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腌菜和房子

“也行,那我就先去做饭了,你们把剩下这些弄完,咱们就吃饭。”

说完之后,母亲就甩了甩手然后去门口的小河流洗了洗手。

顺道走到自家木头墙所对应的小道对面抱了一捆柴火和几个劈材板。

回来之后就开始生火做饭。

王新伟,其实能帮忙的,不过他也不想让自己改变太多上辈子的,这时候他可都不怎么做饭的。

母亲那边去做饭了,他就和父亲一起腌菜。

这山菜的腌制,首先需要将收来的这些菜都检查一遍,捆好了的放在水缸之中。

而那水缸之中都是已经化开的盐水。

等到将这些菜腌制好之后,再将其捞出来放到公司提供的塑料桶之内。

这是去年就送到自己家的,一直也没有拉走。

毕竟不只是春天蔬菜,秋天收蘑菇都需要用到这些塑料桶,所以他们每次来带走腌制好的,还会留下一些空桶。

把水缸中泡好的酸菜拿出来之后就会放到这桶里,在下面铺了一层之后,后天就递给自己一袋粗盐。

也就是村里常说的大盐粒子。

将上面撒上一层粗盐之后,又捞新的一批放在上面。

撒一层盐,放一层菜,撒一层盐,再放一层菜。

直到将整个塑料桶装满,再向里面添水。

将拆覆盖之后,再将上面放上两块石头,确定这些三拆不会浮出水面。

最后的最后再用塑料桶的圆盖将其拧紧。

拧好之后就和父亲一人抬一边将这塑料桶抬到仓房之中!

而且是仓房之内已经有一桶了。

最后,两人依法炮制将今天收的菜全部都放入厂房之后,这才终于完成了。

“今年这山菜应该是比去年还多,估计今年能多赚一点,欠的钱也能还上了。”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也有些开心。

从分家出来就一直欠着几千元,去年总算有还上的希望,而今年能够彻底还上饥荒,他如何能不高兴?

王新伟也跟着点头。

不过他侧过头之后,脸上却满是无奈。

上辈子他们这次确实赚了不少,可是为了结婚把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欠的钱也是到秋天收蘑菇才还上的。

现在自己重生了,一切自然变得不一样了。

“今年的山菜确实挺多的,现在还只是猴腿下来了,等其他的山菜也下来,估计会更多。”

“等一下我就和龙岩那边联系一下,让他们过几天就先来拉一趟,然后给他们多送点桶,同时也把钱结一下。”

“手中有了现金,收起来才更容易。”

不管是去年还是今年,他们收菜都是欠着村里人的,去年村里那些人是想着帮个忙,今年这是建立起信任了。

可是王新伟却知道,如果一直这样欠下去,等过几年就会有其他人来收菜,那样一来村里人就不一定卖给自己了。

他上辈子一直在农村,去城里的机会本身就不多。对于如何在城里赚钱的事情,他是真的不知道。

要说他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镇里就是县里。

想到县里,他突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现在是1996年,而目前的八卦线之中,多数也都是老房子,连楼房都还没建起来。

“所以说虽然其他大城市的我不知道,但是这买房赚钱的事情却是可以做的呀。”

想到县里,他就又想到了自己去过的省城,还有那从来没有去过的京城。

现如今,房地产好像还都没起步呢。

或者是已经起步了,只不过自己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不管是县里还是城里,又或者是省城,又或者是京城,甚至于南方的那些大城市之中,只需要向着省城周边的棚户区,居民区购买平房,绝对能够大赚一笔。

“看来,借着春天收菜这个机会,我还是要多赚一些才行,不管是去县里还是去省里,甚至去京城买个房子,都比把东西放在空间中赚的多吧。”

再看看自己家现在这泥房。

从外面一看就是用泥块儿石头和黄泥盖起来的。

窗户是绿色的木头框,加上一小块一小块的玻璃。

房顶是水泥瓦,这水泥瓦时间长了就没什么用了。

进入房间之后,整个屋子都略显灰暗,外屋地上堆着不少的柴火水缸,几个灶台还有乱七八糟的一些东西。

不管是自己的房间还是父母的房间,进去之后墙上棚顶都糊着各种各样的报纸。

甚至于地面之上都是泥土地面。

上辈子他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站在泥土地面之上了。

也忘了是哪一年就变成了水泥地面之后,更是铺上了瓷砖。

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让他心中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先赚钱后买房,然后等着拆迁获得楼房。”

“如果钱足够,那就去京城和省城也买几套房子,这样一来,哪怕只是收租,每年也能获得不少钱了。”

重生一世,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刘春霞不当接盘侠。

至于让他去城里生活,他是没那个想法的,本身他就当了一辈子农民,上城里去不习惯。

其次,他有自己的金手指,在村里每天赚的也不比在城里少,何必去城里呢。

再加上现在又想到了一种发财的方法,他就更加不准备去城里了。

看了看自己的空间。

“这些东西现在拿到厂里去卖,都是应季的东西,卖的人太多了,卖不上什么价钱,还不如留着,等到冬天的时候跑大城市去卖。”

“现在城里只能卖个两三块钱一斤的东西,等到了冬天不说卖个十块20块的卖个七八块钱应该可以吧?”

“而且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冬天,我能收获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多。”

“到时,可以直接批发给别人,甚至自己开个店往外卖。”

“一年的时间,20倍的增幅,再加上冬天价钱的提高,那可就不只是20倍,有可能变成40倍,80倍甚至100倍。”

“我这一年赶山,若是能够赚个5000元,那就相当于赚了50万。”

“若是赚的更多,那么收获的也会更多。”

“哪怕只有50万,也足够让我完成买房计划了。”

他是越想越兴奋,就在这时,母亲喊他吃饭,他也就不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