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军事
- 三国:我携交州扶季汉
- 为买键盘写小说
- 2184字
- 2025-04-01 20:38:07
士绍之所以如此惊讶,是因为士懿任官的无功县,对交趾郡太过重要:
此县背山面水,农事发达,户口充实;郡县划分虽属九真,地理划分却属交趾,是九真郡进入交趾郡的门户,二者只有一条界河相隔。
度过了界河,往北而行,至抵大山,延绵数百里,皆是平原坦途。
走水路,可沿苟水溯流而上,破苟漏、麊泠、西于,而至交趾郡城龙编;
走陆路,可顺官道北上,破安定、朱鸢、羸娄,而至龙编……
所以不管是为了驰援仲父士懿,平息叛乱,还是防止叛乱糜烂,北上交趾,无功皆是必救之地。
而无功往南便是居风县……
居风县一旦被破,叛军便可能继续北上,攻击士懿所在的无功县。
士绍实在搞不清楚自己父亲,明明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他还在这优哉游哉的考校自己。
旋即他想到了回城之时,关闭的主城门,郡吏对百姓严厉的盘查,原来这些是为应对即将南来叛军的奸细吗?
但是这些蛮夷有这份心计吗?
还有,帮助九真郡平叛,不才是防止叛乱扩大,波及交趾最好的选择吗?
为何自己这便宜父亲却还在这跟自己玩官员养成?
士燮见幼子不解望向自己,他作面露苦涩之态,将手中茶汤放与几上,似难以抉择般询问士绍:
“阿豕觉得为父是否该应你叔父所请,前去救援……”
“自然要去!”
士绍不待父亲将话说完,已是顾不得礼数,将话接了过来,他一脸严肃:
“阿父何故犹豫……”
士燮听罢,眸中亮色闪动,却还是作面带犹豫之状:
“阿豕重亲,为父甚是欣慰。
然兵乃国器,为父止交趾太守,本职乃保完郡中,安民太平,
无功地属九真,纵是无功县令乃我亲弟,却也不该因私废公!”
士绍心底是真无语了,到了这个时候,自家父亲想的竟然是这些。
他直接起身,拿起放置于案几之上的茶壶,先将茶汤给士燮续满,推至他面前:
“父亲此言差矣……”
然后将茶壶去盖,以指沾水为墨,与案几之上图画起来:
“父亲请看……
无功虽地属九真,却是交趾门户,不得不救!”
他先将九真、交趾二郡界河‘无功水’画与案几:
“交趾、九真二郡以无功水为界……”
一边说,一边将无功水周遭地理轮廓慢慢画出:
“无功乃九真郡最北县治,负水而傍山,
北有苟水与功水合流,聚而为无功水,其源西北而下东南,终入南海。”
“往南四十余里,为灭贼山,此山山势自西而东延绵至海,
其山原名亘山,为故伏波将军马援,灭二征余贼之处。”
说罢,画了一个圆圈。
“灭贼山往南六十余里有下团山,山阳处马居水切山而过。”
然后继续画了条曲线和矩形,代表河流和县城:
“马居水南是居风县城,居风引马居水为护城河,易守难攻。
居风至无功百二十余里地,除下团、灭贼二山,几乎再无阻隔,
若贼下居风而破无功,渡无功水…………”
士绍将所讲地理、山势、城池作画完毕,用手指沿着画好的官道和苟水,一路北上,点了点其中最大,代表交趾郡城之处:
“则必定祸乱交趾!
故此,孩儿以为:无功,必救!!
九真,必援!!!
救援无功,非止私情,更为公事!”
“善!”
士绍将将把话说完,士燮便击掌大笑,哪还有之前踟蹰:
“吾儿所言大善,不愧为我士家麒麟儿……”
士燮已近耳顺之年,很少有如此大情绪起伏,现在笑得如此开心,显然对士绍考校极为满意。
“如此说来,阿豕便替为父作书:
令你四叔父将族兵五百,护家中老幼迁至高要……”
听闻只将家眷迁徙至高要而非龙编,正欲起身磨墨的士绍动作一滞,看向一旁微笑的父亲,略带犹疑问道:
“父亲说的……可是高要?”
士燮脸上笑容不减,捻须肯定点头:
“自是你八叔父所在的高要县……
至于为何,阿豕自去深思,待为父凯旋之时,我儿需得思索明白,否则家法从事……”
“家法,家法……阿豕才止十岁,夫君动辄家法,是他未曾令夫君满意不成?”
不待士燮说完,堂屋外面,传来年轻女子的责备声。
便见一二十四五,作妇人打扮的美貌女子,面含煞气的端着茶具自后堂而来,显是因士燮对士绍言语颇为不满。
这美貌妇人正是士燮续弦,已在大堂门口听了半晌父子对话的士绍亲母,桓氏。
士绍长身而起,作揖道:“母亲……”
桓氏随意摆了摆手,示意士绍继续写信,
她一边将案几上士绍以指沾过的的茶具替换掉,一边嘴里还在责备:
“明明收到二叔求援,便让豢奴传书北部都尉,令其出兵,却偏偏还说想要听听阿豕想法;
前刻尚在着急忙慌地令郡尉整军,长史备兵运粮;后刻听得阿豕回来,就作那一副愁苦状,你这是做给谁看呢?”
士燮被夫人说得老脸一红,笑容僵在脸上,十分尴尬。
嗯?原来老爹早有定计……
那刚才那番踟蹰模样,还是在做戏考校自己啊。
亏自己还觉得便宜父亲演技太差,却还是自己太过稚嫩……
思及此处,不由觉得自己好笑。
桓氏换好茶具,看到士绍脸上略带嘲笑的笑容,以为儿子是在取笑自家夫君,便又转移了目标,手指一戳士绍额头:
“笑笑笑……还不快将书信写好,发将出去,否则坏了忧国忧民士府君大事,小心家法从事!”
得,父子俩,一个都没跑掉。
“夫人……”士燮做无奈状,轻轻唤了一声。
桓氏便也顺势停止对父子二人的责备,自袖中取出一根细小竹筒,递给士燮:
“北部都尉处‘夕还’将将传递而来的军情!”
*************************************************************************
《季汉书.士太尉桓夫人传》:桓氏,字蕴英,交趾龙编人。龙川侯桓俊之女,排行最末,自幼聪朗,善察度。
时恶夷作乱,陷三乡,将寇龙编,举县皆悚;俊欲亡北县,蕴英阻之:恶夷穷蛮,兵不利,械不全,待汉兵出,诸贼俱亡……及次日,果如所言。
时太尉燮妻亡,求姻与桓氏,俊轻慢之,蕴英叹曰:广信士氏,豪门大族,仆从数千,结亲诸郡,树大而根深,非桓氏所能恶,不如许之。
俊从其言,以八女佩燮,蕴英以为不妥:以庶妻嫡,如弱侮强,乃自请妻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