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我倒要看看这玩意儿好不好使
- 那年搞军工,我的无人机卖爆了
- 绘梨衣的猫
- 2029字
- 2025-04-16 09:38:09
“将军阁下,我们理解您的疑虑。”哈里森迎着冯振国的目光,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我们对情报来源进行了反复核实。我们截获了苏联驻河内大使馆与莫斯科之间的部分加密通讯,同时也掌握了苏联军事顾问在越南军队中活动日益频繁的证据。”
“此外,近期有大批苏制武器装备,包括一些型号较新的步兵武器和通讯设备,正通过海路和陆路源源不断地运抵越南。”
“我们相信,毛熊不仅为越南提供了武器和经济援助,还在战术层面给予了指导,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了某些行动的策划。”
“他们试图将越南打造成东南亚对抗龙国的桥头堡。”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清晰而又刺耳。
在座的所有龙国军官们脸色铁青,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忧虑。
如果鹰酱的情报属实,那么龙国面临的局势将远比预想的要严峻得多。
一个统一后野心膨胀、又得到毛熊全力支持的越南,对龙国南疆的威胁将是巨大的。
这已经不仅仅是边境骚扰的局部问题,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
冯振国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脑海中思绪万千。
朝鲜战争的惨烈画面、珍宝岛冲突的紧张对峙、苏联百万大军压境的沉重压力……一幕幕闪过。
他深知,与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抗,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
龙国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军队装备也亟待更新换代,实在经不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消耗。
但,退缩是不可能的!
龙国人的脊梁,从来没有被任何外敌压垮过!
无论是当年的日本侵略者,还是强大的美帝国主义,都没能让龙国屈服。
如今,面对苏联的战略围堵和越南的嚣张挑衅,他们更没有理由退缩。
“美国朋友的情报,我们会认真研究评估。”
哈里森见状,立刻顺势说道:“将军阁下,考虑到贵军目前在单兵武器方面可能存在的挑战,以及为了更有效地对抗装备苏式AK系列步枪、甚至是我们遗留在越南的M16步枪的越军部队——”
说到被越军缴获的M16,哈里森的声音明显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甚至可以说是咬牙切齿。
显然美国人对此耿耿于怀,视为奇耻大辱。
“——我国总统特别指示,我们可以考虑向贵国出售一批性能可靠的M16自动步枪,以增强贵国边防部队的火力。”
这个提议让会议室里的空气再次微妙起来。
M16!
冯振国心中微微一动。
作为一名老军人,他当然清楚M16的性能。
轻便、精准、射速快,在越南战场上,给越南军队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如果能装备M16,无疑能快速提升部队的单兵作战能力,尤其是在与同样装备苏式或美式自动武器的越军对抗时,不至于在火力上吃亏。
就在冯振国几乎要点头表示可以考虑向上级汇报这个提议时,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几个画面——陈参谋在视察龙阳军工厂的报告中对一种改良型63式步枪赞不绝口的兴奋语气。
以及他那个在科研院所工作的儿子,前几天打电话时也神秘兮兮地提到军工系统似乎搞出了点“新东西”。
言语间同样对此推崇备至……
改良型63式步枪……那个叫姜晨的年轻人……
冯振国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原本即将松口的意向瞬间被压了下去。
是的,M16是好枪,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成熟武器。
但那是美国人的枪。
龙国,难道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捡拾别人的技术吗?
更何况,我们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个可能更适合我们自己士兵、更符合我们国情的方案!
一股强烈的自尊心和对本土军工潜力的期待涌上心头。
几乎就在一念之间,冯振国做出了决定。
他抬起头,脸上恢复了平静,甚至带上了一丝礼貌性的疏远。
“感谢你们提供的信息。关于后续的合作,我们会向中央请示汇报。”
他承认情报的价值,但并未完全放下戒心。
与美国人的合作,必须谨慎,必须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哈里森似乎也明白冯振国的态度,他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将苏联的威胁清晰地摆在龙国高层面前,促使龙国将更多的战略重心放在对抗苏联及其“代理人”身上,这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
“那么,将军阁下,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们先行告辞。”哈里森站起身,礼貌地伸出手。
冯振国也站起身,象征性地与他握了握手,触感冰冷而短暂。
“刘参谋长,替我送送客人。”冯振国吩咐道。
“是!”
刘伟上校应了一声,带着那三名美国人离开了会议室。
随着沉重的木门缓缓关上,会议室里压抑的气氛才稍稍松动了一些。
“司令员,这帮美国佬的话,能信吗?”一名少将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冯振国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落在中苏、中越边境那漫长而曲折的边界线上,久久不语。
“信不信,我们都要做最坏的打算。”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决心,“立刻将美方提供的情报整理上报中央。同时,命令边防部队加强戒备,提高警惕等级。另外……”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地图上代表前线侦察连的位置。
“让李卫国他们尽快部署到越南猴子的必经之路上,小陈不是说有人改良了新型步枪嘛,我倒要看看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使!”
在苏联可能介入的阴影下,任何能够提升部队战斗力、哪怕只是局部战斗力的因素,都变得至关重要。
冯振国想到了那个叫姜晨的年轻人,和他捣鼓出来的那把“新”枪。
或许真的能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扮演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
窗外,天色渐暗,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