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黄淳浩是研究创造社尤其是郭沫若的专家,除参与编辑《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和撰写《郭沫若年谱长编》部分章节外,自身还有多部著作先后问世:《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创造社通观》《郭沫若书信集》《〈文艺论集〉汇校本》。现在的这本《创造社漫论》,是在他撰写或编辑上述书籍的过程中陆续写就的,差不多都在报刊上发表过,有的曾收入《中华文学通史》或有关郭沫若的论集中。现在他集中起来,辑录成一本论文集并以《创造社漫论》作为书名,既是他以往研究创造社和郭沫若的延伸,又可视为已经出版的几部专著的补充。如果说专著是“面”的铺陈,而收入本书的这些文章则是若干“点”的深入甚或突破,“点”与“面”结合,相得益彰,呈献于读者面前的就是完整而非零碎的创造社,是本来面目而非被人故意抹黑的郭沫若了,这无疑是黄淳浩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创造社是“五四”以后最早成立的新文学团体之一,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为其主要创始人。在中外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也是两大文艺思潮与流派。也许是由于社会与历史原因,在多灾多难的近现代中国,反映现实生活与斗争的现实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浪漫主义则相对被忽视、冷落,甚至受到批判与抵制。而创造社尤其是郭沫若、郁达夫高擎的正是浪漫主义大旗,虽然一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不过慑于压力,郭沫若在很长时期都羞于谈论浪漫主义,直到毛泽东提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后,郭沫若才怀着欣喜的心情,公开承认“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黄淳浩研究郭沫若,研究创造社,动机之一就是为高擎浪漫主义旗帜的郭沫若和创造社“正名”,以他们的作品和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创造社“从鼓励多元发展到独尊普罗文学”的历史演变轨迹,充分论证了郭沫若和创造社以及浪漫主义对新文学的重要贡献,纠正了过去强加给创造社和郭沫若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误解。几本专著,加上这本论文集,可以说黄淳浩的上述目的达到了,这也是新时期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拨乱反正”的一个思想成果。

黄淳浩对创造社和郭沫若的研究,是有创新精神的。比如关于创造社的分期,过去一般分为前期和后期,黄淳浩多方搜集史料并加以分析比较,提出创造社应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并把创造社成立的时间准确地定位在1921年6月8日,这些既是黄淳浩对史料的订正,也是他的创见,现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同。

近年来,由于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出现了否定革命与进步作家,否定革命与进步文学的不良倾向,郭沫若首当其冲,遭到许多诋毁、攻击与谩骂。黄淳浩对此进行了驳斥,指出“评价郭沫若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并且要“以平常心多元开放地研究郭沫若”。他在有关的文章中就此做了专门的论述,所提出的观点不仅正确而且说服力很强,受到众多学人的重视与好评。

黄淳浩曾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多年,熟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所以在他研究创造社和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和文章中,不时闪现出理论思维的火花。本书“概论篇”以及《郭沫若的革命文学论刍议》《“艺术没有不和人生生关系的事情”》《成仿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文章,就能常常见到黄淳浩理论思维的闪光点。

任何立论都必须建立在丰富、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黄淳浩十分重视材料的收集、辨别、取舍和运用。他在《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注意版本》一文中,强调现代文学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一样,也需要注意版本——同一作家同一作品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版本,从中研究作家思想与风格的变化。樊骏先生将这门新兴的学问称为“现代版本学”。黄淳浩多方搜集到的郭沫若的634封书信,据他在《〈郭沫若书信集〉编后》一文中自述有两大困难,一是难以搜集,二是不易整理,但他终于克服了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书信集》上下两册,早已成为郭沫若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我特别注意到了《一封珍贵的早期书信》,其中黄淳浩记述了他怎样寻找发表在《学艺》杂志上的郭沫若1921年1月24日致张资平的一封重要书信,无奈跑了院内院外好几家大图书馆都没有找到,最后好不容易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当时,那高兴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但更大的兴奋还是阅读了这封得之不易的信函之后,因为我发现,这是一封极有史料价值的书信,无论对于研究郭沫若的思想、生活、创作和著述,都是极为重要、极有意义的。”这封信收入《郭沫若书信集》上册,现在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读到它,这要归功于黄淳浩当初付出的诸多辛劳!

创造社是一个作家群体,本书除重点探讨了郭沫若的思想与创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评析郁达夫的创作成就及其艺术特色,论述成仿吾的文艺观点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他如邓均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陶晶孙,周全平、倪贻德、淦女士(冯沅君)、穆木天、王独清、柯仲平、黄药眠、叶灵凤、阳翰笙、龚冰庐等人,也都一一做了简要的评介,涉及面如此之广诚属不易,非学识渊博者不能为之。至于他对郭沫若名诗的鉴赏,对郁达夫作品风格的探析,则说明黄淳浩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桑逢康

2017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