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利西斯》的认知诗学研究
- 吴显友
- 825字
- 2025-04-27 17:58:53
0.5 本书基本结构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尤利西斯》的故事梗概,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认知诗学的文本阐释方法,本书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主要目标。
第一章首先介绍语言突显理论(图形-背景理论)、语音的认知属性和小说中的语音修辞类型,然后重点讨论两类突显的非言语语音现象——教堂钟声和马车铃铛发出的“叮当”声,以及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或认知语义。
第二章从认知突显观的角度讨论小说中两大类、五小类词汇创新类型及其认知语义,力求揭示乔伊斯的语言创新艺术和语言观,即语言的游戏性、不确定性和创新性。
第三章讨论另一类语言突显现象——文体戏仿及其认知语义功能:用以实现文本的风趣、幽默、讽刺等语言表达效果。
第四章借用莱考夫和约翰逊认知隐喻理论,采用文本细读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尤利西斯》的三种典型的隐喻类型——身体类、生活/爱情类和花草类隐喻以及它们的认知语义及情感意义,并从空间合成理论的角度对“男人花”的认知语义生成机制进行了论述,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小说中布卢姆和妻子摩莉的人物性格特征。
第五章首先介绍语言图式理论和思维风格理论,随后对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布卢姆和斯蒂芬的言语表征模式与思维风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布卢姆具有局部型和内倾型的思维风格特征,而斯蒂芬则具有隐喻的思维风格特征。
第六章简要介绍认知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借用弗卢德尼克与申丹的叙事化和体验性视角理论研究《尤利西斯》里几个叙事问题:隐喻性的宏观叙事策略、叙事化与体验性视角、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体验性叙事技巧及认知叙事功能。
第七章首先介绍利奇和肖特的五种言语表征模式和五种思想表征模式,随后从认知语法、心理合成理论的角度讨论乔伊斯三种独特的意识流语体表征模式——规范型、过渡型和极端型的SOC表征模式,以及其典型的认知语用功能,以期对乔伊斯意识流语体的类型和功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总结部分对全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结论。
[1] https://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访问日期:2019年10月26日。
[2] https://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访问日期:201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