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那烂陀寺菩提影
[开篇偈语]
“菩提叶落千年影,辩才无碍破天惊。
铜钟敲碎轮回骨,只取真经不渡僧。“
玄奘踏入那烂陀寺时,戒贤大师正用孔雀翎拂尘掸去经案上的月光。寺中菩提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树叶背面泛着《大般若经》的金芒。大师抛出的木鱼在空中连敲一百零八记,玄奘的袈裟被声波震得猎猎作响,却稳稳接住最后一记余音——木鱼腹内竟藏着半卷《瑜伽师地论》。
[关键场景]
戒贤以“三难“考验玄奘:
第一难,令其在七日内背诵十万颂《大毗婆沙论》,玄奘借月光将影子投在经卷上,文字竟随影流转;
第二难,令其用梵文解读倒悬的《华严经》残碑,他以指蘸雪水在空中书写,冰晶凝成的字句惊起满寺飞鸟;
第三难,令其在菩提树下与师子光辩论“空有之辨“,玄奘舌灿莲花,引得树上枯藤突然绽开青莲。
[转折点]
当玄奘诵出“真唯识量“时,地面突然龟裂,地宫中浮现出波斯商人曾提及的《大日经》金箧。戒贤大师突然咳血,指着玄奘眉间的戒疤道:“汝当见血开悟。“金箧开启的瞬间,玄奘看见自己后背的莲花疤痕竟与经卷上的血手印重合。
[结尾意象]
恒河泛舟那夜,戒贤赠予玄奘佛牙舍利与一粒菩提子。舍利在月光下化作细沙,恰有游鱼衔走菩提子潜入水底。玄奘用苇叶抄写《大般若经》,叶片随水流飘向大唐,所经之处,河底沙粒自发聚成“归去来兮“四字。当晨雾漫过河面,他袈裟上的血迹与菩提树影重叠,竟映出母亲临终前佛珠转动的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