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灯下峨眉
- 大明太傅:从童生开始,科举当国
- 方员外
- 2279字
- 2025-04-15 08:37:19
“客官,我没听错吧?连挑十盏灯?那可是要付一百文钱,但凡错一个,后面的钱是不会退还的。”
伙计怕方原一时冲动,忙讲明利害。
方原毫不在乎,他的目的是先声夺人,好插上队,要不然灯笼都被挑完了,还怎么赢得小金鱼?
“我这有一钱银子,若有错处我分文不要,你尽管挑灯就是。”
周围猜灯谜之人,都被方原的骚操作惊住了,还能这么玩?
事到如今,他们倒先看起热闹,毕竟一口气答对十道灯谜,还是一个人,嗯,小景慧自动被忽略,这多少有些狂妄了。
伙计收了银钱,便在小景慧的指指点点下,挑下了十盏形制各异的灯下来,便开始挨次询问。
“字谜: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方原嘿声一笑:“汁字嘛,十三个点,不难点。”
周围的人无不咦了一声,都道这少年答得又快又好,果然有些门道。
第二道灯谜,只听伙计道:“天下太平,猜地名。”
方原不假思索道:“都天下太平了,自然是普安州喽。”
伙计低头一对,果真如此,回道:“客官大才,猜对了。”
小景慧欢呼雀跃,心心念念的金鱼越来越近,让她忍不住喊道:“小叔叔最厉害了。”
方原莞尔一笑:“下一个灯谜。”
“二顾茅庐,猜一诗句。”
“诗句啊,”方原道,“那得想一想了。”
周围人也不禁抓耳挠腮,典故都知道,出师表都写了,三顾茅庐嘛,可刘备第二次请诸葛亮出山,与哪句诗有关,一时还真没人有头绪。
这时方原忽然一笑:“有了,顾茅庐者刘皇叔也,前次已来,今次又至,不就合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
“哎,还真是!贴切得紧。”
伙计服气道:“又猜对了。”
后边几道各有难度,可都被方原一一答出,直到第十个灯谜,难度陡然大增。
只听伙计道:“何为信,猜一圣人之言。”
还在围观之人,纷纷摇头,且不提圣人之言何其多,单这谜面一句何为信,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果然造价昂贵的金鱼注水灯,不是那般好拿的。
方原原本也是一头雾水,让猜圣人之言也太过空泛了,还得着眼于谜面本身的玄机。
这时小景慧摇着方原的手臂,高兴道:“小叔叔,这个信字娘亲教过我,我会写,一旁是人,一旁是言。”
“景慧说的对,人言合起来就是…”说到此处,方原忽然灵光一闪,喜道,“这小金鱼还真该你拿。”
“我知道谜底了!”方原胸有成竹道,“谜面着眼于信字,而信字由人与言组成,少了任何一半都不能成信!子曾曰: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所以谜底便是:不失人,亦不失言!”
周围人听到如此精彩的解答,不禁爆发出喝彩声,少年人的才情真是令人钦佩!
伙计恭喜道:“客官答对了,银钱退还给您,请登高台!”
方原谢过,抱起小景慧,便在伙计的指引下,一步步踏着台阶而上。
原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哪知对向一侧也走过两人,与他几乎同时登上高台。
方原打量那两人,只见其中一男子,身量高大,星眉剑目,相貌英俊,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
另一人是个少年郎,他头戴逍遥巾,一身宽袍大袖,但身材娇柔而修长,秀色难掩,其青眉如黛,眸若星辰,嘴唇嫣红丰盈,鼻子小巧而挺直,仿佛是一朵精致的花蕾,借着灯火映衬,脸颊也愈发白嫩,细腻,就像画中人一样不可方物。
方原心中一突,那身形娇柔之人,不会是个女郎吧?
方原在打量对方,对方也在瞧他。
那少年郎眼眸一亮,转头对那男子一番耳语,那男子脸上尽显玩味,盯着方原又是一番审视,也不知是何意思。
台上的老掌柜笑呵呵道:“几位既然同时登台,那便一起看这最后一道灯谜,最先答出者,金鱼注水灯便归谁所有。”
方原自然无异议,那高大男子温润如玉,微笑道:“掌柜请出示灯谜吧。”
老掌柜取下金鱼注水灯,展开红布条,讶然一笑:“这谜面倒是有趣,猜一人名: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台下人群哗然,拿《尚书》中的句子,让猜人名,最后的灯谜也太出人意表了吧!
众人不禁都陷入沉思,随后又纷纷摇头苦笑,完全猜不出来,看着台上两方人暂无动静,都道,怕是今夜无人能赢取金鱼注水灯了。
方存义为方原捏了把汗,高喊道:“叔,你一定要赢啊!”
方原冲方存义一笑,他心里已有计较,正要出声回答,却被那高大男子抢先一步:“掌柜的,在下已有答案。”
一旁的娇柔少年冲方原道:“这位公子,可是也有了答案?”
低沉的声音传入方原耳朵,明显能感受到声调是刻意压低了。
方原淡然一笑:“是在下晚了一步,贵介先请。”
老掌柜笑道:“两位公子既然已有答案,那便请说出谜底。”
那高大男子道:“此句为武丁任命傅说为相时的比喻,将治国比作烹饪,盐和梅都是调味之必需品,指代的便是傅说,因此谜底也只能是傅说。”
老掌柜还未言语,方原却先皱眉摇头,这个答案和自己的不同,那男子明显被谜面干扰了。
娇柔少年似乎总盯着方原,见方原摇头,忙道:“这位公子为何摇头,难道家兄所言有差?”
老掌柜也看向方原,看样子也想听听方原的谜底。
方原放下小景慧,拱手道:“令兄所言自然无讹,不过嘛,解在此处便不合时宜。”
“哦?”
娇柔少年美眸一转,望了一眼自己的兄长。
高大男子回礼道:“敢问尊驾高见。”
方原摆手道:“高见不敢当,只是老掌柜的灯谜虽取自《尚书·说命下》,却是故布疑阵,实际与原文主旨毫不相干。”
老掌柜笑道:“如此说来,公子心中已有正确的谜底了?”
方原微微一笑:“其实只要不往说命上联想,答案便呼之欲出,羹汤利于吞咽,于何有益?牙也!那谜底便是齐桓公之庖厨,易牙。”
周围的人群听方原娓娓道来,都恍然大悟!
别说,还真是!
羹汤不需过多咀嚼,不就是易于牙口?且易牙又是桓公宠爱的厨子,和羹调味,也关联的上啊!
老掌柜对方原行礼道:“公子大才!你的谜底是对的,此灯当归公子所有。”
小景慧高兴地拍手叫好,拿到金鱼注水灯后,小心翼翼抚摸,别提多开心。
高大男子拱手道:“小兄弟才思敏捷,有理有据,在下心服口服!”
娇柔少年却掩口笑道:“能让大兄服输,实在罕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