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研究重点:结合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以历史主义视角分别考察王锺翰在满族史、清史等领域研究中的学术成就、地位、影响等。
研究难点:结合已有的一些关于王锺翰生平与学术的论述,尤其王氏本人对其生平与学术的总结,如何更全面、系统、深入地对其学术路径转变及其史学思想进行学术考察。
创新之处:
第一,本书选题具有原创性,首次全面考察了王锺翰先生对明清史、以满族为重点的民族史及对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等学术历程,在宏观学术视野中进行比较论述,系统考察其诸多学术创见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揭示了他在近现代学术史中的影响。
第二,王锺翰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学习与主动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治史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纯地偏重考据发展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史学考据,其考据的内容由原来的微观发展到整体宏观,选题与视角也比以前更加宏阔,并运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考察历史问题,从生产力、经济基础、阶级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本书对此进行了细致的专题分析与梳理,充分展示了他的这一学术转变过程。
第三,本书在全面、系统考察王锺翰先生史学成就的基础上,对其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认为其史学思想既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也有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对当今的史学研究仍有参考、借鉴价值。深入挖掘其史学思想,既是研究其本人学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也可借以窥见当时一批史家的史学思想与成就,对理解和认知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 江应樑又写作江应梁,书中为统一,故用“樑”。
[2] 刘茜:《王锺翰:酒史一生》,《光明日报》2006年4月2日。
[3] 陈远:《消逝的燕京:大师风采》,《读者文摘》2012年第12期。
[4] 张世林主编:《想念王锺翰》,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
[5] 中国新闻社记者:《清史专家王锺翰研究证实:雍正伪造康熙遗诏继位》,《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8月6日。
[6] 陈佳华:《王锺翰教授的清史及东北史地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导报》1989年第2期。
[7] 李鸿彬:《满学家王锺翰教授》,载阎崇年主编《满学研究》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8] 李鸿彬:《“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介绍中国当代清史、民族史和满学专家王锺翰教授》,《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6期。
[9] 李鸿彬:《文章成一家 桃李满天下——介绍我国著名清史与满学专家王锺翰先生》,载蔡美彪主编《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9—645页。
[10] 刘小萌:《王锺翰先生的学术成就》,《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第3期。
[11] 注:由于王锺翰在其文中对清太祖一直采用“努尔哈齐”之称,因此涉及引用王锺翰文章内容仍保持原句,而在别处对清太祖采用普遍运用的“努尔哈赤”之名。
[12] 王越:《不信青春换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记清史、满族史学家王锺翰教授》,《民主》2003年第12期。
[13] 颜九红:《王锺翰:清史满族史学界泰斗》,《湘潮》2008年第5期。
[14] 《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编委会:《王锺翰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载《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编委会编《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5页。
[15] 赵令志:《王锺翰先生学术简谱》,载《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7—1032页。
[16] 郭晶:《胸怀报国志 侃侃话边疆——访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王锺翰》,《黑河日报》1984年9月1日。
[17] [日]柳泽明、陈岚:《王锺翰教授与清史研究》,载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9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8] 余楠楠:《民族史家王锺翰》,《中国教育报》1995年3月1日。
[19] 危兆盖:《史学研究与人生追求》,《光明日报》1997年10月4日。
[20] 孙文良:《学问文章老更醇——读王锺翰先生〈清史新考〉》,《清史研究》1991年第4期。
[21] 定宜庄:《一部清史研究的力作——清史新考》,《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22] 定宜庄:《王锺翰》,载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编委会主编《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16—520页。
[23] 定宜庄:《喜读王锺翰师新著〈清史余考〉》,《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2期。
[24] 杨海英:《著名满族史与清史专家王锺翰教授主要著作简介》,《满族研究》1996年第1期。
[25] 杨海英:《著名满族史与清史专家王锺翰教授主要著作简介》,《满族研究》1996年第1期。
[26] 周用宜:《评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27] 李德龙:《中国民族通史的集大成之作——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评价》,《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28] 朱诚如主编:《清史论集——庆贺王锺翰教授九十华诞》,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9] 王俊义:《赫赫清史大家 巍然一代宗师——重读〈王锺翰学术〉与〈王锺翰清史论集〉兼论其学术成就与思想》,载《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93—1002页。
[30] 常江:《补正清史 考本溯源——读王锺翰〈清史补考〉》,《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6期。
[31] 亦西:《八年磨一剑——〈中国民族史〉编纂记略》,《民族团结》1995年第5期。
[32] 张晓华:《王锺翰与〈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报》2001年12月18日。
[33] 邸永君:《王锺翰师〈清史余考〉读后感》,《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34] 李鸿彬:《“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介绍中国当代清史、民族史和满学专家王锺翰教授》,《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6期。
[35] 李鸿彬:《文章成一家 桃李满天下——介绍我国著名清史与满学专家王锺翰先生》,载《庆祝王锺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9—645页。
[36] 朱诚如主编:《清史论集——庆贺王锺翰教授九十华诞》,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