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服药怎么可能无效

六个字,精准总结。

老徐自然是听懂的,一脸喜色的看向了王启。

可不过一瞬,老徐的表情就又变得迟疑了。

“小王医生,你确定能根治?我这病,可是找老中医看过的,那人胡子都白了,还没给我治好,你……”

王启有些无奈。

他这年龄真的是硬伤,尤其是在中医这一行里。不了解的患者,其实对中医医术的判断方式也就是看年龄。

胡子白了的,天然就比他这种小年轻看起来更靠谱一些。

柜台

林江没憋住,直接笑出了声。

他虽然在柜台,但是却一直都在关注王启这边,两边距离也不远,患者说的话,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老徐看向林江,眼神一亮。

这人年龄看起来应该是在五十岁左右,虽说没有他之前看的那位老中医的年纪大,但比起面前的这位小王医生,无疑更靠谱些。

“兄弟,你能不能也帮我看下,你这年纪看起来,医术应该还行!”

林江想也不想,直接摆手。

开什么玩笑,他的医术可上不得台面,要是上手给患者治疗,那效果就跟开盲盒似的,运气好了,没啥事。运气不好了,仁济堂都得赔进去。

“老徐!”

林江没出柜台,直接道:“年龄可不代表医术!要是你面前的小王医生都给你治不好,咱们阳城估计也没人有这个本事了。”

“……”

听着林江对王启的评价,老徐沉默了。

这评价,已经震撼到他了。

身子一颤,眩晕感又加重了些,天旋地转的,就连天花板好像都要砸在自己的头上。

老徐忍着恶心,又将身子靠在了墙上,缓解着眩晕感。

“小王医生,我这病到底该怎么治啊?”

王启理了理自己的思绪。

刚才发生的一切虽说时间不长,但患者的打岔还是扰乱了他的诊治思路。

片刻后,王启沉声开口。

“老徐,其实我刚才问你是否口苦,就是为了搞清你的病机所在。”

“前医诊治,你是风痰作眩,但风痰,并无口苦心烦之症,且风痰者,舌苔厚腻,与你的舌象并不相符,所以你的病症绝非风痰。”

说到此处,王启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接着道:“你之病症,如口苦、目眩、心烦、呕吐等,皆是少阳病的核心主症”

“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郁滞,久而化火。”

“而且你舌红苔白,脉弦滑,弦主肝胆、滑主痰湿,舌红苔白,乃是痰湿并未完全化热。肝胆郁热,痰湿内蕴,气机不畅。”

“前医治以息风化痰之方,不但不能疏解少阳,反而因为药物辛燥,损伤卫气,营卫失和,风袭表虚。”

“这也是你为什么吃了息风化痰的药之后会出现出汗,以及恶风的原因。”

老徐眼神迷茫,这些他自然是听不懂的。

不过,见王启能把自己的病情分析的头头是道,就连前医的错误之处也明确说出后,他还是对王启多了些信任。

“小王医生,我有些不太明白!”

老徐迟疑了一小会,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以前吃的那息风化痰的药也没事啊?怎么就这回就严重了,还出现了新的症状?”

王启本想从专业的角度给老徐分析,但是转念一想,最终还是用了大白话来给他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你之前吃药,身体还能受的住药效,不会出现什么严重反应,但是吃的多了以后,身体扛不住了,自然会出现一些反应。”

“这也是你的身体在给你提示,说明这药对自身是有害的。”

老徐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解释他是真的听懂了。

“这不就是你们年轻人说的,血条耗光了吗?”老徐总结道。

王启诧异的看了老徐一眼,他是真没想到,老徐居然还知道血条!

“差不多吧!”

王启随口附和,而后又继续说道:“《伤寒论》有言,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

“但你之前误用了息风化痰之药,导致卫气受损,不能固表,出现出汗,恶风之太阳表虚证,所以还需加桂枝汤。”

“桂枝辛温,可通达阳气,可辅助柴胡疏解少阳。”

“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胆和胃。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温通阳气。”

“如此,你的病证自然可以痊愈!”

老徐盯着王启,眼中的信任逐渐增多。

他是听不懂那些专业名词,但是王启现在表现出的专业感,却让他很是放心。

当初他看的那老中医就没这种感觉,就简单把了一下脉,看了下舌象,拢共就花了五六分钟,然后什么解释也没有,就直接给自己开药了。

不像这位小王医生,还这么认真的给自己解释了一遍。

“小王医生,那我这个病要多久才能治好?这调理下来不会需要好几个月吧?”老徐有些担心的问道。

王启笑着,给老徐宽了宽心。

“放心吧,老徐,你这病要不了那么久!我保证三剂药,症状大减,六剂药,彻底痊愈!绝不复发!”

老徐惊喜莫名。

三剂药,六剂药,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了。

他还以为这位小王医生要给自己开十几剂药调理呢,没想到,顶多六剂就可以痊愈了!

王启冲着柜台喊了起来。

“江哥,开方!”

“方为柴胡桂枝汤加减,药用柴胡、黄岑……”

林江已经进了药房抓药了,熟练的很。

“家里可以煎药吗?”王启问道。

“可以煎,我之前就专门买的砂锅煎药。”

王启想了想,点头道:“那行,那就第一剂药在诊所煎,你顺便一喝,也能减轻点症状,舒服一点。至于其他的药,你就自己拿回家煎。”

“啊?不是说第三剂药才能减轻症状吗?”老徐奇怪的看了看王启,问道。

王启哈哈一笑,解释道:“三剂药,是症状大减。你这第一剂药喝下肚,虽说没有三剂药下肚的效果大,但总归是也有些效果的。”

老徐看着王启的眼神都变了,他就没见过这么自信的中医。

不是都说中医是慢郎中,什么病都需要调理吗?可这小王医生怎么跟别的医生不一样,居然敢说第一剂药就有效果。

“你不怕我当场喝完没效果,找你麻烦吗?”

王启看了老徐一眼,自信道:“辩证以明,病机以知,我据此开方,服药怎么可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