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涌现:AI时代的思考与探索
- 张亚勤
- 1504字
- 2025-03-31 11:24:36
推荐序二
雷军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张亚勤是我多年的好友,小米和亚勤领导的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结缘于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2021年4月,距AIR成立150多天,小米公益基金会就决定在AIR设立“小米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基金”,资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科研,同时支持电子系、软件学院、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等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建设。
小米为什么做这个决定?在人工智能领域,小米和AIR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在亚勤的带领下,成立仅4年的AIR已成为一家备受瞩目的研究机构,不但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算法开发、系统构建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还通过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探索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快速通路。此外,AIR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为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小米的科技理念是:“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对于人工智能,小米很早就开始坚定布局,从2016年组建第一支视觉AI团队至今,小米人工智能团队已拥有3 000多名工程师。我相信,人工智能是未来的生产力,必然会全面赋能所有行业;人工智能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关键支撑,是人车家全生态的核心基石。因此,人工智能一定是小米长期持续投入的底层赛道。小米愿意与AIR深化交流、合力创新,以科技改变世界、塑造未来。
在科技创新领域创业30多年,我见证过这个时代最杰出、最有远见与底蕴、最具执行力的科学家、政府决策者、商业领袖与创业家,他们为推动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亚勤正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这些年来,很多人都问过我,“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创业时机”。我的感受是,当一些崭新的技术、产品初现雏形时,或者全新的用户需求“小荷才露尖尖角”时,把握创业的机缘,都有更高的乘势而上的概率。当然,不是所有的趋势都马上能够成为巨大的机会,但如果能成大势,那一定早已显现出征兆。亚勤的杰出在于,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征兆。比如,很早之前,他就判定云计算、大数据将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他提出了“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智能+’是‘互联网+’的延伸和下一站”等观点;而且,在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广泛关注之前,他就已率领团队深入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并为从零开始创立的AIR加上了“智能”和“产业”两个限定词。
收到张亚勤先生寄来的书稿时,我非常高兴。这是他在向大家分享他最新的思考与研究成果,我看完后也心有戚戚焉。
这本书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已然成势或即将成势的契机——亚勤对“行业已进入物理智能、数字智能、生物智能相互融合的创新周期”的判断,对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认知与前瞻思考,对自动驾驶车辆即将再度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的预言,都引人入胜、启人深思。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已被人工智能技术波及的产业从业人员,还是暂时处于产业之外、对人工智能感到好奇的普通读者,都可能经由这本书窥见未来世界的一角。
其中关于“数字化3.0”的界定和描述,关于AI技术发展的“3R原则”都非常精彩、引人入胜。同时,我也坚持认为,贯穿软硬件融合、虚拟与物理世界联通的“数字化大一统”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大势所趋;而AI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应当也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从赋予每个人更好、更公平、更有尊严的生活出发,这是科技的正道,更是世界发展的正道。
亚勤和我,不仅是理念上的碰撞与共鸣,更是将理念融入了共同的实践。我和小米的团队一直在持续探索、投入AI的技术与应用,目前我们也正在新一轮的AI发展浪潮中,积极布局,开拓新的篇章。小米愿意与包括AIR在内的国内外优秀研发机构深化交流、合力创新,以科技改变世界、塑造未来。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