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东厂刘公公
- 仙武大明:从成为海盗王开始
- 水鸟adv
- 2178字
- 2025-04-05 16:48:51
次日晌午。
思明县港口聚集起了乌央乌央的人群,百姓们踮着脚看向远处,叫卖的小贩游走在人群之间。
港口最前边,则是思明县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人物。
赵县令、杨总旗、陆老爷..........
不过人群中却有一位生面孔,惹得众百姓纷纷好奇的打量着他。
陈牧之背手立在港口,眯起双眼望向海边。
那里一支船队正朝着港口驶近。
舰队为首是一艘吃水一丈二尺的福船,两边分别是一艘哨船与海沧船,其后跟随着五艘鸟船。
浩荡的船队驶进港口,数百名官兵立于船边,雄赳赳的气势令百姓无不惊呼。
港口前,杨总旗也不禁感慨道:“这才是我大明雄风!有此舰队,那些海寇何足挂齿?”
众人脸上都带着惊叹和喜色。
毕竟这援兵来了,本就不敢侵扰鹭岛的海寇更是不足挂齿。
人群里唯有陈牧之神色平静,陆老爷见了,不由好奇道:“陈老弟这援兵来了,你怎么看着还是忧心重重啊?”
陈牧之迟疑了片刻,压低声音道:“陆老爷,这海寇之患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往前可有这么多船来支援?”
陆老爷一愣,仔细思索还真是如此。
一旁的杨总旗闻声,眉头也微微皱起来,但他还是摆手道:“都是为解决寇患,不必担忧。”
陈牧之也没说下去,只是默默的看着。
不多时船队靠岸,一名穿着华服,腰绑金丝腰带,头上是乌纱描金曲脚帽,一脸阴柔的大人从船上坐着轿子下来。
其身边簇拥着数十名官兵,排场浩荡。
见周围百姓好奇围上前来,官兵顿时推搡开众人,厉喝道:“让开,别挡路!”
这般霸道的气势,顿时让百姓们纷纷吓得退散开来。
望着那阴柔的男子,杨总旗的眉头微微皱起道:“来的居然不是锦衣卫的人,是个太监。”
陈牧之闻声不由好奇的打量起那太监来。
“杨总旗,这东厂不就是太监把持的吗?”
杨总旗微微摇头道:“那厂公确实太监,但东厂下行事的大多是锦衣卫抽调的人,这次带队的居然是太监,看来东厂对这鹭岛很重视。”
陈牧之双眼微凝道:“是因为宝船失窃的缘故?”
杨总旗眯起双眼道:“恐怕是如此,人来了,记得我昨天说的话。”
陈牧之点点头,立马跟随着众人朝船上下来的人行了一礼。
这时一名挎刀尉官上前道:“县里何在?”
赵县令忙上前道:“在此。”
那太监扫了赵县令一眼,招了招手。
赵县令顿时像条狗一般上前。
太监对其耳语了一番,接着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卫官见状,顿时喊道:“刘大人数人奔波颇感劳累,有事明日商议!”
说罢卫队动身,丝毫没顾及周围一大早就站在这等候的大小官员以及乡绅,就这么朝着县衙走去。
只留下一众人等尴尬的留在港口,像是笑话一般。
秋风扫过,众人心里难免有些非议,但也无人敢表现出来。
片刻后,人群也渐渐散了。
陈牧之看着轿子离去的方向,忍不住皱眉道:“这人是谁好大的谱啊,让整个县的人在这等了数个时辰,他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
陆老爷见状忙拦住陈牧之,压低声音道:“陈老弟可别乱说话,小心被盯上!”
杨总旗脸色也有些难看,自己好歹是守岛的总旗,那人竟然连句客气的场面话都没有,显然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可最终他也是长叹口气,什么也没说。
一旁的陈牧之看着一众官绅,连句抱怨的话都不敢有的样子。
心里不由暗暗感慨,这就是东厂吗?
难怪日后会有宦官把持朝政。
这时,一道身影招摇的来到陆老爷和杨总旗身前。
赵县令脸上带着笑意,仰着头看向两人。
“陆老爷、杨总旗刘大人吩咐明日来县衙商讨剿寇的事宜,记得要早早到。”
陆老爷和杨总旗互相对视一眼,虽心有不满但都只能应声。
看着两人恭敬的墨阳,赵县令心中一阵痛快。
紧接着他扫了一眼一旁的陈牧之,想起那日自己那般丢脸都是拜这个家伙所赐,顿时双眼眯起声音也变得不客气起来。
“还有你,明天也来!不然那刀也保不了你!”
说罢他朝着陈牧之冷笑了一声,转头就走。
陈牧之顿时皱起眉头。
待赵县令走后,杨总旗拍了拍陈牧之的肩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那个赵县令有东厂的人撑腰,若被他抓到毛病可就麻烦了。”
“惹到东厂,哪怕是朝中重臣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啊,何况咱们这种小角色。”
陈牧之眯起双眼拱手道:“谢杨总旗提醒,陈某会小心行事的。”
待众人散去,藏在百姓里的张文柄忙来到陈牧之身旁。
“大哥,那赵狗官又搞什么?”
陈牧之眯起双眼道:“他让我明日也去衙门,总之我会见招拆招不用担心,你去肖铁铺子里多看看,最好早日把燧发枪造出来。”
“明白大哥。”
说罢张文柄望着县衙方向,摇头骂道:“狗仗人势的东西,总有一天得遭报应。”
次日,县衙内。
刘大人侧头靠在椅子上,枕着一十五六岁的仆女胳膊。
眯着眼,也不知是睡是醒。
而身前,赵县令、杨总旗、还有陆老爷等一众官绅则连把椅子都没有。
半晌赵县令看向其余人朗声道:“都考虑的怎么样了?这剿寇费兵费财,你们身为思明县人士,自然得替我大明分忧。”
“才让你们一家拿五十两黄金,这已经是刘大人心胸宽阔了。”
顿时陆老爷等人脸色都难看起来,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钱。
寻常佃农一年也就能赚个十两左右,这相当于五十个佃农一年的收入。
在场虽然都是富贵人家,可思明县又比不得富饶的江南,让他们一次拿这么多钱来,虽不至于破产但也是伤筋动骨。
赵县令却一脸吃定众人的样子,他早就算过,这五十两黄金是均下来这些人一次能拿出来的上限。
众人纷纷看向陆老爷,迫于压力陆老爷也只能开口道:“刘大人,这钱我们确实该出,只是五十两黄金不是小钱,这几年收成不好,行商也难可否少点?”
屋内一时间有些寂静,而刘大人这才缓缓睁开双眼。
他扫了一眼陆老爷,淡淡道:“哦?我听闻你陆家盐庄不少对吗?可这官府收的盐我瞧着可不多啊。”
瞬间陆老眼脑门满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