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情债难偿
- 穿越时空的诗心:与李白同行
- 梅临溪
- 2187字
- 2025-03-29 08:47:23
长安城的春日,本该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时节,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然而,李白因被怀疑与杨贵妃有不轨行为而被关押在大牢一事,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宫廷内外激起层层波澜,让这明媚的春日也染上了一丝肃杀的气息。
皇宫内,御花园中的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粉色、白色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雪花般纷纷飘落。花丛间,彩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作响,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唐玄宗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烦躁。杨贵妃则站在一旁,神色忧虑,时不时望向唐玄宗,试图为李白求情。
“陛下,李学士才华横溢,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定是遭人陷害,还望陛下明察。”杨贵妃再次轻声说道。
唐玄宗冷哼一声,说道:“爱妃,那日宦官亲眼所见,李白与你在沉香亭畔举止亲密,言语暧昧,这又作何解释?”
杨贵妃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那日我不过是请李学士为牡丹花赋诗,我们谈论的皆是诗词之事,并无任何不轨行为。李学士的诗才,陛下也是知道的,他一心只为陛下效力,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唐玄宗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白的才华,也一直颇为赏识他。但此次事件,让他心中的疑虑难以消除。就在这时,张垍匆匆走进大殿,跪地行礼后,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唐玄宗抬眼望去,问道:“张卿,所奏何事?”
张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李白在民间广结党羽,意图谋反。此次与杨贵妃娘娘私会,恐怕也是他阴谋的一部分。”
杨贵妃听后,脸色大变,愤怒地说道:“张垍,你休要血口喷人!李学士为人正直,怎会做出这等事?你分明是嫉妒李学士的才华,故意陷害他。”
张垍心中一慌,但仍强装镇定,说道:“娘娘,臣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陛下可派人前去调查,若臣有半句假话,甘愿受罚。”
唐玄宗脸色阴沉,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朕再斟酌一番。”
与此同时,在大牢中,李白被囚禁在狭小的牢房里。阴暗潮湿的环境让他浑身难受,身上的枷锁沉重无比,每动一下,都发出刺耳的声响。牢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混合着血腥气,让人作呕。李白坐在冰冷的石板上,心中犹如翻江倒海。
“我李白一心报国,满腔热血,却为何遭此横祸?”李白在心中呐喊着,“那日在沉香亭畔,我不过是应贵妃之邀,畅谈诗词,以赞牡丹之美,这又何错之有?张垍啊张垍,你竟如此卑鄙,为了陷害我,不惜编造谎言,伪造证据,置我于死地。”
想到这里,李白不禁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难道我李白的一生,就要葬送在这小人之手?我还有满腔抱负未展,还有无数诗词未写,我不甘心!”他的眼中闪烁着愤怒与不甘的光芒。
“李公子,你受苦了。”李教授带着食物和水,在狱卒的带领下,来到了李白的牢房前。
李白抬起头,看到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李兄,没想到你还来看我。这几日,辛苦你了。”
李教授看着李白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心疼:“李公子,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去。贺知章大人、杜甫大人他们也在四处奔走,为你收集证据,证明你的清白。”
李白苦笑着摇摇头:“这张垍处心积虑陷害我,想要证明我的清白,谈何容易。此次若不是杨贵妃娘娘为我求情,恐怕我早已性命不保。”
李教授说道:“李公子,你与杨贵妃娘娘究竟是怎么回事?张垍为何会抓住这点不放,大做文章?”
李白将那日在沉香亭畔与杨贵妃谈论诗词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说道:“我与杨贵妃娘娘只是纯粹的诗词交流,并无任何不轨之心。没想到张垍竟以此为借口,污蔑我与娘娘有私情,还说我意图谋反。”
李教授听后,皱起眉头,说道:“张垍这招太狠了,他这是要置你于死地啊。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揭露他的阴谋。”
就在这时,一名狱卒匆匆跑来,对李教授说道:“大人,外面有人找您。”
李教授告别李白,跟着狱卒走出大牢。只见贺知章和杜甫站在大牢外,脸色凝重。
“李教授,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张垍为了坐实李白的罪名,伪造了一些书信,说是李白与反贼往来的证据。”贺知章焦急地说道。
李教授听后,心中一惊:“这张垍真是不择手段。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拆穿他的阴谋。”
杜甫沉思片刻,说道:“我听说张垍有个贴身侍卫,对他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或许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入手,找到证据。”
众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由杜甫出面,设法接近张垍的贴身侍卫,套取证据。杜甫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人脉,很快便找到了张垍的贴身侍卫,并与他结识。经过一番交谈,杜甫得知了张垍伪造证据的真相。
与此同时,李教授和贺知章则在宫廷内外四处奔走,向一些正直的大臣说明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在众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张垍的动机,对李白的遭遇表示同情。
几日后,在一次早朝上,贺知章挺身而出,向唐玄宗呈上了杜甫收集到的证据,揭露了张垍伪造证据、陷害李白的阴谋。唐玄宗听后,勃然大怒,下令严查此事。经过一番调查,张垍的罪行被坐实。
唐玄宗下令将张垍打入大牢,同时释放李白。李白走出大牢,重见天日,心中感慨万千。“终于洗清了冤屈,但经此一役,宫廷的黑暗与人心的险恶,让我深感疲惫。”李白在心中暗自思忖,“我与杨贵妃之间的交集,虽无半点逾矩,却还是给我带来了这场灾祸。这宫廷之中,真的是我施展抱负的地方吗?”
回到翰林院后,李白时常独自坐在庭院中,望着天空发呆。李教授看着李白落寞的身影,心中明白,这场风波虽然过去了,但却在李白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而此时,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仍在继续,新的危机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