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纪律分
- 董卓:我真的只想回凉州
- 斌话
- 3289字
- 2025-04-04 12:00:23
“既然众将大部分决定留在洛阳,那吾等便暂时选择留在洛阳。但事若势不可为,我等也要及时抽身返回凉州。”董卓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缓缓开口。
说完,董卓扫了一眼李儒,看到他得意的模样,心里就来气,于是想了想后。
董卓环视营帐内的众人,提高音量:“诸位,贾先生的能力大家也有目共睹了。吾欲升任贾先生为军师,左军师李儒,右军师贾诩,共同辅佐处理我大军相关事宜,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
李儒脸色微变,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好当众反驳,只是微微皱眉,低头沉思。
“主公如此厚爱,诩必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贾诩上前一步,抱拳行礼。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主公,末将以为,贾先生虽有才能,但毕竟刚到主公麾下不久,这军师之位……”牛辅看了看李儒,又看了看贾诩,犹豫片刻后说道。
“牛辅,贾先生的才能吾等有目共睹,此事就这么定了。”董卓心中不悦,打断牛辅的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主公英明。”董越见状,也不再多说,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甚好,有两位军师共同辅佐主公,我军必能更加强大。”华雄站在一旁,心中暗自佩服董卓的决断,同时也对贾诩多了几分期待。
董卓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好,此事已定。如今我们既已决定留在洛阳,当务之急便是做好应对各方势力的准备。”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也更加沉稳。
“主公,洛阳局势复杂,我们需谨慎行事。末将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控制住洛阳的局势,掌握兵权。”李儒上前一步,说道。
“嗯,李军师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董卓微微点头,看着李儒。
李儒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主公,我们可先派人去打探各方势力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同时,要加强对军队的掌控,确保军队的忠诚。”
董卓听后,再次点头表示认可:“好,就依李军师之计行事。”
说完,董卓的目光转向贾诩:“贾军师,你有何补充?”
“主公,咱们尚未进洛阳城中。”贾诩略微沉思后,上前一步抱拳道,眸光微凝,神色认真地分析起来,“此时当务之急,乃是先稳固城外军营,安顿好将士们的情绪,让他们知晓主公的决策并非儿戏。”
“贾军师所言有理,继续说下去。”董卓手抚下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再者,主公可派一些得力之人,携带礼品,去拜访洛阳周边的世家大族,与他们打好关系,为我军后续进城做好铺垫。”贾诩目光扫过众人,接着道。
“贾军师,你觉得派何人前去较为合适?”董卓微微皱眉,问道。
“李傕将军和郭汜将军为人机敏,可担此重任。”贾诩沉思片刻,说道,转头看向李傕和郭汜,眼中带着些许期许。
“主公,末将愿往!”李傕上前一步,抱拳行礼。
“末将也愿为主公效力!”郭汜紧随其后,抱拳道。
“好,那此事便交予二位将军。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任何疏忽。”董卓满意地点点头。
贾诩待李傕和郭汜应下后,又道:“主公,还有一事,我们需密切关注洛阳城中的动向,尤其是何太后和那两位皇子的情况。”
“贾军师之意是……”董卓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问道。
“如今何进已死,宫中局势必定混乱。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以防有变。”贾诩压低声音。
“贾军师考虑周全,吾等需早做打算。”董卓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主公,末将以为,我们还需加强对自身军队的训练,提高战斗力,以备不时之需。”这时,段煨出列抱拳道。
“段将军所言甚是,军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董卓停下脚步,看向段煨,赞赏道,目光扫过众将,“诸位将军,务必加强对各自部下的训练。”
就在这时,外边跑来一位亲兵,迅速上前禀报道:“主公,大军已整备完成,随时可以出发。”
“出发!”董卓听后,大手一挥,沉声道,率先迈步走出营帐,身后众将纷纷跟上。
然而,当走到一半时,董卓突然想起自己不会骑马呀。心中暗叫不妙,随即灵机一动,装作不经意地一转身,然后哎哟一声,面露痛苦之色,仿佛把腰给闪到了。
“主公,您这是怎么了?”华雄见状,连忙关切地上前询问。
“无妨,许是方才转身急了些,腰有些扭到了。”董卓故作痛苦地摆摆手。
“主公,您不如乘坐马车吧,这样也可稍作歇息,免受奔波之苦。”华雄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贴心地建议道。
“也罢,那便依华将军所言。”董卓心中暗喜,表面上却装作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华雄立刻吩咐亲卫去准备马车。不多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董卓在亲卫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登上马车。
坐在马车上,董卓暗自松了口气,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色,心中不禁感慨,这穿越到董卓身上,还真是状况百出啊。同时又有些担忧,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情况。
马车缓缓前行,董卓在车内闭目养神,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挑开车帘一角,看向车外的大军,只见队伍整齐,士气高昂,心中略微安定了一些。
“主公,您的腰伤可好些了?”此时,李儒骑着马靠近马车,问道。
“无妨,只是些小伤,不碍事。”董卓放下车帘,靠在车内,应道。
“主公,大军行进速度是否需要调整?”李儒点点头,又道。
“按原计划行进便可,无需耽搁。”董卓想了想,说道。
李儒应了一声,便骑马回到队伍前方。
董卓靠在马车上,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生存下去,早日回到凉州逍遥自在。
董卓独自一人端坐在马车之中,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动着扶手。
双眸微眯,心中暗自盘算。这帮家伙,还真以为来洛阳是享清福的不成?
哼,等会儿有你们好受的!到时候,我定要狠狠地整治他们,让他们知晓我的厉害!
各种规矩都给他们立起来,若是有人胆敢违抗,那就别怪我董卓不讲情面,重罚伺候!脸上浮现出一抹狠厉之色。
看他们还怎么能高高兴兴地想着享福!最好到时候一个个都哭着喊着求我带他们回凉州,嘿嘿,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越想越得意,不禁笑出了声,哼哼哼哼的笑声在马车中回荡。
笑得正欢时,突然马车颠簸了一下,董卓一个没坐稳,差点摔倒。他连忙稳住身形,心中暗恼,这马车也太不稳当了。
他定了定神,重新靠好,继续思考着自己的计划。片刻后,董卓挑开车帘一角,看向外面的大军。
只见众将士们正精神抖擞地行军,心中不禁冷笑一声。呵,等会儿就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他放下车帘,手指又开始敲动扶手,嘴里喃喃自语。嗯,得先从纪律抓起,日常训练也得加倍严格……脑海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计划,脸上不时露出狡黠的笑容。
董卓坐在马车中,心中盘算已定,随即吩咐亲卫将贾诩请来。
不多时,贾诩来到马车前,董卓伸手示意他上车。待贾诩上车坐定,董卓便将自己刚才的想法一一道来。
目光严肃地看着贾诩:“贾先生,李儒与这些将士们相处已久,难免会有些情面,有时恐怕难以严格执法。”
顿了顿,接着道,“而先生您新官上任,正好可借此次机会,狠狠烧上三把火,着重强调军纪。”
语气愈发严厉,“在这洛阳城中,严禁欺压百姓、烧杀抢掠以及奸淫掳掠,这三条务必贯彻到底,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动!”
贾诩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听着董卓的吩咐。待董卓说完,他抱拳道:“主公放心,贾某定当竭尽全力,严格执行主公的命令,让全军上下都知晓主公的决心。”
“有贾先生这句话,吾便放心了。”董卓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贾诩的肩膀,目光透过车窗,看向外面的军队,“这些将士们,必须要严加管教,才能在这洛阳城中树立我军的威严。”
“主公,贾某还有一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贾诩目光坚定地看向董卓。
“贾先生但说无妨。”董卓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主公,除了强调这三条禁令,还可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对于遵守军纪的将士们给予表彰和奖励,如此一来,更能激励全军将士遵纪守法。”贾诩略微思索片刻,缓缓道。
“贾先生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去办。”董卓听后,眼睛一亮,不禁赞叹道,心中暗自得意,有了贾诩这员得力谋士,自己的计划定能顺利实施。
“主公英明,贾某定当将此事办好。”贾诩抱拳道。
董卓靠在马车上,心中对未来的安排又多了几分底气。
“贾先生,既然要奖励,那不如这样,给每个军士每天记一点纪律分,若违反规定,便扣除相应分数。日后晋升之时,纪律分高者优先提拔,您觉得如何?”董卓突然灵光一闪,身体前倾,兴致勃勃地对贾诩说道。
“主公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军士们定会更加注重自身纪律,积极争取加分,从而提升整个军队的纪律性。”贾诩眼睛一亮,沉思片刻后,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