设以来,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发电板块的管理难度日益提升。作为新建电厂,横山煤电希望充分采用新技术来构建新的智慧管理体系,以提升大型发电企业管理能力为目标,全面剖析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型发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的方法论,凝练出一套适合大型发电企业的智慧管理模式,为大型发电企业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提供指导。
横山煤电自从建立以来,秉承“基建生产一体化”的工程理念,发扬实干的企业精神,践行新理念、树立新目标、接受新挑战,真正将项目建设发展成为榆能集团做大做强电力板块、产业转型升级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强化技术管理,实施标准化建设,加大市场营销和成本管控,以运营纲要、管控体系、绩效激励、对标管理为强有力抓手,在内部管理上实现大提升,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标准化,为财务管理把握脉搏,为企业经营开出新方法。2020年,横山煤电开启了标准化的全面建设之路,强化内控管理,提质增效赋能未来,并在2020年年底召开了企业标准体系文件发布会。公司制定了各类管理、技术、岗位标准722项,班组建设也进一步优化提升。公司的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A创建过程系统全面地理顺了管理关系、优化了管理流程、明确了岗位职责,为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提供了依据。
横山煤电项目建设是榆能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控制项目投资、科学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竞争现状等场景,在项目建设之初着手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高效组织协调企业管理活动,高质量提前完成项目建设计划,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项目建设总投资节约了4.84亿元,投资控制成效显著。
横山煤电开工建设的2×1000MW高效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机组之一,必须加强过程管控,不断优化提升内部管理。为了给榆能集团后续项目建设建立财务管理模型,横山煤电组织实施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标准化模式,围绕项目建设目标,以财务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财务组织体系、核算体系等为突破口,确立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标准化指导思想。同时,将提高财务保障和服务能力作为出发点,对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流程等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标准化原则。此外,还建立了完善的组织体系、规范的核算体系等,加强过程管控,确保工程预算管理规范、项目投资成本可控。本书回顾了横山煤电从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出发,从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助推开始,逐步推广至企业全面标准化、智慧化的全过程,全面总结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立足实践对下一阶段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同类企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借鉴,助推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