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驻涿州城

太师蔡京蟒纹靴碾过刘安世的乌纱:“这位大人莫非忘了檀渊之盟?每年三十万岁币养肥了契丹,今日不取燕云,更待何时?”

他忽然转身,朝御座行五拜三叩大礼,道:“不取燕云,必为后世患!”

再者,官家修建艮岳,广纳四海奇珍,正需幽燕赋税以充国用。

道君皇帝赵佶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稍小于宫城的延福宫和规模更大的艮岳,还乘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宅第。

致使国内起义愈演愈烈,若是不能以北伐名义,襄扩幽燕之地延续“新政”达到财政扩张的目的,那么道君皇帝的奢靡生活谁来买单?

再者,通过燕云赋税不仅可以缓解财政压力,还可以通过北伐可转移国内矛盾,压制反对派,一举两得。

赵良嗣被气的脸色潮红,他本就是降臣,若是不能立下大功,何以立足宋国?

他再次躬身,朝着御座之上的道君皇帝赵佶道:“天祚失德,耶律淳篡立,人心离散,官家只需陈兵燕京城下,幽云之地旦夕可破。”

“金国可引为我大宋盟友,南北夹击共成大功!”

“官家,灭辽乃是天赐良机,恢复祖业就在今朝!”

高高在上的道君皇帝赵佶,微微抬手,制止朝堂诸公争论。

百官这才停止争论,一个个侧耳倾听。

“绍述先烈,光复旧疆!”

“辽为夷狄,渎乱天常,朕承天命,必殄灭之!”

赵佶忽然起身,道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烛火下流转。

他抬手时,腕间玉圭折射出冷光——那是昨夜龙虎山道士进献的‘奉天讨逆’符瑞。

“朕乃教主道君皇帝,此行北上,乃是奉天讨逆!”

“拯燕云黎民于水火,雪祖宗百年之耻,吾责无旁贷。”

“吾与诸卿定幽云,诸卿何惧忧哉?此行讨逆有功者爵赏逾等,违者军法从事。”

经略相公种师道一脸愁容,忍不住再次劝诫道:“臣以为当持重缓进,先固边防。”

赵佶沉声道:“种将军勿忧,吾宋国尽起东西两路精兵北上,幽云夷狄,旦夕便降。”

“官家圣明!”

“愿官家千万岁寿。”

宣和四年决定大宋国运的北伐争论,在道君皇帝赵佶的主张下,拉开帷幕。

北宋宣和四年三月乙未。

童贯身受道君皇帝赵佶宠信,总揽北伐军务,统帅15万大军开始着手北伐;

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

任命蔡攸为宣抚副使开府仪同三司,经略相公种师道、杨可世、王禀等一大批将领。

同时,宋国15万精兵即将北伐的消息,快速朝着燕京、金国而去。

......

下朝之后,道君皇帝赵佶正在艮岳赏玩花石,正做着开疆拓土,收复幽燕的美梦。

忽然有宦官慌张跑来,将手中信件呈上。

“官家,东南奏报!”

赵佶耐着性子看完,脸色阴沉如水。

奏报上写东南仍有匪寇四处作乱,花石纲不能如期而至。

去岁,他已下罪己诏!

如今何来的匪寇?

先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他自然懂得,但是,如今天赐良机,一旦夺取幽燕之地,他赵佶将坐实开疆拓土,中兴之主名头。

区区流寇成不了气候。

“荒谬,童卿去岁已率大军镇压匪患,这又是哪来的流寇?”

宦官垂首纳纳不言。

赵佶恼怒,扬了扬手中信笺,遂沉声下令,道:“遣使快马,将此物速交予童贯。”

宦官惶恐,躬身退下。

大辽,涿州。

张令徽率领常胜军进驻涿州城官署。

麾下四营接收涿州城防,四处翻查,一副不把涿州城翻个底朝天誓不罢休的态度,而三百骑兵则游走城外,侦查附近敌情。

耶律合鲁陆续招揽数十契丹勇士,张令徽又以四营挑选百余汉人,凑齐三百骑兵日夜演练。

知州宅邸。

张令徽高坐衙署首位,目光看向下方一位肤色黝黑,鼻梁鹰钩,身穿紧身窄袍外罩铠甲的男子沉声问道:

“药师,你怎么看?”

郭药师眉头紧蹙,听到问话,这才将信笺放下。

“都监大人,信笺中所言疑似有密道直通宋国边境,不久后有数十辆大车运往紫荆关,以药师来看,涿、易二州即使和宋国没有勾结,也脱不了干系,如今涿州知州暴毙,当速去易州查勘详情。”

“我正有此意。”

“涿州由我坐镇,药师可愿跑一趟易州,若是易州有变,药师千万不要逞强当立刻返回。”

“属下遵命!”郭药师脸色一正,抱拳回道。

“合鲁,立刻遣五十骑为先锋,前往易州方向侦查,药师率部跟随。”

郭药师脸上顿时堆满笑容,迈步上前,两眼放光紧盯着耶律合鲁,这一路行来,他算是见识到了,有骑兵开道,前方任何风吹草动都都能掌握。

即使有流寇、贼兵,后方亦可从容应对。

“合鲁兄弟费点心,多给药师调拨一些契丹勇士。”郭药师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耶律合鲁脸色一僵,被郭药师盯着有些不好意思,当下朝着衙署外喊道:

“斡里太!”

很快一名高鼻深目的,样貌粗犷,髡发,身穿乌靴的男子前来,其强壮的体魄极具压迫感。

“去亲自挑选五十名勇士听候郭将军调遣。”斡里太躬身领命。

夕阳西下。

涿州城外惊起几只寒鸦掠过。

风铃在暮风中叮咚,金戈器物折射出最后一抹夕阳金辉;

城门阴影里,两名常胜军哨兵正用皮绳捆扎新运来的礌石。

城墙马面上,新挂的大辽丹凤朝阳纹旗帜飘扬,城外拒马河波光粼粼,浮桥已在酉时拆除,只剩空荡荡的铁索在水面拖出涟漪。

城西南角数具士兵尸体被拖出废弃水井,伤口残留常胜军斩马刀痕迹;

甄五臣体形高大眼神锐利,死死盯着废弃水井,外围常胜军更是将此处围拢水泄不通。

井下深处,常胜军斥候正举着浸过油脂的火把查看,火光照耀下密道通向城外,斥候立刻返回汇报情况。

“将军,井下有密道,通向城外!”

“果然......”甄五臣冷哼一声,立刻朝着知州衙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