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蛤蟆籽
- 重生九六,东北山村的悠闲人生
- 人间老六
- 2032字
- 2025-03-11 07:48:52
王新伟所在的村落是位于东北辽东省水洞市八卦县下面的一个村子,名为大山村。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村子里面有很多的大山,据说翻过好多个山头才能够遇到其他的人。
上辈子也是后来说要建狩猎场,将村子里的路向山里面修了好远,哪怕如此,开车到马路尽头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然后再想从尽头处翻山到有人居住的地方,还需要接近三天呢。
所以说大山村的山是真的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每年种完地之后,都是山菜收获的季节。
每当这时候基本没人会出去打工,因为只是上山采集野菜,这一个月就能够赚不少钱。
但是除了野菜之外,还有一个挣钱的方法,那就是捡蛤蟆籽(蛤蟆卵,)。
“还好我有赶山空间,不然的话这几摊蛤蟆籽我可就只能放弃了。”
蛤蟆每年春天产籽之后,就会跑到附近的山上。
蛤蟆籽在水中孵化之后变成小蝌蚪,最后变成小蛤蟆也会上山。
因为大山村本身就是山区的原因,所以这山里面也有多条河水,而这些河套就会被个人包,用于养蛤蟆。
不只是大山村,周边的其他村子还有县里面一些三多的村子都会有人承包养蛤蟆,所以收蛤蟆籽的每年都很多。
而且就这么拳头大小左右的一摊蛤蟆籽就能够卖五毛钱。
而出现在王新伟眼前,这水泡中的蛤蟆子足足有七摊之多。
王新伟弯下腰,小心翼翼的用手将其中一摊捧起来。
下一秒就出现在了空间之内。
同时,空间中的蛤蟆籽的数量,也变成了21。
“果然也可以,一下就赚10多元,这好机会可不能放过。”
王新伟接连出手,将所有的蛤蟆籽都收入空间内。
“38块5就这么到手了,看来明天早上要早点起来,不然的话,这蛤蟆籽就都被别人捡走了。”
“山菜留在空间之中,留着以后增值再卖,但是蛤蟆籽,我没记错的话,十年后也就价值一块钱,留着完全没意义,多卖一些也多赚点钱,而且卖给同村的人,今后村里蛤蟆多了,我又能去抓蛤蟆!”
“不错,不错,就这么办。”
村里面可有不少孩子,甚至有一些比他还大的人都会起早去捡蛤蟆籽,毕竟若是捡的多了,就相当于一天的工资呢。
“只可惜现在很多蛤蟆都已经产籽完成,不然的话我还能多收获点。”
虽然有些可惜,但是王新伟却很满足。
重活一次还没有成为接盘侠,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让我看看这附近还有没有了,既然这里没有被发现,那么这附近就应该没有人来。”
王新伟又在周围转了转,接下来还真让他发现了几个小水泡并且在里面还找到了13摊蛤蟆籽。
“一共20摊,二十倍增幅,那就是400摊啊!”
“一下卖出去这么多可不行。看来今天只能先卖一百摊了。”
王新伟也不再停留,看了一下方向,找到了回家的路,他就穿过林子来到了林中的一条小道。
快步的往家中走去。
只不过看到前面有房子了,他就把袋子拿出来向袋子里面放了三斤左右的猴腿。
王新伟家所住的地方处于林场的中心位置。
之前种地所在的方向是在林场的下方。
而他刚刚出来的位置是属于林场的中上方。
因为经常有人走动的原因,所以林场进入河套或者去地里都有很多条小路。
他说出来的小路两旁就已经开始有人家。
这个时间正是大多数人种完地回来的时候,一路上和村子里的人打着招呼,慢慢的就感觉自己再次融入到了这个时代。
特别是现在五一假期还没结束,所以一些上学的孩子也都在家,看到他拿着袋子都好奇的上前询问,知道猴腿长出来了,一个个的都准备上山。
哪怕有些孩子也不过就七八岁,却都想着上山赚钱。
“难怪几十年后,还有很多人怀念现在的,重新回到这个时代的感觉真好啊。”
心中感慨着,王新伟已经来到了家门口。
推开木门,看着自己家的泥房,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正是家里最难的那几年。
父母前几年和爷爷奶奶,大伯他们分家之后,什么也没分到不说,还分了3000元的债务。
哪怕这几年一家人已经足够努力了,可是还差了500没还上。
也正是因为家里欠债的原因,自己才不得不找门路联系上了收山野菜的公司,从去年开始收山菜。
也是因为去年收菜,才还上了1000多,今年如果不出意外,就会把钱都还上。
之后好像是过了五六年,才重新买了一个二手的砖瓦房吧。
一想到买房子的事,王新伟就想到了自己后来一无所有,被气死的画面,瞬间不再多想。
拉开木门进入房间之内。
门的两边是两个灶台,再往里面看,右手边还有一个灶台。
回忆浮现脑海。
这个年代,一般家里的房子都和自己家这种差不多。
位于东边的主屋,两边都是炕,而另外一个屋子只有一铺炕。
自己家刚刚搬到这个房子的时候,就是这个格局。
所以现在的家里严格来说是中间一个大厅。
靠近中间的位置有两扇门,能够进入东屋和西屋。
东屋左右两铺炕。
西屋的后面也有一扇门,打开门之后是占据西边1/5左右的空间。
这里就是家里的厨房。
父母住在东屋。
而自己一个人住在西屋。
打开门就看到母亲正在做饭,王新伟将袋子往旁边一放,就去拿水桶。
“妈,这是我刚刚采的猴腿,你给炒一下吧,我刚刚看到了几摊蛤蟆籽,等下去剪了之后就去老肖家卖了,要是回来晚了,你给我留点菜就行。”
“知道了,你赶紧去吧,别被别人捡去了。”
母亲头也不抬的说道。
王新伟出门之后将两个水桶放在扁担上,然后就挑着扁担向河套走去,谁知道他刚走出没几步,就再次看到了王新安。
“小伟?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是去挑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