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股权:中国合伙人分钱分权的新技术
- 罗毅 张杰 安柏静主编
- 22字
- 2025-04-09 19:21:07
第二章 用最少的资源去撬动最大的利益:股权战略
第一节 股权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一、股权为什么重要
股权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人无股权不富”,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更多的股权知识。
拥有股权,就意味着成了公司的股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也就是说,股东可以从公司经营中获得经济利益,可以分红,公司做得好,蛋糕做得大,每个股东获得的经济利益就多;除了经济利益,股东还可以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通过运作公司实现事业理想。
法条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基于股权的权利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其实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细分为很多种。比方说,按照为了谁的利益来行使的这一标准进行划分,那么股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就称为自益权;为了维护包括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就称为共益权。
在股权的各项权利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分红权,即股东按照出资或所持股权向公司要求分配盈余的权利,这也是股东的基本权利。
至于是按照认缴出资比例,还是实缴出资比例,或是按照其他比例进行分配,都可以由股东之间自由约定。不过,只要有机会成为股东,如果公司发展好,利润分红就少不了。
更令人兴奋的一点是,股权的价值往往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如果有一天公司上市,股东手中的股权就成了他们实现财富自由的筹码。
例如,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2014年,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确定发行价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涨38.07%,收于93.89美元,现股价102.94美元,股本仅为25.13亿美元,市值达到2586.90亿美元,收益率达百倍以上。相当于当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现在变成161422元。腾讯也是如此,当年1元原始股,通过上市变成了现在的14400元。
这样的价值增长远远高于上班领工资,甚至高于大部分理财性投资。
在国内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每天都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涌现到我们面前。我们不禁感叹,资本市场的魅力如此巨大。但在此时,你也一定会感叹,这里面最值钱的一个东西就是股权了,如果自己是这些公司的股东该多好,哪怕持有0.01%的股权都不得了。
这么值钱的东西,可真应了一句老话——物以稀为贵。股权是有限的,无论在哪家公司,而且不管这家公司发展得多么好,它的总量永远只有100%,但很多人是没有意识到的,不做股权规划,一味地拍脑门送股权。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不同人会基于各种原因进入公司,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会逐渐发现自己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越来越少,然而,当他后悔当初“分”出太多股权时,为时已晚。
二、成功的股权分配可以稳住军心
公司成立后,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股权架构进行设计。很多人会说是否有必要用到“设计”这个词语,毕竟大多数创业者就是简单地按照合伙人的出资分配了股权,并没有什么“设计”在里面。这里有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是要建一座几层的小楼房,可能不需要过多设计,但如果你是要建一座摩天大楼,那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成功的股权分配一定是“当分则分”。每一份股权都要用到刀刃上,绝对不是见人就觉得是个人才,是个人才就送股权。一切都需要提前做规划。
例如,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创业之初加入,正是因为他对于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股权分配问题做出了合理的设计,才使得所有合伙人都努力发挥自己所长,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得不说,阿里巴巴的成功有一部分一定是归功于蔡崇信。他用他的分配机制让每一位合伙人都觉得自己的贡献受到了尊重,他们才愿意和阿里巴巴一起走下去,也才有了今天这个让人惊叹的互联网帝国。
成功的股权分配一定综合考虑了公司将来的发展需求。例如,会考虑到对高管、核心成员分类进行股权激励,还会考虑到公司将来可能要做股权融资,从而对相应的股权进行预留。从这一点上来说,创始人的长远眼光非常重要。
成功的股权分配不仅是股权在法律上的比例体现,更是企业在经营中各方利益分配的规则,这是股权设计最核心的内容。成功的股权分配可以用有限的股权资源调动合伙人、员工的无限潜能,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军心自然也就稳定了。
三、失败的股权分配如同诛心之剑
“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由佟大为饰演的王阳说出的经典台词。
这其实是很多企业家所认为的企业倒闭的原因。表面看是大家经营理念不合,但实际上深层原因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
如果股权结构不合理,那么不管合伙人开始是不是朋友,最终都会变成“敌人”。股权分配问题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且,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很可能为以后的创业失败埋下隐患。
在创业的“蜜月期”股东们可能不会发生太大争执,正所谓可以共患难,难以同甘甜。当创业到了一定阶段,基本步入正轨时,尤其容易出现分歧,面对股权分配情况,谁也不服谁,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分道扬镳,创业失败。
股权的分配问题贯穿公司发展的始终,一旦没有处理好,迟早有一天要出问题。失败的股权分配,会于无形间“诛人诛心”,结局自然是人心涣散,团队崩塌。
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更加讲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一家公司要做好,“人和”同样很重要。在企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大都可以通过股权来体现。例如,合伙人需要持有股权从而拥有话语权,优秀员工希望持有股权从而拥有主人翁地位,投资人希望通过股权投资达到股权顺利变现的目的。处理好股权分配就是处理好“人和”问题。
我们发现分股权有个规律:就是前期好分、后期不好分。前期往往有大把大把的股权往外分的现象,搞得股权像烂白菜一样被“贱卖”,到后期项目做大了,急需要用股权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新的合伙人急着要股权,但是公司没股权可发;老的合伙人的股权分得明显不公平,可是谁也调整不了。时间一久,人心必变,结局就很明显了。
当合伙人的能力愈发强大时,股权比例却依然不变,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管自己多么努力,结果还是和刚创立公司的时候一样。有些合伙人已经没有最开始加入公司时那么努力了,甚至能力也不如自己,他们常常都只是在“假装工作”,自己却因为一开始的股权比例,就必须分得比他少。这样的分配方法,任谁也受不了,有能力、会做事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迟早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