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迎接省亲

元妃省亲在贾府和皇帝的关系中,起到了一个关键但并非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元春升为贵妃只是拉近了贾府和皇帝的关系,提高了贾府的地位,非但没有改变贾府对皇权的依赖性,反而强化了贾府这种世袭的依赖性。

一日,正是贾政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祝贺,热闹非常。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吓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报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赖大禀道:“小的们只在临敬门外伺候,里头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后来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来老爷出来,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爷又往东宫去了,速请老太太领众去谢恩。”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93]

元春省亲是她晋封贵妃之后的第一次回家,也是唯一一次。元妃省亲的直接结果就是建造大观园。客观意义上,大观园就是皇宫和贾府之间的交界地带。其实,也不妨将大观园视作皇宫的正当扩展,即皇家的后花园。因为,皇帝的足迹已经实实在在地延伸到了贾府。正因如此,“大观园之筹建,便完全是贾府站在‘君/臣’的臣子的立场,以相应于皇室的排场规模来做考量的”。[94]

建造大观园的费用似乎是贾府所出。令人惊奇的是,盖造这么大一个园子,包括选址、规划、购置材料,不到一年就全部竣工。即便不算为园子购买戏班等费用,修建大观园的费用也必定极为可观。如果都是贾府自己掏腰包,那一定会令贾府财政相当紧张。从书中描述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元妃省亲结束,“荣宁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又将园中一应陈设动用之物,收拾了两三天方完”。[95]后来宁府更是埋怨“这二年那一年不赔出几千两银子来?”其实就是因为省亲而花销的。所以,贾蓉才会对庄头乌进孝发牢骚说:“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省回亲,只怕就净穷了!”贾珍也笑着说:“所以他们庄家人老实,‘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了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96]宁荣二府的关系是,分而不离。两家虽在一块祭祀祖宗,共奉贾母为老祖宗,平时礼仪往来也很频繁,但两家毕竟有各自的经济来源和财政系统,两家各有各的庄子。这说明,元妃虽出自贾府,但就宁荣二府内部来说,终究还有亲疏远近。所以,这次盖省亲园子,大部分的钱肯定由荣府所出。即便如此,贾珍父子还是叫苦连连。可见花销之大。[97]

尽管如此,元妃省亲毕竟是皇帝的旷世恩典。[98]

凤姐笑道:“可见当今的隆恩。历来听书看戏,古时候从来未有的。”赵嬷嬷又接口道:“可是呢。我也老糊涂了!我听见上上下下吵嚷了这些日子,什么省亲不省亲,我也不理论他去。如今又说省亲,到底是怎么个原故?”贾琏道:“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儿女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上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修盖省亲的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99]

至于接待省亲的整个准备和安排,由贾政夫妇主持操办,最后由贾母定夺。

王夫人等日日忙乱,直到十月将近,幸皆全备。各处监管都交清账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采办鸟雀的,自仙鹤、孔雀以及鹿、兔、鸡、鹅等类悉已买全,交于园中各处像景饲养;贾蔷那边也演出二十出杂戏来;小尼姑、道姑也都学会了几卷经咒。贾政方略心中宽畅。又请贾母等进园,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于是贾政方择日题本。本上之日,奉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贾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一发日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