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眼下难关

清源山依旧云雾缭绕,山间灵鸟啼鸣,灵气氤氲。

往日热闹非凡的族务堂,此刻却透着几分冷清。

高大的石门半掩着,门口的石狮子静立不动。

堂内空旷,往日人流如织的大厅如今只有寥寥几人。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下,形成一片片光影,更衬得这里寂寥无声。

李长信稳步踏入,目光一扫,便看到端坐在书案前的十四叔李瑞明。

他身着白色道袍,笔挺端正,没有一丝褶皱,宛如精心熨烫过一般。

李瑞明正沉浸在手中的书卷里,神情严肃。

“十四叔,”李长信上前拱手见礼,声音沉稳。

“你突破了?”李瑞明微微点头,语气平淡得如同山间的静水。

灵晶矿是家族最高机密,知晓此事的人极少。

李瑞明还不知道,所以并未问起半月前的事。

“侥幸而已。”李长信几步走到他面前,谦逊地说道。

这位十四叔的性格李长信再清楚不过,向来不苟言笑,严肃得如同庙里的古佛。

他十分爱干净,以至于到了有洁癖的地步。

房间总是收拾得一尘不染,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哪怕是桌上的笔墨纸砚,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一般规整。

做事更是一板一眼,从不逾矩,所以才被安排到族务堂镇守。

“你自幼便刻苦勤奋,天赋非凡,哪里是什么侥幸?”李瑞明嘴上说着欣赏的话,面上却依旧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这些话语只是例行公事。

他右手轻轻一挥,青白光晕泛起,一个布袋出现在案头:“这是配发给炼气中期族人的物品,一件新道袍,一个储物袋,一瓶一阶上品回气丹,十张一阶中品传音符……”

李长信第一次听十四叔一次性说这么多话,不免觉得有些新奇,连连点头。

“有什么疑问吗?”介绍完后,李瑞明问道。

李长信摇了摇头。

“没有就好。”

李瑞明轻轻嗯了一声,继续板着脸说道:“以后你的月俸提升至二十枚灵石,各类修行资源也会按族规增加,此外……对了,长老们特意吩咐,你日后可随意进出藏书楼,不限时间,这是通行令。”

说着,他递来一个小巧精致的玉牌。

“藏书楼?”

李长信一愣,有些难以置信,声音微微提高。

藏书楼是李家最为核心之地,收藏了家族三百年来积攒的所有底蕴。

里面功法、法术、丹方、阵图等珍贵典籍繁多,是家族子弟梦寐以求的圣地。

平日里,除了族长和几位长老,其他人想要进去,必须得到专门许可,且不能停留太久。

如今,族长特许他随意进出如此重要的地方,应该是发现灵晶矿的奖励……恐怕还有要重点培养的意思。

毕竟他从小悟性就高,不管修习什么法术,都比同龄人快许多,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没错。”

李瑞明点头确认:“家族有意重点培养你,希望你好生努力,莫要懈怠。”

“是。”

李长信恭敬地拱手致谢,而后又问道:“如此说来,家族并未给我安排庶务?”

李瑞明神色平静,缓缓说道:“确实如此,以后你就留在山中修行,无需安排职守。”

李长信点点头,忽想起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炼药之事,便问道:“十四叔,若我想学习炼药,不知可否有资格?”

李瑞明看了他一眼,思索片刻后说道:“去丹房向三长老申请即可,不过……”

“不过什么?”李长信问道。

“学习炼药费时费力,难免耽误修行,且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不如提升修为来得实在。”

李瑞明的语气依旧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天资不错,何必本末倒置?若需要什么丹药,尽可向家族求取,只要不过分,长老们断不会拒绝。”

李长信呆了呆,没想到一向惜字如金的十四叔,会说出这么多来劝自己。

话的确实很有道理。

丹药虽好,却终究不是修行的根本。

绝大多数炼药师的修为并不高,难以自强,只能依附于家族或者宗门,无法做的随心所欲,有碍于坚定道心。

并且,若没有丹道天赋,常人就算再怎么苦苦钻研,一辈子也难有建树,还会耽误修行的宝贵时间,得不偿失。

但李长信并非愚直之人,他只是想尝试一番,并不会因此产生执念。

在这修仙世界里,实力才是立身之本。

这个道理他很早就明白。

“多谢十四叔良言相告。”李长信恭敬答道:“我只是想去试试而已。”

炼药、炼器是李家最重要的两项传承,提供了家族七成以上的收入,所以很受重视。

族中子弟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均可申请学习。

然而,炼药和炼器想要登堂入室,需要大量练习,几乎是用资无数源磨出来的,培养成本极高。

所以,获得学习资格虽然简单,但前期的考核极为严格,真正能熬到动手实践的人少之又少。

家族现有的三名炼药师、两名炼器师,无一不是经过层层考核,历经无数艰辛,才得到家族的倾力培养。

李瑞明微微颔首:“你想清楚便好。只是,三长老这几日不在,你得过几天再去。”

“三长老不在?”李长信疑惑:“去哪里了?”

传闻三长老醉心于丹道,几乎从不外出,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他离开清源山。

难不成与灵晶矿有关?

李瑞明轻轻摇头:“我也不太清楚。”

又闲聊了几句,李长信见十四叔并无再多话语,便告辞离开。

他迈出族务堂的大门,阳光洒在身上,心中却思绪万千。

远处,几座亭台楼阁半掩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族中炼气后期的修士甚少,不是在闭关苦修,便是外出镇守族中紧要产业,故而这山顶向来人迹罕至,倒也落得一片宁静,景色美得超凡脱俗。

他寻了一处凉亭坐下,打开手中布袋。

一件绣锦纹的白色道袍映入眼帘,质地轻柔,锦纹精致,在阳光下泛着微微光泽,透着一股素雅之气。

在李家,正是以道袍颜色区分族人修为。

炼气初期着青衣,炼气中期着白衣,炼气后期着灰衣,筑基期则是黑色。

等级分明,井然有序。

看罢白色道袍,李长信很快便将目光移到了那个巴掌大小的储物袋上。

这储物袋呈深褐色,袋身用不知名的兽皮制成,上面绣着一些奇异的符文,符文闪烁着淡淡的微光,似在流转着神秘的力量。

袋口系着一根黑色的细绳,绳结处镶嵌着一颗米粒大小的珠子,珠子散发着幽蓝的光。

“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储物法器了。”端详半天,李长信面露喜色。

低品储物袋没有认主特性,常用于物资运输和储存,修士鲜少使用,因为毕竟一旦丢失,就有可能身家尽失。

而家族发放给族人的储物袋是一阶上品,内含方一丈的储物空间,可以认主。

李长信拿起储物袋,注入法力激活,接着咬破食指,滴下一滴精血炼化。

片刻后,他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联系,认主成功。

……

李长信回到半山腰的洞府。

一位长相极美、身材婀娜的白衣少女正立于石门外。

她挺直地站在洞府门口的槐树下,怀抱一把细剑,正闭目凝神。

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肌肤胜雪,眉如远黛,看起来仙气十足,令人瞎想。

“这是……李长瑶?”李长信瞧见这人,十分惊讶。

“你终于回来了。”

少女缓缓睁开眼,一股冷艳之气扑面而来。

李长瑶,十七岁,在“长”字辈中排行十八,拥有土、金双灵根,炼气五层修为。

她是家族近百年来唯一的双灵根修士,名副其实的第一天骄,常年闭关修炼,清源山上到处流传着她的传说,可见过她真面目的人却寥寥无几。

李长瑶父母皆是凡人,十一年前被家族发现身具灵根,这才被带上山修炼。

凡人与修仙者寿元相差甚远,无法严格依照代际传承区分辈分。

对于从世俗族人中觉醒灵根的人来说,字辈一甲子轮换一次,排在哪一辈,完全取决于上山的年份。

若细究族谱,李长信实则比李长瑶大了好几辈。

虽说已出了五服,算不上血亲,但硬要按年龄排行叫她姐姐,总觉得有些奇怪。

“额……你,你怎么来了?”李长信好奇问道。

李长瑶性子清冷,不喜言语,平日几乎不与他人交流。

几年前,两人都还只是炼气初期时,李长信在族中小比中险胜她一次。

自那之后,关系便有些微妙。

“有任务。”

李长瑶语气很冷,听不出丝毫情绪。

“任务?什么任务?”

李长信满心疑惑,暗自思忖,究竟是什么大事,竟能让李长瑶这样的天骄都出动?

“对,去议事厅。”李长瑶简短回应。

“好。”李长信应道。

两人快步往山顶议事厅走去。

山风轻拂,吹得衣袂猎猎作响。

……

砰——

大长老李启苍重重地将一片玉简拍在桌面上:“真是欺人太甚!”

已满六十五岁的他,白发苍苍却根根直立,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久经岁月沉淀的威严与凌厉,此刻更是怒火中烧,周身似有一股无形的气势散发开来。

坐在下首的其余几位长老皆是面有怒色。

玉简中的内容他们已知悉,乃是宋家昨夜偷袭青牛镇玄金矿后送来的战书,勒令李家十日之内撤出青牛镇,否则便要强攻。

言辞傲慢至极,字里行间都充斥着挑衅的意味,任谁看了都不禁心头火起。

“将瑞清从那矿山调回来吧,派其他人去守。”二长老李启光皱着眉头,率先打破沉默提议道。

“我看可以,灵晶矿还未被公之于众,那边暂时不用那么多人。”四长老李启寒摸了摸山羊胡,眼睛眯成一条缝,神色凝重:“眼下保住玄金矿更为重要。”

玄金乃是炼制低阶法器的主要原料。

多年来,李家的炼器生意早已与这玄金矿深度绑定,若是有个闪失,家族收入至少要缩水一半,实在是难以沉受之重。

大长老李启苍目光深邃:“不,我料他们已经知道灵晶矿的事了,之所以只字不提,是想调虎离山。

“故意在玄金矿这边施压,引我们将人手调走,好趁机对那边下手……

“其余三家也像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准备作壁上观,趁火打劫。”

处境堪忧。

众人面面相觑。

这道理明眼人都明白,可……

二长老李启光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但这计,我们不能不中。

“玄金矿关乎家族根本,若有闪失,炼器产业必将一蹶不振,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可灵晶矿亦是家族未来崛起的希望,同样不能轻易放弃,这该如何是好?”

“此事怪我。”大长老李启苍无奈道:“若我筑基成功,何至于有今日之困局?若真和他们死战,仅凭族长一人之力,怕是护不了家族周全……”

“老三去主宗求援,有消息了吗?”

李启苍摇头:“没有,宗门的境况也十分艰难,怕是自身难保了。”

“唉,平日上交那么多财货,不就是以防现在这情况吗?如今……”

“依我看,不如将这劳什子灵晶矿交出去,让他们狗咬狗,咱们就安心守好原先的一亩三分地,等恢复元气后再加倍要回来。”

一向脾气火爆的五长老李启岩喝道:“守不住的财货留着作甚?徒惹是非。”

“这是什么话?”

李启光驳斥道:“此消彼长,我们轻易退让,让他们无端得了好处,他们必会得寸进尺,若下次再要玄金矿,我们给不给?要清源山,我们给不给?不如死守,也叫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依我看,还是抛售些族产,将族人们收拢到几个要紧处加强防备,渡过眼下难关再说。”

六长老李启义缓缓说道:“说到底,还是七叔在的时候,家里扩张太快,把其他三家也得罪了,以至于现在无人来救!”

“现在扯这些老黄历有什么用?”

五长老李启岩满脸气愤:“我支持卖族产,先渡过眼下难关再说!”

“我也支持。”

“我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