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归家

这次回家,陈远航没有去坐拖拉机。

因为他带了3箱药品,很多都是注射液,拖拉机太颠簸,回去后肯定有烂的。

他带着外甥阿东,特意等了一条长尾岛上来乡里的卖鱼船,蹭船回到了长尾岛。

渔船回岛,要顺着河流往东南走,进入海域之后再北上,绕了一个大弯,要多走一个半小时。

等回到岛上,就已经快天黑了。

“太婆,太婆~~”小外甥眼神不错,船还没靠岸,就看到了阿嬷在码头上站着。

阿嬷也看到了陈远航他们,冲他们挥了挥手。

老太太估计等了一天了,即使轮渡停了,她还在码头上等着。

昨天早上走的时候,告诉过她们自己今天回来。

等船靠岸,陈远航赶紧脱了自己的上衣,披到阿嬷身上:“阿嬷,风好大,你怎么还在这等着?”

“我在家没啥事,就过来看看!阿东,你咋来了?”她又往船上看看:“你娘呢?”

“太婆,我娘没来!”阿东奶声奶气地答道。

“你娘没来,你来干啥?谁照顾你啊?”阿嬷有些不太高兴。

陈远航忙说:“我让他过来的,我在家事不多带带他,阿东也大了,不用怎么照顾,放在岛上随便他跑呗!”

阿嬷听到陈远航这么说,才对着阿东说道:“瞧你舅舅对你多好,长大了一定要孝顺舅舅!”

“太婆,我最喜欢舅舅了!舅舅还给我……”

陈远航一把捂住了他的嘴,这事可不能说给阿嬷听,老太太一向重男轻女,要是知道还给外孙子阿东买礼物,非得唠叨他半天不可。

“阿嬷,你去拉架子车,我先把药和大姐送的东西搬下来!”

幸好天黑了,海风也大,阿嬷可能没听太清,再加上大姐送的鱼和肉,也算是封住了老太太的嘴。

陈远航在前拉着架子车,阿嬷牵着阿东的手跟在后面,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

从码头到家还有5里地,足足走了40分钟。

这也是陈远航不太适应的地方,交通实在不方便,去哪儿都要用双腿量,自行车都是稀罕物。

哪像40多年后,岛上修起了宽阔的大马路,公交车10分钟一趟围着岛转,虽然也可以开汽车,但老头老太太们最喜欢的还是老头乐电动车。

老娘也在门口翘首以盼,见到陈远航回来,连忙迎上来接过陈远航的架子车把。

别看就拉了3箱药品,走到半路阿东走不动了,又把他放在了车上,还有大姐送的东西,总共百十来斤,可硬生生地把陈远航的两只胳膊给拉的没了知觉。

有的人没拉过那种架子车,真的,没有一定臂力的人,拉着空车就很吃力,特别是走远路。

“外婆~~”阿东又甜甜地叫人。

“哎呀,我都没看到这还坐着一个人呢,是阿东啊,你怎么来了?”老娘对自己的外孙子就亲热多了,还抱起他亲了亲。

“外婆,我和舅舅一起来的……”

陈远航:“我带他过来住一段时间!”

老娘:“行啊,你忙,平时我带着他就行了!”

老娘去邻居家还架子车去了,阿嬷去端饭,陈远航带着阿东洗手准备吃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陈远航把家里的钱都清空了,老娘也没钱买肉,大多都是海鲜,外加自家菜园里种的青菜。

不过,海鲜也就是阿嬷婆媳俩赶海赶来的,不是什么值钱的海鲜,蛤蜊、蛏子、虾姑、跳跳鱼之类的。

他对吃的也不怎么挑,重活一世,反倒是对这种粗茶淡饭更加青睐。

不过,阿嬷和老娘的身体太瘦了,应该还有些贫血,她们急需要补充蛋白质。

还是要搞点钱,先把家庭生活改善一下再说。

晚上,他躺在床上,开始想怎么搞钱,还没想出来头绪,就睡着了。

在外面跑了一天,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他刚打开门,就见到老林叔在门口等着了。

陈远航的家不小,前面临街有三间房屋,集诊室、输液室、治疗室等于一体,以前是父亲陈学文坐诊治病的地方。

从后门进去,是一个小院。

西边是院墙,院墙边上栽种着一棵琵琶树,此刻已经挂上了淡黄色的小花。

清冷的甜香忽浓忽淡,仿佛是冰糖在陶罐里缓慢结晶的气息。

东边是两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用作杂物室。

正房坐北朝南,也是三间房,一间当做客厅兼餐厅,阿嬷占一间,老娘占一间。

陈远航带着阿东住在前面临街诊室里。

至于小妹,哪里会有她单独的房间,她回来后都是和阿嬷住一起。

“林叔,快进来!你咋了?”见是老林叔,陈远航连忙招呼道,还以为老林叔的风湿病又犯了。

“小陈大夫,我来给你送个好东西!”

好东西?

陈远航定睛一瞅,老林叔手里拿的竟然是一根海钓竿!

嗨,还别说,真是想啥就来啥,昨天晚上睡觉前他还在想是不是出去钓鱼挣点钱呢。

前世,自己也算是个资深钓鱼佬,闲暇时,就被那些医药代表拉到海上钓鱼,虽说技术不是顶尖,但估计也超过了大部分钓鱼佬。

因为有医药公司聘请的专业人士对他进行指导,他的技术进步很快。

好像,自己前世留下来的特长,除了做手术、当领导,好像就只剩下钓鱼了。

自己生活在海边,有这个便利,而且1980年代海里的鱼也比十几二十几年后要多,不说多挣,一天能挣个几块十几块钱就不错。

想法很好,唯一的困难就是没有工具,这个时候的海钓竿可不便宜,便宜的也要几十块,贵一些的能到上百块。

至于进口的,不敢想,不敢想……

他有些欣喜地接过来老林叔手里的这根钓竿,一看就是进口的,墨绿涂装的竿身上,“Shimano“的日文标签分外显眼。

这根可伸缩的钓竿也非常简单,前端有4个陶瓷的导环,后端一个手摇轮,还是塑料的。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99.99%的钓鱼佬来说,这个钓竿已经算是高端装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