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吴伟业戏曲交游考述
吴伟业生活于明清鼎革之际,交游从文人、士大夫至僧人、妓女、艺人,十分广泛。明末清初为昆腔戏曲繁盛时期,无论是文人士子,还是民间艺人,都对戏曲有着非同一般的喜爱。因此,在吴伟业的交游中,有一大部分人与戏曲相关。吴伟业于顺治三四年至崇祯十年之间,集中创作了传奇作品《秣陵春》及杂剧《通天台》《临春阁》,此前或此后均未再有戏曲作品问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断绝了与戏曲的关系,从他的种种作品来看,他还是在思考着戏曲,并对民间艺人时有提携之举。因此,将其交游对象进行归类划分,可以归为以下四种人群:一是家乐主人。他们或者自己蓄养家乐,并以家乐作为交往的一种方式,如李明睿、吴昌时、秦松龄等人;或者身兼家乐主人与戏曲创作者两重身份,以戏曲理论指导家乐演出,在演出中提高创作水平,如尤侗、李渔等人。二是戏曲作家和理论家。他们具有创作戏曲的经验,在与吴伟业的交往过程中有着共同语言,如李玉。三是下层艺人、家乐演员。他们熟悉戏曲演出规律,以其技艺征服了吴伟业等文人、士大夫,如苏昆生、柳敬亭、王紫稼等人。四是妓女。她们居于烟粉之地,迎合社会主流人群的爱好,容貌姣好,又会演唱戏曲,如卞玉京、寇湄等人。
在吴伟业戏曲交游中,并非所有人都对其戏曲创作或戏曲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氛围的营造。在这种氛围中,吴伟业形成了对戏曲的认识,用戏曲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以戏曲为媒介,对日后的戏曲创作发挥着影响力。
下面择要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